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中國40年與美國200年

在近日舉辦的第82期陸家嘴讀書會上, 第一財經CEO周健工攜新書《橫越未知——從無限勞動力到無限計算力》來到現場, 與大家分享了主題為《中國40年與美國200年》的主旨演講。

本期陸家嘴讀書會由第一財經、陸家嘴金融城發展局、陸家嘴讀書會、國華人壽聯合主辦。

以下為第一財經CEO周健工在陸家嘴讀書會上分享的主要內容:

今年是金融危機10周年, 還有一個更大的話題, 就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 我們現在在看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候, 其實跟看20年、30年的時候, 視角應該有所不同。

30周年的時候, 很多人對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經濟是有非常清晰記憶的;但是40周年,

是接近一代半到兩代人的時間跨度, 很多人對於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經濟是沒有記憶的, 如果有記憶, 也是差不多50歲了。

改革開放的目標是什麼?用什麼衡量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

過去的十年, 我覺得是非常有意思的十年。 差不多將近十年的時間裡, 我在福布斯中文版做了六年總編;在第一財經作為CEO三年。 我想從一個更大的時間的跨度、更廣的歷史視角, 談一談中國跟美國的對比, 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2008年的時候, 我們都感覺到中國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還可以實現接近雙位數的增長。

當我們談經濟增長的時候, 我們習慣在一個非常長的時間跨度上來談“一個經濟增長”。

時間決定了經濟, 只要有時間, 我們總能實現增長。 實際並不是這樣, 世界上只有非常少的國家, 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去實現一次經濟增長的大跨越。

中國內地從1000美元到10000美元, 用了近40年(按照購買力平價, 1978-2015, 從978美元提升至11414美元)。 差不多同樣的跨越, 從人均收入2000美元到10000美元, 英國用時140年, 德國和美國用時近100年, 日本42年, 韓國和中國臺灣用24年。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能夠保持一代人或者更長的時間實現7%以上的高速增長的國家和地區, 大概有二三十個。 有人認為:中國增長不是奇跡, 因為很多國家都實現了這樣的增長。

這裡面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這樣的產油國、日本和歐洲幾個戰後恢復國, 包括還有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的亞洲四小龍,

也包括一些拉美國家。 但中國是一個規模巨大的經濟體, 能保持40年的接近兩位數的增長, 我覺得是一個奇跡。

我挺喜歡這句話:經濟決定了時間。 在農業社會, 中國在一兩千年是沒有什麼太大變化的, 因為經濟沒有什麼增長, 人均收入也沒有什麼增長, 生活水準也沒有什麼增長, 整個技術手段也沒有什麼變化。 這麼長的時間, 除了人口增長, 對於經濟增長、尤其是人均增長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對於中國經濟增長來說, 我覺得真正有意義的時間, 可能就是改革開放以後的40年。 做一個簡單的類比, 中國過去的40年是橫跨了美國200年的歷史。 並不是說我們在40年, 很多的領域還相當於美國19世紀的發展階段的水準;而是從經濟發展的階段來看,

其實中國過去40年是橫跨了美國過去的200多年。

美國經濟趕超歷史

我們看一下, 美國在19世紀、也就是第一個100年做了一些什麼? 1870年左右, 美國GDP超過英國。 當時的英國是全球最強的工業化國家, 美國不管是技術, 還是工業上, 還是經濟發展上, 都是在跟英國學。 到1900年左右, 美國的GDP超過中國, 成為全球GDP最大的國家。

這點非常有意思, 一直到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時候, 中國還是世界上GDP最大的國家。 這個道理告訴大家:GDP最大, 並不意味著國力最強。

美國在第一個100年裡, 整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和發展的模式, 跟中國過去的40年工業化是非常相近。 它也要吃人口紅利, 但是它靠的不是人口規模和整個人口中適齡勞動力人口的內生增長,

