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为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美陆军曾制定对苏作战“大计划”

作者:葉倍茜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6月29日刊登肯塔基大學帕特森外交與國際商務學院高級講師羅伯特·法利的文章稱, 美國可能正處于與中國爭奪軍事優勢的風口浪尖。 這讓人回想起當年美蘇冷戰時的狀態。

但是“冷”絕對不能被解讀為“靜態”, 美國與蘇聯之間關系的展示, 有可能會為如何看待與中國的新關系提供借鑒。 在冷戰期間, 美蘇兩大對手國之間的力量平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有時候, 重大的技術或政治變化會突然改變了雙方之間的平衡, 但大部分變化都是緩慢的。 值得研究的是, 美國和蘇聯是如何思考不同的斗爭維度的?美蘇兩國的戰略又對這場斗爭的演變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 有必要研究一下冷戰后期的歷史事實。

美國于1982年曾為自己最大的對手蘇聯量身制定了“空地一體戰”理論, 該理論就體現了對于如何打贏蘇聯這個問題, 美國陸軍制定的作戰計劃發生的變化。

這也是美國人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所做的準備。

有兩場戰爭表明美國有必要重新考慮其陸地作戰戰略。 第一個是越南戰爭, 這場戰爭使美國軍隊卷入了一場令其傳統優勢不再顯得那么重要的漫長的非常規戰役, 最終還削弱了美國陸軍依靠征兵滿足其人力需求的能力。

第二個是針對以色列的“贖罪日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 阿拉伯和以色列人證明蘇聯和西方武器是致命的。

把事件放大來說, 相關經驗表明:在北約中心戰場與蘇聯開戰, 美國將會付出昂貴的武器裝備及軍用車輛代價。 精確制導常規彈藥可能會對蘇軍造成與核武器相當的打擊;再加上日益強大的信息技術, 它們有可能徹底顛覆敵人的進攻。

第一種回應是主動防御, 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一戰期間德意志帝國防衛軍的彈性防御, 也類似于二戰時納粹德國軍隊在東線所使用的靈活防御。 主動防御要求北約部隊不斷轉移防御陣地, 使用精確制導常規彈藥不斷消耗華約的軍隊, 并將蘇聯軍隊限制在一些容易控制的走廊。

主動防御設想雙方會爆發一場短暫的戰爭,

而且雙方都會耗盡彼此的裝備和彈藥。 但是軍中許多人對主動防御持懷疑態度。 這種戰術似乎將主動權交到了蘇聯手中, 使紅軍掌握了對核心戰區位置的決定權。

主動防御不是靜態防御, 它涉及到一個彈性概念, 即轉移防御陣地, 最大限度地提高蘇聯付出的代價, 并將北約的損失降到最低。

第二種回應與主動防御不同, “空地一體戰”則是開辟出一片空間, 針對華沙條約軍隊的推進做出進攻性行動。 即使在蘇聯軍隊行軍的時候, 美國軍隊也會繼續采取行動, 其會抓住一切機會打擊蘇聯的弱點。

“空地一體戰”還試圖發揮美國規劃者在指揮與控制方面擁有的專業優勢。 從一戰后期開始, 進攻性作戰行動就需要給地方、下級指揮官下放很大的權利。

這種授權就需要相信這些指揮官的能力, 而這種信任在蘇軍的進攻行動中并不明顯。 美國規劃者認為, 更加靈活的指揮結構以及更專業的初級指揮官, 有助于破壞紅軍對作戰級別戰爭行動的嚴苛分級。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 在美國空軍史上的“主動防御”和“空地一體戰”與美國陸軍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越南曾針對美國空軍如何打常規戰爭提出了一系列問題, 而且時代更替也讓一群“戰斗機將軍”進入了美國空軍的領導層。

這些將軍們更愿意認真考慮在中歐地區打贏蘇聯的必要性, 因此對陸軍的作戰計劃更感興趣。 這使“空地一體戰”概念將戰場延伸到了蘇聯的后方,

在那里蘇聯的儲備、總部和后勤將受到各種空中打擊。 事實上, 這種延伸在許多方面與上世紀30年代蘇聯軍事理論家所提出的“縱深戰爭”概念很相似。

雖然“空地一體戰”摒棄了主動防御的一些作戰概念, 但在利用技術使遠程武器變得更加致命這一點上, 二者并沒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 “空地一體戰”還試圖利用作戰平臺擴散帶來的優勢。 這包括有人駕駛飛機, 還包括衛星和無人駕駛飛行器。 大量信息在短時間內需要整合, 這催生了當前指導美軍作戰的網絡中心戰戰略。

當然, 蘇聯的解體讓美國軍隊從來沒有必要在戰斗中直面蘇聯軍隊。 但是, 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 之前為蘇聯量身定做的“空地一體戰”概念, 對美國陸軍起到了指導作用。

“空地一體戰”背后的進攻思維,再加上其將信息和技術整合到作戰計劃當中,也為2003年美國在伊拉克的首次勝利奠定了基礎。

從很大程度上來講, “空地一體戰”概念發揮了積極作用。它恢復了美國的攻擊性戰術,為越戰結束后的美軍提供了一種在常規戰場上徹底擊敗蘇聯軍隊的思維方式。這種概念也證明了知識的力量,為整合技術與理論的新思維開辟了空間。

正如美國陸軍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地區戰略與規劃系主任史蒂文?梅茨所說,“雖然它不是看待戰爭的全新角度,但卻使新技術與作戰概念聯姻……”不過,歷史可能表明,這一時期為美國陸軍并非在身體力行“空戰一體化”概念,而是在塑造其創造力與反省的傳統。

對美國陸軍起到了指導作用。

“空地一體戰”背后的進攻思維,再加上其將信息和技術整合到作戰計劃當中,也為2003年美國在伊拉克的首次勝利奠定了基礎。

從很大程度上來講, “空地一體戰”概念發揮了積極作用。它恢復了美國的攻擊性戰術,為越戰結束后的美軍提供了一種在常規戰場上徹底擊敗蘇聯軍隊的思維方式。這種概念也證明了知識的力量,為整合技術與理論的新思維開辟了空間。

正如美國陸軍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地區戰略與規劃系主任史蒂文?梅茨所說,“雖然它不是看待戰爭的全新角度,但卻使新技術與作戰概念聯姻……”不過,歷史可能表明,這一時期為美國陸軍并非在身體力行“空戰一體化”概念,而是在塑造其創造力與反省的傳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