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弄潮儿:1984年,农民敢借500块买马车送货成最早“万元户”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騰訊圖片《鵝眼》欄目推出“人人都是弄潮兒”系列圖片策劃, 講述經典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撫今追昔, 一張張生動影像見證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和思維觀念帶來的巨大變化。


1984年2月24日, 山東濟南, 農民夫妻李曰才、孫杏葉借款500元買來小馬車住城里送貨。

家住濟南郊區姚家鎮賢文村的李曰才、孫杏葉夫婦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較早富裕起來的農民。 他們頭腦靈活, 抓住機遇敢作敢為, 早在八十年代初, 夫妻就借了500元錢(80年代初, 城鎮職工月均工資在40元左右, 編者注), 買了兩輛小馬車,

往城里運建筑材料。 也就是那時候, 我采訪了他們, 這夫妻倆也因為《夫妻同趕小馬車, 一年收入八千多》的新聞報道而聞名遠近, 那個年代, “萬元戶”就是致富典型, 是大家羨慕的對象。 提起往事, 孫杏葉感慨萬千:“那時俺倆每天天不亮就爬起來, 又裝車又趕車, 晚上回到家里都十點多了, 連孩子也顧不上……”


1990年, 李曰才、孫杏葉老兩口買上"大解放";1992年他們又買來"大黃河"卡車跑運輸。

靠著夫妻倆的辛勤勞動, 從那以后, 李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85年, 他們賣掉小馬車換上拖拉機跑運輸。 1990年買上"大解放", 1992年又買來"大黃河"卡車, 后來, 夏利轎車又作為出租車開進了家……


1998年7月24日, 李曰才、孫杏葉老兩口見到記者手中14年前拍攝他們的老照片,

不由地笑逐顏開。

我這組照片, 分別是1984年、1990年、1998年, 相隔十四年, 跟蹤一個村, 針對這一戶拍攝的, 通過馬車-卡車-轎車的變化, 反映了這一家生活的變化。 1984年, 我第一次去采訪的時候, 這家人還是趕著小毛驢, 我是騎自行車去采訪的, 當時到這戶人家要騎三個多小時。 后來, 也就是1990年, 當這戶人家買了卡車的時候, 我是騎著摩托車去采訪的。 再后來到了1998年, 我是開著桑塔納去采訪的。

這組報道是在大眾日報頭版頭條發布的, 標題是:《馬車-卡車- 驕車》, 當時在社會上反響很大。 十四年間, 不光是李曰才、孫杏葉夫婦, 我的交通工具也有了變化, 從最開始的自行車變為后來的摩托車, 再后來的桑塔納。 如今, 這個賢文村已經是濟南市市區的一部分,

高樓大廈林立, 滿大街私家車司空見慣。 透過這戶人家的生活變遷, 可見改革開放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確實很大。

作者簡介:

錢捍, 1979年從事新聞攝影, 高級記者, 《大眾日報》攝影部原主任, 曾任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五、六屆副主席, 現任山東省新聞攝影學會執行主席兼秘書長。 曾榮獲兩屆“全國十佳新聞攝影記者”稱號、首屆“中國十大青年攝影家”稱號, 兩次獲得中國新聞攝影記者最高獎一一金眼獎;“范長江新聞獎”提名獎;第十一屆中國攝影最高獎一一金像獎;山東省泰山文藝獎藝術突出貢獻獎;“中國攝影金龍獎”終身攝影成就獎。

分享海報、掃描二維碼關注“改革開放40年舊影往事”話題, 講述您的40年故事, 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