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令人惋惜的三国人物,本该与李世民齐名,却被史书当成反面教材

據《貞觀政要》記載, 李世民曾經給魏征下了一道手詔, 這道手詔的主要內容是討論治國安邦的問題。 李世民在這道手詔里, 提到了三國名人晉武帝司馬炎。 李世民評價司馬炎的原話是“朕聞晉武帝自平吳以后, 務在驕奢, 不復留心治政。 ”

寫到這里, 也許有人會說了, 司馬炎是晉朝皇帝, 咋算是三國時期的人物啊?事情是這樣的。 司馬炎雖然是晉朝皇帝, 但是他出生在三國時期。 他活了54歲, 其中的44個寒暑, 是在三國時期度過的。 他人生的最主要成就就是滅掉東吳, 這個成就, 也是在三國時期取得的, 所以我認為他是三國時期的名人。

司馬炎劇照, 感謝原作者

司馬炎出生在司馬家族, 他出生的時候, 諸葛亮去世已經2年了。 當時的司馬懿, 沒有了老對手諸葛亮, 于是就在緊鑼密鼓的籌劃攻打公孫淵。 等到司馬炎3歲的時候, 魏明帝曹叡駕崩。 曹魏的政權, 被曹爽把持, 司馬家族成了曹爽的壓制對象。 等到了司馬炎13歲的時候, 他的爺爺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 干掉了曹爽, 司馬家族掌握了魏國的權柄。

諸葛亮劇照, 感謝原作者

諸葛亮死了15年, 司馬懿才真正掌握了魏國權柄。 司馬家族的崛起, 主要是因為司馬懿能熬, 跟當時只有13歲司馬炎沒有多大關系。 等到司馬炎27歲的時候, 蜀漢滅亡, 劉阿斗投降。 滅掉蜀漢的功勞, 主要是司馬昭的,

司馬炎雖然也出了點力氣, 但也是可有可無。 到了司馬炎29歲的時候, 司馬昭去世, 屬于司馬炎的時代終于到來了。

司馬炎接過了晉王的位置之后, 沒過多久, 就滅掉了三國當中的魏國。 司馬炎就像當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一樣, 也逼著魏帝曹奐禪讓皇帝之位給他。 曹奐沒有辦法, 只得三次下詔禪讓。 司馬炎依照慣例, 上演了一出“三讓而后受”的把戲, 然后大搖大擺登上了皇帝寶座。 到了這個時候, 三國當中的兩個國家, 已經被滅掉了。

司馬懿劇照, 感謝原作者

滅掉蜀漢的是司馬昭, 滅掉曹魏的雖然是司馬炎, 但主要的功勞還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 這個時候的司馬炎, 雖然是晉國的開國皇帝, 但主要是躺在祖父兩代三人的功勞簿上吃現成的。

司馬炎知道, 他要建立屬于自己的時代, 就必須親自滅掉三國當中最后一個國家東吳。 從那以后, 司馬炎的一切工作, 都是圍繞滅吳進行的。

司馬炎首先是善待山陽公劉康、安樂公劉禪、陳留王曹奐。 劉康是漢獻帝劉協的后人, 漢獻帝禪位之后, 被曹丕安排當了山陽公。 司馬炎善待兩位亡國之君和一位亡國之君后人, 他的意圖非常明確, 就是告訴東吳的君主, 你要是投降過來, 我也會像善待劉康、劉禪、曹奐一樣善待你的。 司馬炎還積極發展生產充實國力, 同時不斷派兵遣將攻打消耗吳國實力。 經過十五年的努力, 吳國終于投降了, 三國最后歸晉了。

漢獻帝劇照, 感謝原作者

魏征有一句名言:“大亂之后易治,

譬如饑人之易食也”。 司馬炎滅掉吳國之后, 結束了自從東漢末年以來近百年的亂世。 亂世之后的百姓渴望安定, 非常容易治理, 就像一個饑餓的人一樣, 你隨便給他點什么吃的東西, 他都會覺得好吃。 司馬炎結束亂世之后, 如果他能勵精圖治, 他的歷史地位, 將與劉邦、劉秀、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那樣的開創之君齊名。

劉秀劇照, 感謝原作者

令人扼腕嘆息的是, 司馬炎在結束三國亂世之后, 沒有勵精圖治, 而是只顧享樂, 不再關心國家大事了。 李世民在評價司馬炎的時候, 還提到了司馬炎手下的一個大臣, 這個大臣叫何曾(也有史料說是何禎)。 何曾退朝之后, 對他的兒子何邵說:“皇上現在不關心國家大事,

整天說一些怎么享受的話題。 這樣國家長久不了, 很快就會完蛋。 你應該可以免遭禍亂, 但是我的孫子肯定會死于亂世。 ”(此事典出《貞觀政要》記載的李世民手詔, 原文是:何曾退朝謂其子劭曰:“吾每見主上不論經國遠圖, 但說平生常語, 此非貽厥子孫者, 爾身猶可以免。 ”指諸孫曰:“此等必遇亂死。 ”)

事情的發展果然像何曾說的那樣, 晉朝很快就亂了, 何曾的孫子, 果然死于亂世。

李世民劇照, 感謝原作者

李淵雖然是大唐開國皇帝, 但是他的武德年間大唐并未能真正控制全國。 李世民雖然不是開國皇帝, 但是他吸取司馬炎的教訓, 成就了貞觀之治, 成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開創之君。 司馬炎也算是一個人才, 他得乃祖乃父遺蔭, 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結束了三國亂世。老天爺給了司馬炎與千古一帝齊名的機會,司馬炎卻錯過了,他害苦了自己的子孫后代,也害苦了華夏子民。此情此景,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啊!

參考書目:《三國志》《晉書》《貞觀政要》

版權聲明:本人已和版權公司簽約,未經授權轉載者,本人將委托版權公司投訴維權。

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結束了三國亂世。老天爺給了司馬炎與千古一帝齊名的機會,司馬炎卻錯過了,他害苦了自己的子孫后代,也害苦了華夏子民。此情此景,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啊!

參考書目:《三國志》《晉書》《貞觀政要》

版權聲明:本人已和版權公司簽約,未經授權轉載者,本人將委托版權公司投訴維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