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帮农民改造厕所,本来是好事,农民为啥不高兴?农民:成了“尬厕”

為了盡快的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 國家這幾年也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 各種各樣的惠民政策層出不窮。 比如說最近大火的村村通工程, 環境治理工程都給農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而從今年開始, 國家也提出幫農民改造廁所, 這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一項民生工程。 這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可是農民朋友并不高興。

農村廁所改造工程啟動了之后, 不少的農村地區都開始實施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農村都完成了這項工程的改造, 很多地區都出現了半拉子工程, 雖然有蹲坑,

甚至有馬桶, 但是卻沒有頂棚, 也沒有圍墻, 對面氣或者坐便器就直接裸露在外面, 導致村民們大小便只能東躲西藏, 好好的廁所改造成了名副其實的“尬廁”。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多方面的原因。 雖然說農村的廁所改造工程是國家和政府出錢, 可是這錢下撥到村子里之后卻被村干部私吞了。 國家下撥的錢款本來是正好的, 被村干部私吞了一部分, 那這錢肯定就不夠了, 修了一半沒了資金, 村干部又不管, 這事情也就只能擱下來了。

農村廁所改造工程各地的政策不一樣, 并不是說所有的地方都是由政府出資, 有些地區市政府承擔一半, 農民自己承擔一半兒。 但是因為宣傳不到位, 讓農民誤以為所有的錢都是由政府出。

這種情況下, 政府給的錢只夠修一半的廁所, 剩下的一半農民不出錢, 那這工程也就只能擱置了, 這樣也就形成了“尬廁”的局面。

農村廁所改造工程本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可是因為上述的這些原因, 導致好好的廁所變成了“尬廁”, 這不僅不能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 甚至會對農村的發展造成限制。 所以農民希望能夠引起政府重視, 出臺相應的措施進行補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