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李林甫为保宰相地位,向唐玄宗献上一策,后终酿成安史之乱

唐玄宗李隆基執政的前期, 重用賢臣, 勵精圖治, 繼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又開創了唐王朝另一個輝煌的“開元盛世”。 但是, 到了開元后期, 由于唐玄宗在位日久, 漸思奢欲, 而怠于政事, 越來越聽不進忠直之言, 對阿諛奉承的話卻愈覺順耳。

于是, 一代奸相李林甫開始得勢, 從開元二十三年(735年), 李林甫擔任宰相, 直到天寶十一年(753年)去世, 一共擔任了十九年的唐玄宗宰相。

李林甫不學無術又邪惡, 其在宰相高位專權十九年, 本來按照唐朝官制, 宰相是一個群體, 常常有十余位宰相并列, 這樣總有人會與李林甫比肩。

而李林甫也有辦法, 那就是把既無才學、又無能力的官員們推薦上來當自己的同僚, 以便于控制。

比如牛仙客就是一個例子, 牛仙客因沒有才學, 被李林甫推薦為宰相后, 對朝政不敢提出己見, 僅在李林甫身后唯唯諾諾、俯首聽命。

后來, 李林甫又把崇尚老莊之學的陳希烈推薦為相。 陳希烈入朝為相后, 專務玄虛清談, 不務實際, 一切也聽命于李林甫。

本來, 唐玄宗在位前期, 朝廷的宰相大多從邊地有功的將帥和節度使中提拔。 李林甫為了專制朝政, 他采取的辦法就是防止才望功業比自己高的人成為宰相。

為此, 李林甫向唐玄宗獻上一策, 而這一策卻最終釀成了大唐盛世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

李林甫為了堵塞邊地將帥入朝拜相的道路,

他竟然堂而皇之地向唐玄宗建議:起用出身于少數民族的將領來擔任節度使。

李林甫的理由是:文人擔任節度使或邊帥, 他們怯于戰爭, 難親臨前線, 因此不如起用出身低賤的胡人。 由于他們出身卑微, 孤立無緣, 所以就不能結朋為黨;又由于他們彪悍強健, 所以就敢于拼死, 而善于戰斗。 如果朝廷再以推誠相待, 結以恩義, 他們定會為朝廷盡忠竭力。

其實, 李林甫的真實想法卻是這些少數民族的將領粗魯少文, 只適合領兵打仗, 卻無法入朝拜相, 那么, 李林甫在朝中的地位就一直可保無虞了。

但是, 這種方針, 卻又會使少數民族將領手握重兵, 又控有地盤, 既管財政, 又兼管民事, 逐漸形成割據的地方勢力。

而早已陷入李林甫蒙蔽的唐玄宗, 竟然真的聽從了李林甫提出的“推誠以待, 結以恩義”的方針, 對安祿山等人那是相當的以誠相待, 相當的信任, 就連唐初定下的制度, 一人不得兼領多個節度使, 唐玄宗卻對安祿山提出的要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個節度使的要求都同意了。

到天寶年間, 當時的10個藩鎮(平盧、范陽、河東、河西、朔方、北庭、隴右、安西、劍南、嶺南)中, 除了劍南鎮外, 其余的九鎮都是由少數民族的將領擔任節度使。

由于唐玄宗對安祿山、史思明等人的縱虎為患, 在天寶十四年(755年), 打破唐王朝歌舞升平的“安史之亂”終于爆發。

本文參考文獻:《隋唐簡史》、《賞讀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