它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量的移民, 還有就是領土的迅速擴張。

大量的移民, 土地迅速的擴張, 資本密集的投入--使得美國出現全國修鐵路的熱潮, 整個鋼鐵工業的急劇成長。 隨著鐵路的延伸, 出現了迅速的城鎮化和城市化。

我覺得這樣的一個成長階段, 其實跟中國在過去的40的大部分時間年是非常的相似。 這是美國第一個100年的趕超。

第二個100年, 就是另外一個模式了。 這裡引用了一個研究:20世紀之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非常引人矚目的變化, 這個時候美國工業化、城市化的程度相當高了。 美國的有形資本積累, 慢慢的放慢速度。 在20世紀頭50年, 美國經濟增長只有15%是可以由資本量和勞動量的增長來解釋, 而剩餘的85%是由勞動生產率來解釋的。

《劍橋美國經濟史》一書提到,美國從19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歷了非常快速的全要素生產率成長的過程。整個美國經濟的成長動力發生著非常大的變化:它轉移到的依靠創新增長的經濟,而且這樣的一個增長持續了整整100年。

貫穿美國20世紀的持續增長故事,技術與創新、商業模式、組織管理的創新,導致了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伴隨著有形資本積累的放緩和無形資本積累的加快。

一個富強國家的成長

一個國家如何成為強國?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根據美國的歷史,我把它簡化為三點:

它保持了200多年持續的增長,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其實200年的年均增長率並不是很高,但是它持續200年,累計起來是非常驚人的數字。這個背後是靠什麼?我覺得是靠制度,支撐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技術創新、組織創新、模式創新。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制度和好的治理實現了長治久安,是一個國家實現經濟增長的基本條件。

開放的經濟體。美國過去200年始終是開放的,中間也經歷了貿易保護主義、貨幣戰、貿易戰;但是我們如果拉開這200年的歷史,其實美國總體而言還是開放的。美國抓住了後發國家的趕超優勢。後發國家有更大的增長潛能,而且一般都能實現比領先國家快速一倍的增長速度。

站在技術與創新的前沿。在一個全球化的國家體系中,彼此能夠迅速的轉移和分享技術,我覺得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美國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美國是跟隨者;第二次的工業革命中的重要原創的理論突破和技術創新,其實多數也不在美國,美國是參與和超越;所以美國是超越者。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時候,美國已經完全是引領者,以資訊技術為核心。

美國在自由市場和競爭環境,帶來了技術的創新和企業及經濟組織程度的高效化。還有一點很重要,在美國的公司內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公司內部紛紛建立起研究與發展機構。一戰前後,美國公司體系內部已經建立起來了,然後美國從德國學來了大學的研究體系。一直到二戰之後,政府、大學和產業之間的創新體系,美國是建立起來了。

我覺得這些東西是美國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經濟是技術的一種表達

我們有一句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我覺得“經濟是技術的一種表達”這句話,挺符合馬克思的觀點。

技術革命帶來的產品產業的創新,會引發組織結構的變遷,從而帶來整個經濟的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一個技術,它能夠迅速的讓整個經濟成為它的一種表現方式。

從技術的發明到產品創新的實現,中間要經歷數十年的時間,並且在一個全球化的環境中實現。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技術從發明到產品創新的過程,必須是在一個開放的環境,而這要經歷數十年的時間,如果中間被阻斷了,要麼你封閉了,要麼你阻斷了,你有再好的技術方案,可能最終實現在產品和產業上的創新會發生在別的國家。

世界上最牛的顛覆性產品和技術,從它的發明到真正能夠在經濟增長層面上發揮作用,其實都花了很長的時間。

比如電器化的技術。電機和發電機,在19世紀70年代發明,但是到20世紀頭20年對工業的全面影響,才被人們感受到。微處理器和阿帕網,20世紀70年代初已進入可使用階段,但到90年代才發揮出來。從改變世界的產品來看,青黴素從發現到盤尼西林問世,經歷了13年。從電子墨水技術產生,直到kindle的發明,用了30年時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改革開放40年,產生出影響世界的工業和科技產品,時間不夠,還需積累和學習。

