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以后见了面,这几个姓的人可以不用再说“免贵”了!

中華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 各種禮儀習俗歷傳至今, 其中百家姓可謂是無價的文化遺產。 在中國, 大家在初次見面時, 都免不了要帶著敬詞相互客套一下:您貴姓?您貴庚?您高壽?……回答也都充滿謙卑:免貴姓王。 免貴姓李等等。

但傳言, 有幾個姓氏, 根本不需要謙稱“免貴”。 到底是哪幾個姓氏?而這又到底是不是真的?

(1)張姓不“免貴”

第一個就是張姓, 為什么呢?相傳玉皇大帝未得道成仙時, 俗家名字姓張, 名為張堅, 但也有其他說法的, 叫張百忍、張友人、張友仁, 但無論哪種說法, 都是張姓。 在道教神話傳說中,

玉皇大帝是世間萬物的主宰, 古時候人們信奉天神, 一般的老百姓誰敢說神仙不尊貴, 更別說是玉皇大帝這樣的萬物之主了。 于是張姓就成了人們敬仰的尊姓, 能和他一個姓的, 都跟著沾了光。

但有人也對此產生了質疑, 玉皇大帝的形象并非一開始就存在, 在宋真宗時期, 真宗皇帝為玉皇大帝才加上了“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的尊稱, 所以說, 大概只是在宋代之后, 人們才可能開始“張不免貴”。

到了現代, 人們對天神的崇拜感慢慢變淡, 所以放在現在來講, 張姓免不免貴值得商榷, 不過你可以和旁人驕傲地說:我可是和玉皇大帝一個姓呢~

(2)孔姓不“免貴”

說起孔子, 萬世之表, 可以說是婦孺皆知, 孔子弟子相傳有三千余,

編有儒家經典《論語》, 在古代, 孔子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隨著他學術的影響力逐漸擴大, 對孔子的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祖先的祭祀同等級別。

即使是在現代, 孔夫子的影響力也絲毫不減當年, 不僅在中國有對孔子的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就是在國外, 也創辦了許多的孔子學院, 以便人們對儒家文化的學習和傳承, 大家也親切的稱其為“孔老夫子”。

試想, 如能和這樣的圣賢同姓, 那是何等的榮耀, 所以說與這樣一位受人尊敬的大思想家同姓, 你還要說“免貴”嗎?

(3)歷朝歷代皇室尊姓

老話說的好, 風水輪流轉, 今年到你家。 在古代, 指不定你的姓就和皇室同姓了。 皇帝可以說是古代最高權力的象征,

能被賜予皇姓, 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 其實在古代, 被賜與皇姓的例子也不少。

唐初有個名將原名為徐世勣, 因功被賜于皇姓, 改名李世勣, 后忌太宗名諱又改成李勣。 清初內大臣吳拜本姓瓜爾佳, 因軍功顯赫而被太祖賜姓覺羅。

但是擱在現代來講, 早就沒了皇室皇族一說, 現在也就只能說說:我還和曾經的皇帝同姓呢~運氣好點的, 同名也是有可能的哦~

其實在現代, 有人問你貴姓的時候, 也可換種回復, 像是“在下姓……”“晚輩姓……”, 不僅顯得有禮貌, 也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