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二战刚开始,美军想轰炸东京,可惜炸弹太小:只能靠中国帮忙!

1941年12月7日之前, 美國并不是世界上唯一沒有被國際間戰火所毀壞過的帝國主義國家, 罪行累累的日本法西斯的本土, 也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雖然日本民眾都知道自己的國家已經被法西斯頭子們投入到了一場世界大戰當中, 但東京的百姓們依然認為, 帝國的海軍將會保護東京的安全, 他們在防空演習的時候, 依然會輕松的低吟著菊花之歌。

但是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后, 美國首先感受到來自戰火的威脅。 直到1942年4月, 100多天的時間里, 美軍一直都在考慮如何轟炸東京。

在當時的情況下, 美軍的太平洋艦隊還沒有完全重建,

戰場上還處于一段虛弱期, 在澳大利亞與日軍的交火中并不占優勢。 當然這與此前美國的光榮中立政策有關, 美軍戰前由于種種原因, 遵守著一戰后的協議, 克制了自己局勢實力的發展, 海軍與日本相當, 全國陸軍只有16萬人多一點, 只是日本幾十分之一。

國力強大的美國, 在珍珠港事變之后的短短幾個月時間里, 實際上是處于一種“挨打之后繼續挨打”的局面。

雖然對于對于軍隊而言, 只要稍作等待他們將會很快擁有龐大的戰爭機器, 短時間內就可以整死日本。 但是對于美國總統羅斯福而言, 每一天都是煎熬, 每一秒鐘輿論都在質疑他將如何打擊日本。

承受了巨大壓力的羅斯福不斷的催促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想辦法轟炸東京,

讓日本也承受破壞。 當時美軍的航母確實可以讓戰機靠近東京, 然后起飛轟炸, 并且返航。 但那樣只能是一些小型戰機, 扔下的炸彈根本不足以產生威懾。 想要扔下大炸彈, 美軍當時只能使用一款陸軍中型轟炸機, 這款飛機可以從航母上起飛, 卻無法降落到航母上。

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 美軍航母將會進入到日軍的轟炸范圍內, 如果執意用航母出動轟炸東京, 航母一旦有去無回, 對于剛剛在珍珠港被打臉的美國來說, 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航母必須從安全海域起飛, 轟炸機也必須不能被攔截。

戰前曾是著名飛行員的吉米·杜立特中校策劃了一場“杜立特空襲”,

認為美軍戰機可以從航母上起飛, 炸完東京之后, 飛到距離東京不到500英里的中國浙江。 飛行員在中國安全著陸后, 直接帶著他們的戰機尋找陳納德, 加入飛虎隊。

1942年4月2日, 美軍“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載著16架B-25, 劈波斬浪, 在距離九州400英里的地方進入籌備狀態。 4月18日, 16架B25“空中堡壘”轟炸機各自攜帶4枚230公斤的大炸彈, 向東京上空飛去。

全部炸彈最終悉數落在東京不同的位置, 起初東京市民還以為是天皇搞的實彈演習, 但巨大的爆炸聲讓他們明白, 這是真正的美軍轟炸。 東京廣播第一時間播報, 轟炸造成了3000人死亡, 隨后驚慌失措的日本人在東京的街頭上到處亂跑。 之后日本軍方干涉了廣播, 稱美軍全都膽小怕死, 炸彈全部仍在郊區;9架轟炸機被擊落。

16架戰機全部安全的離開日本, 有一架被日本高射炮射傷飛往海參崴, 15架飛往湖南株洲機場。 由于天氣惡劣以及戰機燃料不足, 他們都沒能夠到達目的地。 75名機組成員, 3人在飛機迫降時遇難, 8人在日戰區跳傘, 4人被日本人殺害。

杜立特落在農田中, 被中國農民所救, 他用不熟練的中國話告訴老農民:我是天上打日本的。 簡單的幾個字讓農民明白了一切, 其余的63名機組成員最后全部被安全送到后方, 后來回到美國。

真正膽小怕死的日本天皇, 雖然殺別人或者讓國民送死的時候氣勢非凡, 當戰機飛到東京上空之后, 他感到了無比的恐慌。 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向天皇謝罪, 被逼尋找美軍決戰的山本五十六在中途早遭遇大敗,

一周年以后, 即1943年4月18日, 疲于給天皇報仇的山本五十六乘坐的戰機被擊落, 山本五十六戰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