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课堂: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孩子,什么时候绝不能打?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家長, 如果兩個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一方面家長沖上去就是對自己孩子一頓打, 說你又惹事了, 就怎么這么不省心。 比如孩子在小區玩耍回家如果晚了幾分鐘上去不問緣由就是一頓暴打, 孩子走路低著頭也是打, 總之不與溝通達不到自己滿意就是打打打。

可是家長, 你可曾知道, 孩子需要溝通, 就算是錯你應該告訴他們那里錯了, 錯誤在那里下次不再犯, 孩子打錯了會在內心里產生誤區, 就是不管什么事會先想想這件事做了會不會挨打, 會不會是錯誤的!久而久之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可以想想的到是什么樣的一種性格。

可是很多人就這樣問了, 齊麗娟老師你就不打孩子嗎?其實打不應該是因為激怒了自己而打, 應該是孩子觸及到了極度危險的事情而打, 打完然后彎下腰在告訴孩子為什么打他, 他究竟哪里錯了, 應該怎么樣, 比如孩子手觸摸有電插排, 比如孩子推到暖水瓶, 這些可以讓孩子受傷的打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育兒有道不比疑惑。 到底是完全不能打孩子?還是有什么情況是可以通過打孩子來讓寶貝“長記性”的呢?

這幾個場景下絕對不能打孩子

1、人多的時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 尤其是處于敏感期的孩子, 或者是犯了錯誤的孩子, 父母在人多的地方地方打自己會加深孩子的印象,

會造成自卑, 可能會給孩子以后留下陰影得不償失。

2、孩子不舒服時不要動手打孩子

孩子犯了錯本身很自責很難受, 或者身體受了傷以及心理上需要安慰的時候, 一定不要打, 這樣情況下孩子的受挫能力較差, 另外可能孩子正處于比較委屈的階段, 這個時候打孩子會加重還得難受, 孩子幼小的心靈本身承受事情的能力有限, 所以父母一定要擇事而定, 此時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和孩子“共情”, 理解他的感受, 心平氣和地溝通。

3、父母在暴怒時

父母在氣頭上, 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一定不要打孩子, 這時候是不理智的, 也是沒有輕重的, 如果這時候動手打了孩子, 很有可能是父母的一頓發泄孩子并不理解是什么錯誤,

在頭腦一熱的時候, 打傷了孩子, 后果不堪設想, 對孩子來說, 這時候被打首先感受到的是大人的憤怒, 他要么更憤怒, 要么是委屈或恐懼, 這時候的孩子不僅不能保持理性思考的, 也不能從心底接受你的責罰。 所以父母一定要等自己怒氣平息了, 頭腦清醒了, 再來“輕聲輕氣說重話”。

4、父母也犯同樣錯誤時

人都有犯錯的時候, 不要那自己的錯誤來懲罰孩子, 有許多家長正在這樣做請立即改掉, 大人沒能很好地做到在這方面以身作則, 就不要急著去打孩子。 首先父母自己要注意改正這方面的錯誤, 清楚地知道遇到這種事情該怎么做時, 再去嚴格要求孩子。 此外, 如果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

沒有把話講清楚的時候, 也不應該懲罰孩子。

孩子在這些年齡段父母不能打孩子

1、3歲之前孩子不能打(以教育為主)

3歲看老, 孩子3歲之前正是培養健全的人格的過程如果在這個階段, 被打, 后果可想而知, 3歲的孩子處于游戲期階段, 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 同時孩子的道德感也有了發展, 自我統一性開始出現, 而3歲前的孩子, 這一切都沒有出現, 或者只是剛剛發展。 即使是有的孩子過于頑皮, 體罰他的時間最早只能提前到1歲半, 對于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

2、上了小學以后盡量不打孩子

孩子這時候的事情會停留在孩子記憶力一輩子, 一般來說, 孩子6歲之后就不要再有體罰啦,

6歲多的孩子已經上了小學, 獨立自主意識已經有了, 自尊心以及開始努力的學習和做事了, 并且渴望通過自己的能力, 勤奮和不斷進取的心獲得更多知識。 這時候難免會有犯錯, 但是這些錯誤往往是大人要求孩子, 孩子沒達到的錯誤, 那么就不要體罰孩子了, 以免, 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 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 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 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 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3、12歲以后的孩子不打

進入青春期后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叛逆期, 孩子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 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 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 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叛逆期的孩子總是能惹得父母不高興,但是這時候如果打罵會讓他們感到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所以,對青春期及以后的孩子,不能再通過動手來立規矩了。

另外對待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多一份耐心。這種孩子天性敏感,處理應激問題的能力有限,他們可能習慣于把情感憋在心里,打罵孩子只會讓他們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抑郁。

家長要給孩子在3歲之前就應該學會立規矩,打孩子絕不是目的,只是在打孩子過程中的一種輔助。不盲目一定要清楚的告訴孩子為什么挨打,下次應該怎么做,并且一定做到懲罰時不算“倒賬”。

齊麗娟老師認為對親子關系來說,溝通永遠是最有效的途徑,打罵只需“點到為止”,起到威懾作用就行了。爸媽一定要記住,心平氣和的交流是更為有效的愛的通道,是立規矩的手段。要按照孩子的特點,用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教育才更有效。

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叛逆期的孩子總是能惹得父母不高興,但是這時候如果打罵會讓他們感到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所以,對青春期及以后的孩子,不能再通過動手來立規矩了。

另外對待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多一份耐心。這種孩子天性敏感,處理應激問題的能力有限,他們可能習慣于把情感憋在心里,打罵孩子只會讓他們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抑郁。

家長要給孩子在3歲之前就應該學會立規矩,打孩子絕不是目的,只是在打孩子過程中的一種輔助。不盲目一定要清楚的告訴孩子為什么挨打,下次應該怎么做,并且一定做到懲罰時不算“倒賬”。

齊麗娟老師認為對親子關系來說,溝通永遠是最有效的途徑,打罵只需“點到為止”,起到威懾作用就行了。爸媽一定要記住,心平氣和的交流是更為有效的愛的通道,是立規矩的手段。要按照孩子的特點,用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教育才更有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