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侗寨生活原来是那么的原生态

眾所周知, 千百年來, 侗族人民居住的地方不僅風光秀美、民風淳樸, 而且侗族也是一個極富創造性的民族。 在貴州省黎平縣的這個侗寨, 一座座吊腳樓依山傍水, 鱗次櫛比, 被綠色簇擁。 裊裊炊煙飄蕩在村寨的上空, 如夢如幻, 虛擬飄渺, 一條清澈的溪水環寨流淌, 輕輕地將侗寨“擁入”懷抱。 (原創作品 盜圖必究)

黎平縣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它以原汁原味、豐富多彩的侗族民族文化獨樹一幟。 侗寨的最大亮點就是它的各種建筑, 比如鼓樓、風雨橋, 它們都是侗寨的標志性建筑, 是區別與其他民族的獨有之處。

據介紹, 黎平縣是全國侗族聚居最多的縣, 有侗族人口35萬。 不知道您是否了解, 侗族有三寶, 即侗族大歌、風雨橋和鼓樓, 這可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

鼓樓造型美觀、結構獨特、不用一釘一鉚, 利用杠桿力學原理, 鑿榫銜接而成。 風雨橋集橋、廊、亭為一體, 橋身全部用杉木橫穿直套, 鉚眼相接。 而《侗族大歌》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在1986年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 侗族大歌一出場, 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被西方音樂節認為, 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 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也徹底扭轉了西方音樂節認為“中國民間音樂沒有多聲部”的偏見。

“飯養身, 歌養心, ”這是侗家人常說的一句話, 也就是說, 他們把“歌”看成是與“飯”同樣重要的事。

侗家人把歌當作精神食糧, 用它來陶冶心靈和情操。 唱侗族大歌不僅是侗族青年傳承本族歷史與文化的一種方式, 也是以往青年男女初識相戀直至結下良緣的有效途徑。

當您來到秀麗的侗寨時, 這里獨有的風光一定會使您流連忘返, 讓人驚詫到果然名不虛傳。 一座座古老的風雨橋, 一座座高大的鼓樓和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 著實令人大開眼界。 因此, 值得推薦的是侗鄉黎平原生態的山水自然風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多彩的民俗風情珠聯璧合。 圖為侗寨茶園。

走進寨門, 最引人注意的莫過于高大的鼓樓, 映入眼簾的吊腳樓鱗次櫛比;走過侗寨, 飛架在小河小溪之上的風雨橋如彩虹般美麗, 據說這也是侗民祈福護寨的精神寄托。

依山傍水、夕陽下的這個侗寨非常安靜樸素, 由于當地的民俗和生活方式保存較好, 侗民有著自己的日常生活, 因此商業味道并不濃。 據了解, 大多數侗寨由風雨橋、鼓樓、涼亭、寨門、吊腳樓、井亭、晾天架、薩殿組成。 寨子里一般都有一條蜿蜒曲折、古樸厚重的青石板路連接家家戶戶。

本文上面說過, 鼓樓與風雨橋是侗族鄉寨特有的標志。 因此, 每個侗寨都有鼓樓, 一般是一個族姓建一座鼓樓, 大的村寨便有四五座鼓樓。 今年春晚分會場之一的肇興侗寨, 因為有5個自然村寨, 分別稱為“仁、義、禮、智、信”, 所以建有鼓樓五座, 花橋五座、戲臺五座, 其中以智寨鼓樓最為美觀。 圖為黎平天生橋。

侗寨民居建筑一大特點是層層出挑,

上大而下小, 占天不占地。 此外, 侗族同胞還在住房附近利用杉桿搭建梯形禾晾, 利用杉木修建吊腳糧倉。

因為依山傍水, 許多侗寨的后面是氣勢磅礴相連的高山, 而村子的下面就是梯田, 侗寨梯田線條優美, 蜿蜒曲折, 顯示了動人心魄的曲線美, 規模恢弘, 線條瀟灑柔暢。

侗寨風雨橋橋身全用杉木橫穿直套, 孔眼相接, 結構精密, 不用鐵釘連結。 橋廊里設有長凳, 供人歇息、憑眺。 風雨橋不僅便利行旅, 還是侗家人歡唱歌舞、吹笙彈琴、娛賓迎客的游樂場所。 2006年5月20日, 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準, 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侗族人民的節日較多, 每逢節日或賓客臨門, 侗族群眾就會歡聚于鼓樓、歌坪,

舉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娛活動。 黎平縣比較知名的侗寨有肇興侗寨、堂安侗寨、黃岡侗寨、地捫侗寨、四寨侗寨、述洞侗寨, 銅關侗寨等, 其中堂安侗寨是由中國與挪威兩國共同興建、中國唯一的一座侗族生態博物館, 侗寨里的各種原生態保存十分完好。 (寧堅 楊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