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這家反潮流的雜貨鋪,不僅開遍全球,還影響了蘋果與小米!

品牌與價簽決定一切的當下, “理性的克制”所催生的市場, 正加速壯大。

文 / 華商韜略 茱莉

繼咖啡店、餐廳、書店之後, 無印良品(MUJI)再玩跨界:開客棧。 今年1月, 無印良品全球首家酒店“MUJI HOTEL”落戶深圳。

過去38年間, 這家主打“無品牌”、反潮流的零售商, 以極簡主義完成了對目標顧客心智的佔據, 成為全球最具辨識度的品牌之一, 並藉此實現了產品的高附加值。

甚至, 就連其標誌性的“簡樸”, 也被認為是極具“逼格”。

【反潮流的定位】

無印良品, 在日文中意為“無商標的好產品”。

在無印良品的店內, 你很難看到包裝精美的商品:衣服是最簡單的款式,

全是冷色調, 沒有標籤;襪子沒有塑膠外套;化妝水用透明的瓶子包裝, 沙發、桌椅更不及其他品牌的設計感——總之一切簡單, 清新樸素。

與大多數宣揚LOGO的品牌截然不同, 創始人堤清二給無印良品的定位, 是反體制的商品。

省去一切過度裝飾, 追求商品的真正價值——這是無印良品從創立起始就已經確立的價值觀。

1980年代的日本, 消費主義盛行, 大牌崇拜風潮成主流。 但另一方面, 人們對消費品的需求已趨飽和, 很多人開始傾向一種“相對克制”的消費觀念。

時任日本西友超市連銷店社長的堤清二, 敏感地洞察到這一變化, 他請來日本知名設計師田中一光, 二人一番合計後, 提出了“無品牌化”的理念:去掉不必要的設計環節,

只保留產品功能和實用性, 從而讓消費者享受到“有理由的便宜”。

這一定位看似反傳統, 但實際上是在新的潮流, 準確鎖定目標顧客群。 堤清二判斷, 這種“反體制”, 也是地區經濟高速發展後的必然趨勢。

1980年12月, 無印良品問世。 創立初期, 無印良品僅有40種商品, 包括9種生活用品和31種食品。 由於初創品牌資源能力有限, 其銷售管道也依附于西友食品、日用賣場專櫃以及全家便利店內。

雖然商品乏善可陳, 但是無印良品宣導的自然、簡約、質樸的生活消費觀念, 很快迎合了當時中產人群既想省錢, 又不肯放棄品位的消費需求。

尤其是在1981年, 無印良品推出的兩幅宣傳海報, 直觸目標受眾的心靈:一幅是畫了一個蹣跚爬行的嬰兒,

取名“愛無華飾”。 另一幅是“一整條鮭魚”, 過去的日本鮭魚罐頭只取最好的魚腹部位, 而去掉了魚頭魚尾;但無印良品的鮭魚罐頭則保留一整條, 強調無浪費。

獨特的廣告訴求, 意在給消費者傳達一種觀念:這是一種重要的生活態度。 這兩張海報被夾在日本的新聞報紙中, 送到了人們的手上。

報紙發行後, 無印良品立刻掀起了一股新的消費風潮。

1983年, 無印良品在東京青山開設第一家直營店。 產品品類仍以日常用品為主, 品種慢慢增至數百種。 不久, 第二家直營店落戶日本大阪。 無印良品開始以“MUJI”的品牌形象展露頭腳。

無印良品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均無品牌標誌, 與其說是一個品牌, 不如說它代表一種簡約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千篇一律”追求設計的零售業, 無印良品是個奇葩。 但這個奇葩, 卻影響了後來的一眾品牌。

【“文藝范兒”富二代】

堤清二曾說,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 都要有自己的個性。 ”

創始人的個性, 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企業的調性。

堤清二1927年出生于日本東京。 父親堤康次郎是日本民政黨議員、眾議院議長, 哥哥是早些年轟動日本的大富豪堤義明——在比爾·蓋茨之前, 堤義明曾兩度登頂《福布斯》世界首富。

出身優渥, 但堤清二生性叛逆。 就讀東京大學時, 他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思想和世界觀發生了重大變化, 遂加入了當時的日本共產黨, 並成為學生運動領袖。