回看全球經濟史,我們發現西元前1000年到西元後2000年的漫長時間內,其實全球的人均收入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從這個意義上,整個全球經濟的發展,在過去的兩千多年是靜止的。

人類歷史上,有意義的經濟史,或者說經濟增長史是從250年前才開始的,工業革命後的這一塊。所以經濟就是技術的一種表達,沒有工業革命,就沒有現代經濟。從工業革命開始後,人類的增長超越了有統計以來人均收入長達兩千年的停滯狀態。

在那之前,中國的經濟規模是全球第一,僅僅是因為中國的人口規模最大。當工業革命拐點發生的時候,中國還是沿著先前的水平線在延伸,但是西歐已經走上了一條向上爆發的曲線了。

人類社會進入技術革命之後,每個國家實現工業產出翻倍,所花的時間,也在越來越短。英國用了一百年,德國用了七十年,日本用了五十年,韓國用了三十年,中國只用了十年。

整個經濟增長呈現加速的狀態,這是一個技術驅動的增長。我們再看更近的所謂“數位經濟的七波技術浪潮”,資訊技術革命從50年代開始。最早的是從大型機,第二波是個人電腦的崛起;第三波是電子商務;第四波是雲計算和應用的是所謂的Web2.0;第五波是大資料、資料分析的技術浪潮,第六條是物聯網和智慧化的機器;第七波是人工智。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條新崛起的曲線是更加陡峭的,而且每次量是可以攀升到更高的高度。

如果從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來看國家的增長。美國有政治和治理因素,有經濟因素,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也是我今天想談的,與中國可比並且帶給我們啟發的,是科技的原因主導美國的增長。

中國還缺乏什麼?

人口紅利、資本積累、快速的工業化給了中國四十年的增長動力。目前中國的製造業已經是美國的兩倍,日本的四倍,德國近五倍。中國缺乏什麼?我覺得這有無數的答案,我只想提三個:

(1)諾貝爾科學獎。為什麼?諾貝爾科學獎代表基礎研究和原創的理論。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在原創的理論和科技基礎研究方面並沒有衰落。我們也從1978年來算起,它在過去的40年中獲得了其歷史上絕大部分的諾貝爾獎,371人中的230人。日本在過去40年總共27人獲獎,其中有22人是在1978年以後獲取的。22個裡面,又有大部分人是2000年以後獲取的。1978年後有6位中國人獲獎,但科學獎,只有一位有中國國籍的科學家獲得。

中國現在最缺什麼?最缺諾貝爾獎。說明我們最缺原創理論和基礎研究。

(2)原創的核心技術,以半導體為代表。剛才我們談到,中國在過去的40年完成了美國整個19世紀對經濟強國趕超的歷程。但是過去的第二次技術革命和第三次技術革命中很多最核心的技術,中國還是比較欠缺的。中國在半導體的主要核心技術中,絕大多數都處於非常明顯的劣勢。

(3)暢銷全球的產品,老乾媽VS.蘋果手機。有些人會說:中國很多產品全球第一。我們冰箱全球第一,彩電全球第一等,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等等。但是你發現沒有,全球排名前100位的品牌方面,中國有多少家?

當年日本家電的產品,它是全球的品牌。韓國也有像三星這樣的品牌。中國是非常缺乏讓全球的消費者去接受的一個有科技含量的,產品創新的,讓全球消費者和用戶接受的,能夠建立在全球供應鏈基礎上的一個強大品牌。這樣的產品中國現在是沒有的。我相信以後我們會有,但是現在還不存在。

為什麼說中國特別缺乏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品?因為40年的學習時間還是不夠的。

40年看起來長,但是對於一個國家,要產生一個世界級的品牌和產品來說,覺得40年的時間可能還不夠。很多的產品、很多的技術,在產業上的這種應用,可能還在路上,還在孕育中。再給我們10年、20年,可能會出現。

