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广州挖掘一汉代古墓,出土“龙首”金印,如今禁止外出展览

眾所周知,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 依舊不能滿足其野心, 他將目光放在了南方的百越等地, 經過30萬大軍多年的征戰終於擺平了百越各族的阻撓, 建立了桂林、南海、象郡。 但在秦末時期, 鎮守嶺南的大將趙佗趁勢割據嶺南, 建立南越國;可惜的是這個南越國並不招人待見, 儘管南越國的趙佗以及其子孫自稱“皇”, 但在歷史上, 世人頂多將其視為“王”。

與這些名號相比, 歷代盜墓賊或者說“摸金校尉”更感興趣的是這些南越王墓到底在哪。 之所以那麼說是因為史書中記載了南越王下墓時帶了非常多的稀世珍寶進去,

三國時期的孫權曾為了籌集軍費也跑到廣州尋找南越王墓趙拓的墓穴, 最終無功而返;也正是這一事件後, 世人更加堅信南越王墓裡面會有數不清的稀世寶物。

1983年, 處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在大搞基礎建設, 在越秀區的一座山包中無意間發現了一座大型古墓。 考古家初步斷定這是秦漢時期的古墓, 而且根據古墓規格初步判斷這極有可能是南越王趙拓之墓, 但經過考古挖掘驗證, 這並非南越武帝趙拓之墓, 而是其子南越文帝“趙眜”之墓。

值得高興的是這座古墓在歷史上從沒有被盜, 而且古墓保存得非常的完好, 考古家打開緊閉的墓門後發現古墓地宮裡面全是文物, 一眼望去不是青銅就是金銀,

最後共計出土了1萬多件文物。 這1萬件文物中不少是國寶級文物, 特別是“文帝行璽”金印已經被列為國家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很明顯, 這件“文帝行璽”金印乃第二代南越王趙眜的金印;但在剛出土這件文物時, 考古家並不知道這是誰的東西, 只知道這件文物鈕作一龍蜷曲狀, 龍首尾及兩足分置四角上, 似騰飛疾走, 也就是說這件文物是一件“龍首”金印, 底部還有小篆“文帝行璽”四個字因而得名。

考古家一挖掘出土這件文物後就說“這件文物非常的重要, 是歷史以及文化的象徵, 為了保護好文物, 暫時禁止公開外出展覽”。 直到1988年南越王博物館建成後, “文帝行璽”就一直被藏於該館, 幾乎從為外出展覽;特別是2002年入榜國家首批64件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名單後,

“文帝行璽”更是被保護得非常好, 絕對禁止出境展覽, 就算在國內也極少外出展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