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融风暴下,阿里巴巴将推迟CDR,暂停回归A股,背后的逻辑

引子:今年6月份, 小米CDR招股書剛被披露時, 網上盛傳著這么個段子:“獨角獸呢, 真像你的初戀, 你一直那么愛她, 她卻嫁到了美國, 40多歲奔五的時候, 她突然說愛你, 要對得起你的感情, 和你共享人生, 帶著一身贅肉回來了。 ”雖是笑料, 但未必不在理。

近日, 阿里針對推遲CDR事件回復:只要條件允許, 我們就回來。 那么, 哪些條件延緩了阿里回歸的步伐呢?

一、政策外寬內緊, 過會未必簡單

獨角獸回歸A股, 短期內將是弊大于利, 如阿里、百度等目前高估值的美股企業, 一旦回歸, 將呈現明顯的抽水效應。 6月以來, A股股指一路向下,

這有國際國內多方面因素, 其中, CDR推出就扮演關鍵角色。

雖然是證監會順應時代潮流, 主動推出CDR——為鼓勵獨角獸A股上市或回歸開辟綠色通道, 但隨著如富士康創奇跡般迅速過會, 及360借殼上市, 后來者要想效仿, 指望吼一聲“我是獨角獸”, 就一步到位, 將未必容易了。 原因很簡單:質量第一

莫非, 你以為證監會看不到美股獨角獸們估值虛胖狀態?

如近期原聲勢浩蕩的小米, 已正式放棄A股上市。 6月18日, 小米對外聲稱:

“經過反復慎重研究, 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境內的上市計劃。 即先在香港上市后, 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 ”

證監會隨即回應稱“我會尊重小米集團的選擇。 ”

但往前回顧, 在6月14日晚, 證監會在小米招股書公開后的第三天,

即公布了長達30頁約24000多字84個問題的反饋意見, 并要求后者在30天內進行書面回應。

相比之下, 即使對于富士康這樣的巨無霸企業, 反饋意見也只有16頁11000余字不超過70個問題。

二、A股目前形勢不佳

今年股市疊疊下跌, 從今年1月份的3500多點, 到5月份3000多點, 再到今天(7月2日)2775.56多點。 尤其, 隨著6月6日證監會集中發布了《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后, 更是斷崖式下跌。

獨角獸們, 回歸A股, 肯定希望乘機賣個好價錢, 君不見, 在經歷過去10年量化寬松政策下, 其市值可是一路向上, 正處新高, 如若回歸, 肯定吸金無數。

可惜, 歸不逢時, 遭遇了A股自從2015年股災以來又一大風暴——股指再創新低。

獨角獸們, 再想賣資產,

也不能如此賤賣吧?

三、結語

綜上可見, 無論監管層面, 還是市場行情, 現在都不是好時機。 類似阿里這樣巨無霸企業, 國內優秀互聯網企業卓越代表, 不得不綜合考慮相關影響, 尤其在目前這種大是大非面前, 總得帶點正能量, 不是么?

首發“悟空問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