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历史上长城多次被攻破,为何还要费大力气去修建?这笔账其实很好算

(文/周帆 作者系鄭州大學文學碩士, 配圖來源于網絡)

“萬里長城永不倒, 千里黃河水滔滔”這句歌詞每個人都爛熟于心, 這首《萬里長城永不倒》飽含著民族熱情與自豪, 每次聽來都覺得熱血澎湃。 但是仔細一想好像哪里不對, 從戰國時期到大明朝, 一直在修繕的萬里長城真的就沒有倒過嗎?事實好像并不是這樣。

真實的情況是, 長城其實經常被“翻越”甚至“踐踏”。 拿秦長城來說, 作為長城初具規模的時期, 它首先就沒能擋住冒頓單于的匈奴大軍;其后在隋朝時期, 長城再次被突厥的十萬人馬輕松突破,

宛如紙墻;千百年后, 最大規模的明長城竣工, 本以為可以萬無一失, 結果又被韃靼和后金屢次突圍, 淪為擺設。

你可能會說, 這長城建造的主要目的, 不就是用來防御嗎?怎么還這么不堪一擊?難道長城的歷史意義就這樣被否定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就換來一個玩具?那當然不是。 曾有人這么評價長城:修了長城, 北方的游牧民族就只能從他們攻破的地方侵入中原, 尚有補救的余地。 但倘若沒有長城, 根本不知道會從哪個地方遭到侵略。

修長城目的當然是為了軍事防御。 秦朝時, 蒙恬將軍在燕趙秦長城基礎上將長城“擴建”, 為了抵擋匈奴大軍, 長城才有了今日“萬里長城”的雛形。 而這一舉措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僅是在當時。 公元前201年, 漢太祖劉邦在陜西迎擊匈奴大軍, 遭到了“白登之圍”, 差點當場被俘, 這才認識到匈奴人真不是好惹的——騎兵的戰斗優勢太大了。

當時對漢朝的部隊來說, 連拉車的馬都彌足珍貴, 更不要說上陣戰斗的馬匹了。 于是就退守長城后, 利用長城的巨大防守優勢鞏固了政權, 換來了之后的“文景之治”。 此所謂“漢承秦制”。

一直以長城為界, 讓人們逐漸開始麻木, 忽略了長城在國家防御外敵中的作用。 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會發現它的重要性, 沒錯, 說的就是宋朝。 宋朝時別說長城沒守住, 連燕云十六州都丟的一個不剩, 被金軍打的落荒而逃, 最終走向了滅亡。

現今的長城多數屬于明長城的遺貌, 而明朝也是長城建設最巔峰的時期。

那時候長城的總長度達到了8850公里, 是名副其實的“萬里長城”。 而且在建造技法上也有很大提高——全部使用磚石鋪砌, 厚6.5米, 高至少4米。

這種堅固的堡壘讓瓦剌和韃靼的每次進攻都吃了癟, 因為騎兵根本無法對長城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只能“拆破邊墻, 數騎同入”, 因而也無法從根本上動搖明朝的統治。

明朝的余子俊曾經算過一筆賬, 也很能體現長城的優勢。 當時朝廷維持北方駐扎的部隊, 一年所需的軍餉大約是980萬兩白銀, 這對國家來說是一筆極其沉重的負擔, 而這還不算完, 運輸這些軍餉和糧草還要再動用407萬的勞力。 這人力成本更大。

可是長城呢?長城每米的建設成本居然只有0.16兩, 對你沒看錯,

0.16兩。 河套地區的長城總造價也就區區16.3萬兩, 還不及一年軍餉的五十分之一。 所以孰優孰劣, 一目了然。

“萬里長城永不倒”并不是一句空話, 數千年來它都承擔著抵御外敵、護我中原的重任, 即使曾屢遭突破, 它也從未倒下, 仍舊屹立在北方的山巒間, 作中華民族的脊梁。

參考資料:

《長城—從歷史到神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8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