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侯雲春:地球不是從上一代人那繼承來的,而是從下一代人那借來的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 環境日的由來要從20世紀60年代說起。

20世紀60年代以來, 世界範圍內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日益嚴重, 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漸為國際社會所關注。

1972年6月5日, 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 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及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畫”, 提出“為了這一代和將來世世代代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口號。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範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

2018年6月2日, 中國企業評價協會聯合萬里智庫發佈中國首個綠金企業報告以及2018年中國綠金企業100優名單,

對中國企業踐行生態文明、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優秀案例進行了分析評價。

活動旨在推動企業增強環保意識, 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負起應盡的責任, 推動企業完善環保體系, 強化企業自律約束機制, 推動國內企業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與國際接軌, 提升企業國際化水準和競爭力; 國華電力、三峽集團、海南航空、TCL、中核集團、康美藥業、中脈健康、保利地產、遠成集團、晨陽工貿、泰福恒投資、中青旅等100家企業入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先生為本次大會致辭。

侯雲春發言詞(以下有刪減):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 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 物質財富極大增加, 與此同時資源消耗也急劇增加,

環境污染加重, 如何有效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實現可持續發展, 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日益緊迫的重大課程。

從資源的使用情況來看過度消耗的情況非常嚴重, 據美國的環保組織和全球生態組網路測算, 1970年開始, 人類對自然的索取開始超越地球生態的臨界點, 過去數十年的趨勢顯示, 幾乎每隔十年, 這一天的到來就會提前一個月, 從第一個地球超載日是1987年12月19號開始, 逐年提前。 去年的超載日已經提前到了8月2號, 今年還會再提前, 這就意味著全球資源超載的時間已經超過了三分之一。

德國是從今年的5月2號就進入了地球超載日, 我記得有一次會議上一個專家講的, 他說地球上的礦物質資源, 93%是工業革命之後才消耗的。

從環境承載情況來看, 生態破壞, 環境污染, 觸目驚心, 僅以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為例, 我們現在也是垃圾圍城, 垃圾越來越多, 目前飄浮在太平洋上被稱為第八大陸的垃圾島, 這個面積是英國的六倍, 有個組織叫塑膠海洋基金, 世界能源組織, 他們正在向聯合國提出一個申請, 他們申請把這個垃圾島建為世界上第196個國家, 20余元一張, 目前全世界每秒生產的塑膠瓶一百萬個, 但是回收率不到一半, 這些塑膠的再利用製成新瓶子不到7%, 其他的都堆到陸地上海洋裡。

其中我們中國對塑膠瓶的貢獻是6.8%, 每年排到海洋裡的有五百萬噸, 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重量將超過魚類重量。 現在這個塑膠通過魚到人, 這樣一個食物鏈,

現在吃海鮮的人每年會吃下1.1萬塊塑膠。 英國現在捕撈的魚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體內發現塑膠元素。 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嚴重污染, 正在嚴重威脅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堅持綠色發展, 保護生態環境, 時不我待, 刻不容緩。

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40年中經濟快速發展, 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我國220多種主要產品材料位居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我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我們深刻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乎人類未來的大計,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秉承尊重自然, 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 貫徹自然資源是環境保護的國策, 把生態資源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

建設美麗中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內容和重要目標。

在綠色發展和技術創新的視角下, 我們可以看到企業的綠色發展能夠取得內外度利益相關者的支援和理解, 能夠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保持崇高的社會聲譽, 吸引基金、人才、市場、社區等優質資源為企業創新進行服務。 當今世界發展綠色經濟已經成為重要趨勢, 綠色經濟正成為21世紀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 綠色發展是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 既沒有現成的發展模式, 也沒有成熟的發展經驗, 需要中國企業自主創新大膽創新科學創新, 走綠色發展的道路, 不僅僅是創新綠色技術, 生產綠色產品, 開拓綠色市場, 更重要的是實現整個生產過程的綠色發展, 創建藍天白雲,綠水青山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

提升企業的環保意識,促進企業更好踐行社會自然,實現綠色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公眾以及媒體等各個方面共同努力,在企業層面,首先要強化環境管理的理念,需要人的環境意識不斷加強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企業要將承擔環保責任視為企業重大戰略,並納入企業核心競爭中,通過實施環境管理,使自己的經濟行為同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發展協同。其次,加快構建環境管理體系促進企業高效合理的生產行為,通過迴圈回饋將企業生態關係的動態加以優化。

充分發揮大型企業的帶頭引領作用,央企和大企業在國內承擔環境保護的同時,也要堅持開放合作,結合自身優勢,當地發展特色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針對性的開展環境保護,實現與當地的發展共同。在政府層面要制訂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促進企業增強環保責任的主體意識,明確和規範管理意識,要不斷提高包括污染排放的標準,對企業帶來的環境負面影響進行必要的約束,促進企業轉變發展方式。

