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探访重庆捞尸队:从3个人变成1个人的队伍

看了網劇《河神》, 對“撈尸人”這個職業充滿了好奇和敬畏。 在重慶, 就有這樣一位特殊人物, 他常年生活在躉船之上, 既不打漁, 也不采砂, 而是專門打撈江面上“無家可歸”的離世者。

子承父業 江上撈尸20余年

夏日的重慶烈日炎炎, 記者驅車來到重慶唐家沱兆隆碼頭, 隨后沿著一條崎嶇的山路, 順江而下才找到陳松所在的躉船, 他是重慶市江北區朝陽河打撈隊的唯一隊員, 已在這里生活了20余年。 在說明來意后, 陳松引著記者在船頭坐下, 熱情地聊起天來。

“這個打撈隊在解放前就有了, 我父親做這一行做了四五十年,

而我也做了二十幾年了吧。 ”今年44歲的陳松是從父親陳顯明手中接過打撈隊, 如今隊員人數已經從最初的3人變成只剩下他1人。 “做這一行又苦又累, 誰愿意來嘛!”陳松稱, 他最初是在工廠工作, 但常來江邊幫父親干活, 之后索性加入了打撈隊。

在采訪過程中, 陳松每說幾句話, 就會抬頭向江面張望。 也許是注意到了記者的不解, 陳松笑著解釋稱:“這是職業習慣, 夏天到了, 溺亡的人比較多, 不能疏忽大意。 ”

常年撈尸 養成了極大的煙癮

每年, 因各種原因命喪長江的事件時有發生, 上游溺亡者的遺體如果打撈不及時便會沿江而下, 漂到唐家沱水域, 這里有個“回水灘”, 每年從這里打撈上來的遺體不下200具。 “最多時一天可以撈到5具尸體,

而一個月可打撈到70多具浮尸。 ”陳松向記者說道。

大部分時間, 陳松都會獨自坐在躉船船頭的椅子上, 盯著江面, 如果看到有尸體順流而下, 他就會立刻發動小船追上去, 然后用長鉤鉤住尸體, 將其拖回岸邊, 存放在一個大家喚作“浮尸地”的地方。 陳松稱, 通常他會把尸體翻身頭朝下, 一是怕他“不好看”, 二是怕尸體面部被曬模糊, 不方便死者親屬辨認。

當記者提議與他同行去打撈時, 陳松搖了搖頭, 稱:“水里的尸體和旱地上的不一樣, 有點恐怖, 一般人受不了。 ”而且, 即便做這一行已有多年, 陳松有時候仍然免不了干嘔。 他的煙癮極大, 就是因從江里撈出的遺體味道大, 而抽煙可以祛除染在身上的味道,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習慣。

“尤其是夏天, 很遠就能聞到尸臭, 實在是不好聞。 ”說完, 陳松又點燃了一根煙。

漫天要價的撈尸人 簡直是敲詐

除了待在船上尋找浮尸外, 如果哪里發生了溺亡事件, 陳松也會開船到指定地點去打撈。 “畢竟做這一行有經驗, 之前黃花園大橋有人跳橋, 通知我去, 不到半個小時就把遺體撈起來了。 ”陳松稱, 每次打撈遺體上來, 看到死者家屬在哭, 他都會覺得很難受, “人吶, 真的太可惜了”。

有時候, 死者家屬們也會到陳松這里來認領尸體, 陳松還會幫著他們裹尸, 家屬也會給他一定的辛苦費。 “但是并不是網上所說的漫天要價, 做我們這一行, 更多的還是為了積德行善。 ”陳松稱, 有些不講道德的撈尸人, 會向家屬索要8000至1萬元,

他表示自己沒有這么做, “簡直就是敲詐”。

因長期在江邊風刮日曬, 陳松如今風濕入骨, 烙下不少病根。 當記者問他為何還要堅守這份工作時, 陳松表示:“我和我爸兩代人都做一行, 舍不得是一方面, 也沒有能力去做其他工作。 ”而且, 每次有人落水失蹤, 他能幫助別人找到尸體, 也是是積德行善, 陳松也會因此倍感欣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