中國同樣是從人口紅利到資本密集再到創新驅動,一定要經歷這樣的階段。

從要素的投入到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從有形資本的積累到無形資本的積累。人力資本的積累更加重要,但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這方面並不強。我引述中國人口經濟學家蔡昉的一項研究,就是中國勞動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實際上在新興工業化國家幾乎是處於墊底的位置。中國受到充分培訓的勞動力,在整個經濟中出現了嚴重的錯配。很多讀了大學,受過高等教育,他是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壟斷企業的部門特別集中;在製造業,農林牧漁業、批發零售業、民營企業裡面,實際上相對來說是更少一些。在勞動生產增長率最高的領域,反而是人力資本積累相對薄弱的,這是錯配的。其實中國在人力資本的積累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做的。

中國企業研發體系的建立,只是在最近才剛剛開始。我們可以舉出像華為這樣的公司,其實中國應該有更多的大公司,建立起自己的研發體系,像貝爾實驗室這樣。好在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重視研發。

中國仍然要補課。中國在全球進入加速創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什麼能力最重要?

中國首先必須開放,尤其是互聯網要開放。互聯網行業為什麼中國能夠成長的這麼快?中國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其中絕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都掌握了英語,通過互聯網在全世界尋找最新的知識、最新的技術、最新的發明、最新的商業模式、最新的創意,這樣持續的大規模學習,創新不發生在中國,天理不容。

中國迎來的是反彈,還是創出新高?

特郎普提出了“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中國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實就是“ Make China Great Again”,只是大家所照的時間長短不一樣。美國是回到幾十年的未來,而中國是回到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未來。

天下人都相信中國GDP會全球第一,但從中國GDP在全球經濟中所占比重來看,這只是回到19世紀末。在19世紀,中國是一個封閉的國家,那時候中國GDP仍然是全球第一,而且因為中國的人口規模,中國至少在上千年的歷史上GDP是全球第一的。21世紀,中國只有更加開放,才可能超越以人口規模決定的經濟,實現真正的復興。

我們顯然是希望中國在失去GDP全球第一100多年,經歷了下跌之後,不僅反彈,而且創出新高,這樣也會跨過“中等收入陷阱”。這就需要中國建立創新型的經濟。

從美國成長為世界強國的歷史來看,在一個加速創新的時代,中國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還需要至少 40年的不間斷增長,至少要經歷一到兩次技術革命,而且要引領一次技術革命。必須是開放的、持續的創新。

這也是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我推出《橫越未知:從無限勞動力到無限計算力》這本書的一些想法。謝謝大家!

而剩餘的85%是由勞動生產率來解釋的。

《劍橋美國經濟史》一書提到,美國從19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歷了非常快速的全要素生產率成長的過程。整個美國經濟的成長動力發生著非常大的變化:它轉移到的依靠創新增長的經濟,而且這樣的一個增長持續了整整100年。

貫穿美國20世紀的持續增長故事,技術與創新、商業模式、組織管理的創新,導致了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伴隨著有形資本積累的放緩和無形資本積累的加快。

一個富強國家的成長

一個國家如何成為強國?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根據美國的歷史,我把它簡化為三點:

它保持了200多年持續的增長,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其實200年的年均增長率並不是很高,但是它持續200年,累計起來是非常驚人的數字。這個背後是靠什麼?我覺得是靠制度,支撐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技術創新、組織創新、模式創新。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制度和好的治理實現了長治久安,是一個國家實現經濟增長的基本條件。

開放的經濟體。美國過去200年始終是開放的,中間也經歷了貿易保護主義、貨幣戰、貿易戰;但是我們如果拉開這200年的歷史,其實美國總體而言還是開放的。美國抓住了後發國家的趕超優勢。後發國家有更大的增長潛能,而且一般都能實現比領先國家快速一倍的增長速度。

站在技術與創新的前沿。在一個全球化的國家體系中,彼此能夠迅速的轉移和分享技術,我覺得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美國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美國是跟隨者;第二次的工業革命中的重要原創的理論突破和技術創新,其實多數也不在美國,美國是參與和超越;所以美國是超越者。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時候,美國已經完全是引領者,以資訊技術為核心。