加強監督,包括企業發展建設,產品生命週期的環境管理以及企業環境管理體系的監督,要督促建立和完善公司設立責任法律體系,使更多的利益相關方參與到企業治理中,使公司的經營真正能夠體現社會整體的利益維護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和健康發展。

在社會層面應該加強環境資訊和公眾參與監督,要求企業定期和不定期的公開一切與環境有關的資訊,從而打開企業的後窗,使企業在社會與法律的監督下,承擔應盡的環境責任與義務,實現企業在競爭中的真正公平與正義,社會組織要引導促進企業踐行環境的義務,其他社會力量,媒體公眾也要積極參與並監督共同推動企業環境責任的實踐。

智庫媒體要發揮好輿論作用,把環境保護較好的企業正面回饋,及時暴光,引導公眾關注企業環保工作,讓企業重視環境保護。中國企業踐行生態文明綠金的案例評價,旨在評選出環境保護突出貢獻,綠色產能示範標杆的社會責任優秀企業,這個評價標準包括行為、管理、效益等三項一級指標,17項二級指標,滿分是千分。

資料來源增加了企業公開披露資料和互聯網新聞資料,測評技術方面,本次評價重點關注產品企業綠色發展的案例內容和近兩年樣本企業的互聯網的測評,樣品來源方面,中國企業家協會和萬里智庫歷時半年,以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和各類環保展會參展企業作為參考,為中國企業踐行生態文明綠金百億評價工作正選樣本企業共兩千多家,我們希望能夠與中國企業綠色發展帶一個好頭,提供促進作用。

我在很多場合講過這樣一句話,我們這個地球不是從上一代人那裡繼承來的,而是從下一代人那裡借來的,我們這一代人只有為子孫後代留下藍天綠水,美好生態環境和可用資源,沒有給他們留下一個爛攤子的權利,綠色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要對子孫後代負責的精神,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綠色生態。

創建藍天白雲,綠水青山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

提升企業的環保意識,促進企業更好踐行社會自然,實現綠色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公眾以及媒體等各個方面共同努力,在企業層面,首先要強化環境管理的理念,需要人的環境意識不斷加強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企業要將承擔環保責任視為企業重大戰略,並納入企業核心競爭中,通過實施環境管理,使自己的經濟行為同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發展協同。其次,加快構建環境管理體系促進企業高效合理的生產行為,通過迴圈回饋將企業生態關係的動態加以優化。

充分發揮大型企業的帶頭引領作用,央企和大企業在國內承擔環境保護的同時,也要堅持開放合作,結合自身優勢,當地發展特色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針對性的開展環境保護,實現與當地的發展共同。在政府層面要制訂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促進企業增強環保責任的主體意識,明確和規範管理意識,要不斷提高包括污染排放的標準,對企業帶來的環境負面影響進行必要的約束,促進企業轉變發展方式。

加強監督,包括企業發展建設,產品生命週期的環境管理以及企業環境管理體系的監督,要督促建立和完善公司設立責任法律體系,使更多的利益相關方參與到企業治理中,使公司的經營真正能夠體現社會整體的利益維護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和健康發展。

在社會層面應該加強環境資訊和公眾參與監督,要求企業定期和不定期的公開一切與環境有關的資訊,從而打開企業的後窗,使企業在社會與法律的監督下,承擔應盡的環境責任與義務,實現企業在競爭中的真正公平與正義,社會組織要引導促進企業踐行環境的義務,其他社會力量,媒體公眾也要積極參與並監督共同推動企業環境責任的實踐。

智庫媒體要發揮好輿論作用,把環境保護較好的企業正面回饋,及時暴光,引導公眾關注企業環保工作,讓企業重視環境保護。中國企業踐行生態文明綠金的案例評價,旨在評選出環境保護突出貢獻,綠色產能示範標杆的社會責任優秀企業,這個評價標準包括行為、管理、效益等三項一級指標,17項二級指標,滿分是千分。

資料來源增加了企業公開披露資料和互聯網新聞資料,測評技術方面,本次評價重點關注產品企業綠色發展的案例內容和近兩年樣本企業的互聯網的測評,樣品來源方面,中國企業家協會和萬里智庫歷時半年,以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和各類環保展會參展企業作為參考,為中國企業踐行生態文明綠金百億評價工作正選樣本企業共兩千多家,我們希望能夠與中國企業綠色發展帶一個好頭,提供促進作用。

我在很多場合講過這樣一句話,我們這個地球不是從上一代人那裡繼承來的,而是從下一代人那裡借來的,我們這一代人只有為子孫後代留下藍天綠水,美好生態環境和可用資源,沒有給他們留下一個爛攤子的權利,綠色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要對子孫後代負責的精神,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綠色生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