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40多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現在能取出多少錢?結果驚呆!


本文來源|炒虛擬幣

今日一篇有關《海峽導報》的舊報導再度刷屏。 該報導稱, 廈門一女子40多年前(1973年)存入銀行1200元, 最後得到1484.04元利息, 如今取出2684.04元

這是存到當初的中國人民銀行, 這張存款單已經發黃, 王女士準備拿著存款單到銀行的時候, 工作人員已經蒙圈了, 因為中國人民銀行現在已經不辦儲蓄業務, 分留給了中國人民工商銀行和中國人民農業銀行。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 為了存單忙前忙後。 ’成功提取出存款的陳女士喜笑顏開, 向銀行工作人員表達感激之情。 ”該報導主要關注40幾年的存款, 市民仍能順利支取出現金。

雖然的確有網友讚賞稱, “能取出來還得感謝銀行。 ”但大家似乎最後都把關注點放在:40幾年前1200元鉅款, 如今2684.04元只夠吃頓飯。

@angwish:原來的1200都夠娶媳婦的。

@養老人田國永Asia:這40幾年前1200元是一筆鉅款, 可以蓋2台樓房, 只可惜存入銀行了, 終敵不過經濟的GDP增長, 44年後取出2684元, 你不理財等於坐等價值縮水。

@小寶Bowie1:還不如那張單子值錢。

@北京1188: 24年前, 買銀行股票, 就不是這樣的結果。

@密山哥:不用40幾年, 想想20年後你銀行裡的存款能買幾個饅頭。 想攢錢養老的, 想想可怕不可怕?誰偷走了我們的價值?辛苦工作一輩子省下的僅僅是一些數字。

@作家郭延:1200元在1973年差不多是城市裡普通職工兩到三年的工資。 1973年, 城市普通職工月均工資30~40元錢,

(憑票供應)養活一家四口基本上沒問題。 現在生活水準極大提高了, 但是, (對於辛辛苦苦一分一毫存起微薄積蓄的老百姓)通脹猛於虎!一聲歎息!

那麼, 小編就和大家算算, 40多年前的1200元是什麼概念?

1、按工資算:相當於現在的34.3萬

報導稱, 上世紀70年代是計劃經濟, 普通職工工資每月20多元錢。

1200元相當於5年的工資。

如果按照廈門2017年平均月薪5715元算, 5年工資則達到34.3萬元

2、按房價算, 至少相當於現在的30萬, 是存銀行的100多倍

70年代時中國處於計劃經濟分配住房, 還沒有“房價”這一概念。

有準確房價資料記載的是在1981年, 當年浙江溫州里安商品房熱賣, 68.85元/平方米

意味著1973年將1200元放8年不動, 然後去買溫州房子, 可以買17.4平米。

而目前里安市房價為17112元/平米,

意味著當時1200元至少值目前的30萬元。

3、按豬肉價格算, 相當於現在的3.4萬元

當年, 好一點的大米約1角3分錢1斤, 豬肉7角錢1斤。

1200元可以買1714.3斤豬肉

如今一斤豬肉20元左右, 1714.3斤豬肉需要3.4萬元

當年前1200元能買什麼?

上世紀70年代是計劃經濟, 普通職工工資每月20多元錢。 當年, 好一點的大米約1角3分錢1斤, 豬肉7角錢1斤。 當年家裡若有12口人, 一天只需要1元錢左右的伙食費。

也就是說, 這1200元, 在當年堪稱一筆“鉅款”。 有人提出, “甚至可以蓋兩棟樓房”。

只可惜, 40多年的利息終究敵不過經濟發展和收入增長。 如今, 這2600多元只相當於一名基層工人一個月的收入。

網友評論:

@Renlairenwang:當初一套房, 如今一張床

@能不能再來一次:真不知道我們應該替她高興還是悲哀呢?

@戈爾巴樵夫:這存單收藏價值都不止2000多,

何必呢?

@殷生崇尚:相當於現在一百多萬。

@美拍奧雪公主:所以說 錢存銀行最不值錢。

@wdbj:當年買200塊一瓶茅臺, 現在最少值700萬以上, 買房子就不說了, 可以買5瓶茅臺!自己算算吧!

@快樂的時光荏苒:當時這麼大筆鉅款, 竟然放到現在?真是豪哪

@天津胖鼠:還是銀行會算帳!

@胖噗噗泡泡:血虧 40幾年前得是百萬價值吧

@大濕喵:1200元在40多年前可是一筆鉅款, 蓋2棟樓房都不止。 只可惜存入銀行, 終敵不過經濟的發展和物價的上漲, 44年後取出2684元, 翻了一倍都不止。 然而, 如今的2684元只相當於普通工薪階層半個月的工資。

@亞麻暖暖:我要去借錢, 借500萬, 40年多後, 我應該還的起

@星星點點星星萌萌:所以歷史告訴我們一個驚人的道理,

錢現在能花的話就不要存了

回想當年——

在上世紀70年代末

“萬元戶”就是“土豪”的代名詞

那時候米價才一角多

壓歲錢就是1角多

肉價只要9角多

走親戚送禮2元多

1萬元無異於

天 文 數 字


那麼現在多少財富

才相當於以前的“萬元戶”?

據權威學術研究報告顯示是:

255萬!

那麼陳女士這筆存款

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

25萬!


如果我們把戰線拉長

對比50年前和如今的物價

50年前的10元和現今的10元能買什麼?

60年代末的物價情況


60年代末最低生活費:

8元

如今的物價情況:840元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大米

80斤

如今的10元:可買2斤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大閘蟹

12斤

如今的10元:可買6條腿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大黃魚

30斤

如今的10元:可買魚鱗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布匹

1丈餘

如今的10元:可買1尺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青菜

500斤

如今的10元:可買4斤


60年代末的10元:可以交

一學期半的學費

如今的10元:可買一隻低檔文具盒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

中檔皮鞋一雙

如今的10元:可買一雙鞋墊


60年代末的10元:可

看電影200場(學生票)

如今的10元:可以場外聽聲音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冰棒

250根

如今的10元:可買3根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大白兔奶糖

4斤

如今的10元:可買4兩

—End—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青菜

500斤

如今的10元:可買4斤


60年代末的10元:可以交

一學期半的學費

如今的10元:可買一隻低檔文具盒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

中檔皮鞋一雙

如今的10元:可買一雙鞋墊


60年代末的10元:可

看電影200場(學生票)

如今的10元:可以場外聽聲音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冰棒

250根

如今的10元:可買3根


60年代末的10元:可買大白兔奶糖

4斤

如今的10元:可買4兩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