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当大气中的氧含量剧增,对地球来说是好是坏?

地球的歷史上就有多次大氣層中氧氣含量劇增的情況, 每次氧氣的增加, 帶來的都是生物體型和數量的暴增, 就是這些氧氣含量的增加, 才促使地球上生物的蓬勃發展。

有些理論認為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大量的形成, 是在大約20多億年前, 在那個冰河紀結束的時期, 地球開始回暖, 各種能產生光合作用的藍藻等生物開始大量繁殖, 氧氣從一個很低的水平不斷攀升, 最終形成含氧的大氣層。 隨之帶來的就是地球上生命的第一次沖刺般的生長。 相比原先不具有細胞核的祖先, 新生的具有完整細胞核的生物體型可以增大上萬倍。

隨后, 地球上平淡了很多億年, 知道新的氧氣增幅出現, 這時, 多細胞生物, 具有器官和組織的生物不斷出現。 從軟體動物發展到貝殼, 骨架。 最終生命大爆發出現了, 這就是所謂的“寒武紀大爆發”, 魚類, 爬行動物, 兩棲動物, 各種植物以及小型的哺乳動物都出現了。

有了氧氣, 生物才能把食物轉化為能量, 從而更快的生長和生活。 這時大型的動植物遍布地球, 在恐龍出現之后, 地球上動物的體型達到了頂峰。 但大型的恐龍等動物需要更多的氧氣和食物, 對環境的變化更為敏感, 隨著小行星撞擊地球等災難的發生, 恐龍等大型動物滅絕了。

但是小型的哺乳動物卻比較靈活, 再躲過了災難之后,

在沒有大型動物的自由空間開始蓬勃的發展, 隨后不斷演化成我們現在的地球, 慢慢人類出現了, 并且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 這就是地球上氧氣兩次劇增的結果。

然而氧氣多了就真的好嗎?不是的, 過多的氧氣攝入對于生物組織來說并非好事, 高氧氣含量影響最大的是生物壽命會減短, 因為過高的氧化反應會加劇組織細胞老化過程, 并且會影響蛋白質的合成、DNA復制、細胞間信號傳遞等。

過多的氧氣還會加速一些金屬的氧化過程, 比如鐵、銅、銀等, 如果氧氣含量翻倍, 這些金屬的氧化反應也會大大加快, 金屬的使用壽命會更短。

氧氣含量增多導致的最明顯的結果就是火更旺盛了, 易燃物也更容易燃燒了。

氧氣增多另一個結果就是地球大氣層中的濕度增加, 因為當太陽風吹出的氫離子打到地球上的氧原子的時候, 將會形成水分子, 當大量的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水分子, 那么地球大氣層的濕度就會增加一些了。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