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以少胜多,一战成名的周瑜为何还是不高兴

在赤壁一戰中, 雖然周瑜憑借自己卓越的領導指揮才能得勝, 但卻依舊高興不起來, 原因就以下幾個方面討論:

首先, 就赤壁之戰而言, 確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作為戰勝方, 周瑜也應該感到高興, 對于雙方兵力的問題, 歷史上各種小說、戲文等藝術作品都給出的是5萬戰勝了80多萬的大軍的說法。 而實際上, 周瑜指揮的5萬的數自是不假, 由孫權的3萬、劉備的1萬多和劉琦的1萬多拼湊而成。

二劉的兵馬可以說是和盤托出了, 但孫權也不止3萬的兵馬, 當年接手其兄長孫策的人馬再加上這幾年的奮斗,

少說也在10萬上下, 但因有其他地盤要鎮守, 赤壁之戰又來的倉促, 來不及調兵, 3萬的人馬兵力也是盡力調集的。

在曹操這邊, 雖然他曾揚言說自己由八十多萬大軍, 但由于曹操的軍隊大部分為水軍, 且大部分是疲兵, 整核兵力算下來也不過是7、8萬的樣子。 這樣看來, 兵力懸殊并非如傳言所講那么巨大。

其次, 赤壁之戰并未讓曹元氣大傷, 勢力并未有大的損傷。

赤壁之戰的整個過程不像是官渡之戰那樣連續幾個月的消耗戰, 這只是一場遭遇戰, 所以即使曹操失利, 人就不會有多少的兵馬人力損傷。 曹軍原計劃在夏口會師, 打擊劉備, 但周瑜緊急推進夏口以西, 即使截住曹方軍隊, 曹軍北路軍團也沒能參戰, 反而控制住了曹方的兵力損失。

再加上曹操失利后迅速退回江陵, 荊州主要的據點仍在曹操手中, 周瑜當然放松不得。

再次, 劉備在此戰役后勢力大長, 實力不斷變強, 讓周瑜感到壓力。

周瑜作為一名杰出的軍事家和謀略家, 不能因為一場戰爭的勝利和一城一地的得失就沾沾自喜, 周瑜為孫權謀略:乞與奮威俱進取蜀, 得蜀而并張魯, 因留奮威固守其地, 好與馬超結援, 瑜還與將軍據襄陽, 北方可圖也。 而這個計劃前提是奪取益州, 在這個過程中劉備顯示出來的野心和赤壁之戰給他帶來的發展契機讓周瑜憂慮不已。

最后, 周瑜在指揮獎勵戰役的時候不幸負傷, 而赤壁之戰后要迅速奪取荊州的后傾補給和水軍基地江陵, 這一負傷對指揮戰役著實有很大的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