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西瓜足跡”之前,早有人洩露了你的行蹤

近日, 一款名為“西瓜足跡”的小程式刷屏朋友圈, 只需要點擊自己去過的省市, 就可以告訴你曾踏足多少個省市, 超越了百分之幾的用戶。 這款小程式既滿足了人們“踏遍大好河山”的炫耀心理, 又在選擇踏足地的時候給人猝不及防地來了一擊“回憶殺”, 讓人想起彼時彼地遇上的風景和發生的故事, 於是, 製作粗糙的小程式上線僅1天, 點擊量就達到了驚人的200多萬。

然而, 不久之後就有網友表示了擔心, 玩這款小程式, 會不會洩露自己的隱私?自己的行蹤會不會被小程式開發的公司另作他用?圍繞著隱私問題,

“西瓜足跡”引起了全新的一輪公共討論。

大家的擔心不無道理, 不過, 仔細分析下來, 我們倒也不必對“西瓜足跡”避之唯恐不及。 首先, 這個小程式的設置是讓人自己選擇去過的地方, 如此得來的資訊, 精准程度很低, 並不具備多少商業價值。 其次, 小程式本身的設計非常粗糙, 並不具備精准收集和儲存資訊的能力, 甚至連“超越了多少人”都計算不准。 “西瓜足跡”的開發者也親自回應, 正是因為該小程式無法儲存資料, 才導致了概率測算的不準確。

在網友對“西瓜足跡”的警惕之中, 我們可以看出線民隱私意識的提高。 但是, 大家的恐慌, 也說明網友們對隱私洩露問題認識的不全面。 其實, 很多隱私洩露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很少會像“西瓜足跡”這樣讓你“自覺”填寫。

大資料時代, 每一個使用者都被具體為一個貼滿標籤的畫像, 在這些標籤中, “地點”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當你發現收到的餐廳推薦正好都離自己不遠, 當你點開“附近的人”, 真正的位置洩露早已完成, 手機、電話卡、內置的App甚至遊戲, 都可能成為洩露的埠。 這種隱性的資訊洩露, 更像是溫水煮青蛙, 你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的手機裡還有多少個“允許定位”沒有被關閉, 也可能因為習慣了這種便利, 而對這種洩露聽之任之。

在“西瓜足跡”刷屏的熱潮之中, 更值得擔心的, 是人們對於資訊準確要求的不斷下降。 這款“研製週期只有一天”的小程式, 地理知識漏洞百出, 弄錯了不少行政單位,

雖然標題是“中國34個省, 660個城市, 你去過多少?”, 其實卻包含了707座城市的選項。 但即便如此, 也沒能抵擋網友們懷舊的浪潮。

有人會說, 這只是個遊戲而已。 可如此如此漏洞百出的產品, 為什麼依然能被大眾包容和追捧?這個問題, 和隱私洩露一樣值得關注。

文/葛書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