美國在自由市場和競爭環境,帶來了技術的創新和企業及經濟組織程度的高效化。還有一點很重要,在美國的公司內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公司內部紛紛建立起研究與發展機構。一戰前後,美國公司體系內部已經建立起來了,然後美國從德國學來了大學的研究體系。一直到二戰之後,政府、大學和產業之間的創新體系,美國是建立起來了。

我覺得這些東西是美國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經濟是技術的一種表達

我們有一句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我覺得“經濟是技術的一種表達”這句話,挺符合馬克思的觀點。

技術革命帶來的產品產業的創新,會引發組織結構的變遷,從而帶來整個經濟的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一個技術,它能夠迅速的讓整個經濟成為它的一種表現方式。

從技術的發明到產品創新的實現,中間要經歷數十年的時間,並且在一個全球化的環境中實現。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技術從發明到產品創新的過程,必須是在一個開放的環境,而這要經歷數十年的時間,如果中間被阻斷了,要麼你封閉了,要麼你阻斷了,你有再好的技術方案,可能最終實現在產品和產業上的創新會發生在別的國家。

世界上最牛的顛覆性產品和技術,從它的發明到真正能夠在經濟增長層面上發揮作用,其實都花了很長的時間。

比如電器化的技術。電機和發電機,在19世紀70年代發明,但是到20世紀頭20年對工業的全面影響,才被人們感受到。微處理器和阿帕網,20世紀70年代初已進入可使用階段,但到90年代才發揮出來。從改變世界的產品來看,青黴素從發現到盤尼西林問世,經歷了13年。從電子墨水技術產生,直到kindle的發明,用了30年時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改革開放40年,產生出影響世界的工業和科技產品,時間不夠,還需積累和學習。

回看全球經濟史,我們發現西元前1000年到西元後2000年的漫長時間內,其實全球的人均收入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從這個意義上,整個全球經濟的發展,在過去的兩千多年是靜止的。

人類歷史上,有意義的經濟史,或者說經濟增長史是從250年前才開始的,工業革命後的這一塊。所以經濟就是技術的一種表達,沒有工業革命,就沒有現代經濟。從工業革命開始後,人類的增長超越了有統計以來人均收入長達兩千年的停滯狀態。

在那之前,中國的經濟規模是全球第一,僅僅是因為中國的人口規模最大。當工業革命拐點發生的時候,中國還是沿著先前的水平線在延伸,但是西歐已經走上了一條向上爆發的曲線了。

人類社會進入技術革命之後,每個國家實現工業產出翻倍,所花的時間,也在越來越短。英國用了一百年,德國用了七十年,日本用了五十年,韓國用了三十年,中國只用了十年。

整個經濟增長呈現加速的狀態,這是一個技術驅動的增長。我們再看更近的所謂“數位經濟的七波技術浪潮”,資訊技術革命從50年代開始。最早的是從大型機,第二波是個人電腦的崛起;第三波是電子商務;第四波是雲計算和應用的是所謂的Web2.0;第五波是大資料、資料分析的技術浪潮,第六條是物聯網和智慧化的機器;第七波是人工智。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條新崛起的曲線是更加陡峭的,而且每次量是可以攀升到更高的高度。

如果從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來看國家的增長。美國有政治和治理因素,有經濟因素,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也是我今天想談的,與中國可比並且帶給我們啟發的,是科技的原因主導美國的增長。

中國還缺乏什麼?

人口紅利、資本積累、快速的工業化給了中國四十年的增長動力。目前中國的製造業已經是美國的兩倍,日本的四倍,德國近五倍。中國缺乏什麼?我覺得這有無數的答案,我只想提三個:

(1)諾貝爾科學獎。為什麼?諾貝爾科學獎代表基礎研究和原創的理論。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在原創的理論和科技基礎研究方面並沒有衰落。我們也從1978年來算起,它在過去的40年中獲得了其歷史上絕大部分的諾貝爾獎,371人中的230人。日本在過去40年總共27人獲獎,其中有22人是在1978年以後獲取的。22個裡面,又有大部分人是2000年以後獲取的。1978年後有6位中國人獲獎,但科學獎,只有一位有中國國籍的科學家獲得。

中國現在最缺什麼?最缺諾貝爾獎。說明我們最缺原創理論和基礎研究。

(2)原創的核心技術,以半導體為代表。剛才我們談到,中國在過去的40年完成了美國整個19世紀對經濟強國趕超的歷程。但是過去的第二次技術革命和第三次技術革命中很多最核心的技術,中國還是比較欠缺的。中國在半導體的主要核心技術中,絕大多數都處於非常明顯的劣勢。

(3)暢銷全球的產品,老乾媽VS.蘋果手機。有些人會說:中國很多產品全球第一。我們冰箱全球第一,彩電全球第一等,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等等。但是你發現沒有,全球排名前100位的品牌方面,中國有多少家?

當年日本家電的產品,它是全球的品牌。韓國也有像三星這樣的品牌。中國是非常缺乏讓全球的消費者去接受的一個有科技含量的,產品創新的,讓全球消費者和用戶接受的,能夠建立在全球供應鏈基礎上的一個強大品牌。這樣的產品中國現在是沒有的。我相信以後我們會有,但是現在還不存在。

為什麼說中國特別缺乏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品?因為40年的學習時間還是不夠的。

40年看起來長,但是對於一個國家,要產生一個世界級的品牌和產品來說,覺得40年的時間可能還不夠。很多的產品、很多的技術,在產業上的這種應用,可能還在路上,還在孕育中。再給我們10年、20年,可能會出現。

中國同樣是從人口紅利到資本密集再到創新驅動,一定要經歷這樣的階段。

從要素的投入到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從有形資本的積累到無形資本的積累。人力資本的積累更加重要,但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這方面並不強。我引述中國人口經濟學家蔡昉的一項研究,就是中國勞動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實際上在新興工業化國家幾乎是處於墊底的位置。中國受到充分培訓的勞動力,在整個經濟中出現了嚴重的錯配。很多讀了大學,受過高等教育,他是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壟斷企業的部門特別集中;在製造業,農林牧漁業、批發零售業、民營企業裡面,實際上相對來說是更少一些。在勞動生產增長率最高的領域,反而是人力資本積累相對薄弱的,這是錯配的。其實中國在人力資本的積累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做的。

中國企業研發體系的建立,只是在最近才剛剛開始。我們可以舉出像華為這樣的公司,其實中國應該有更多的大公司,建立起自己的研發體系,像貝爾實驗室這樣。好在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重視研發。

中國仍然要補課。中國在全球進入加速創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什麼能力最重要?

中國首先必須開放,尤其是互聯網要開放。互聯網行業為什麼中國能夠成長的這麼快?中國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其中絕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都掌握了英語,通過互聯網在全世界尋找最新的知識、最新的技術、最新的發明、最新的商業模式、最新的創意,這樣持續的大規模學習,創新不發生在中國,天理不容。

中國迎來的是反彈,還是創出新高?

特郎普提出了“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中國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實就是“ Make China Great Again”,只是大家所照的時間長短不一樣。美國是回到幾十年的未來,而中國是回到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未來。

天下人都相信中國GDP會全球第一,但從中國GDP在全球經濟中所占比重來看,這只是回到19世紀末。在19世紀,中國是一個封閉的國家,那時候中國GDP仍然是全球第一,而且因為中國的人口規模,中國至少在上千年的歷史上GDP是全球第一的。21世紀,中國只有更加開放,才可能超越以人口規模決定的經濟,實現真正的復興。

我們顯然是希望中國在失去GDP全球第一100多年,經歷了下跌之後,不僅反彈,而且創出新高,這樣也會跨過“中等收入陷阱”。這就需要中國建立創新型的經濟。

從美國成長為世界強國的歷史來看,在一個加速創新的時代,中國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還需要至少 40年的不間斷增長,至少要經歷一到兩次技術革命,而且要引領一次技術革命。必須是開放的、持續的創新。

這也是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我推出《橫越未知:從無限勞動力到無限計算力》這本書的一些想法。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