作為日本政商的兒子, 堤清二在“與權力搏鬥”中經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一度痛不欲生, 悲憤中的他一度寄情文學創作。 期間, 堤清二發表了諸多小說、散文、評論, 還斬獲了不少日本的文學獎項。

1964年, 父親堤康次郎去世, 弟弟堤義明繼承家業, 堤清二僅僅分得一家百貨商店。 然而, 他以超常的經商意識讓這份家業迅速“增值”:1966年, 堤清二一手創建的西武百貨開始在日本崛起, 其開闢的信用卡、飯店、保險等多種業務, 在當時首屈一指。

到了上世紀80年代, 日本經濟進入鼎盛時期, 西武百貨的發展如日中天, 年營業額雄踞世界首位。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個曾經寫詩的富二代, 居然在生意場上獲得了巨大成功。

堤清二不是俗套、功利的生意人。 與生俱來的文藝氣質, 對他經營百貨生意起到決定性作用。

無印良品創立之初,堤清二就把“原創設計”當做重頭戲。他拉攏到日本多位知名的設計師,持續給無印良品注入了“原生態”的設計基因。

無印良品曾提出一個全新的設計理念:“這樣就好”,以區別於當時日本流行的“這樣最好”,即在全社會追求奢華中實現“反奢華”。

但在商品開發中,無印良品卻絲毫不將就,反而在設計、原材料、價格等方面都制定了堪稱“變態”的標準。

比如做服裝,要嚴格遵守無花紋、格紋、條紋等設計原則,只允許使用黑白相間、褐色、藍色等色調。無論當年的流行色多麼風行,也不能超出這個標準。這一風格,也被消費者稱為“性冷淡”路線。

無印良品設計師田中一光曾經寫過一條意味深長的廣告語:“簡素並不會對豪華自卑”。

為了確保環保和穿著健康,在原材料的選擇上,無印良品規定不得使用如PVC、特氟隆、甜菊、山梨酸等材料。商品包裝也主要採用透明和半透明材料。

他們認為,對於環保再生材料的重視和使用,以及做到包裝簡化,會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這使得無印良品從不進行商業廣告宣傳,就獲得了大批擁躉。

依照“精選材料”“精簡工序”“簡化包裝”等品質理念,無印良品在供應鏈上徹底實現了商品生產流程的合理化。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做到了“品質不輸于國民品牌,價格上卻便宜三成的商品”。

理念與價值的堅守,最終令無印良品收穫了巨大成功: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多數百貨商場持續低迷,無印良品的銷售額卻連續7年實現大幅度增長,在整個零售界異軍突起。

【服務10%的人】

並非所有人都追求極簡主義與“性冷淡”風。對此,無印良品的邏輯是:每10個人中約有1人會認同其品牌理念,那麼公司就可以圍繞這1/10的人,開發他們需要的產品。

為了契合目標受眾的喜好,無印良品投入了精心設計,在細節上獨具匠心。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十幾年前問世的一款CD播放機。它可以掛在家裡的任何一面牆上,外觀看上去和壁掛風扇很相似,獨特之處就是下面有一根拉繩,輕輕一拉,音樂就會響起。

就像氣流從風扇中流出,給人製造一種特別的感官體驗。有消費者稱:它讓懷舊的人找到了與現實流行世界的連接點。

壁掛式CD機的“發明者”深澤直人是日本最著名的工業設計大師,他說這是出於對“人和物之間的關係”深入思考而來的。聽起來玄妙,不過這個經典之作,曾經帶領無印良品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日式極簡風格的熱潮。

蘋果副總裁Jonathan Ive曾經坦言,“蘋果產品的設計深受深澤直人的影響”。

無印良品能夠風靡世界,與創始人堤清二的一個重要經營理念有關:“將消費自由還給消費者”,宣導消費者主權。

反映在產品的開發策略上,就是“以滿足生活為第一理念而開發”。

舉個例子:就連最普通的襪子,他們都得遵循人體力學。普通襪子腳面與腳跟之間是120°傾斜,而無印良品則遵循襪子的腳面與腳跟呈90°垂直,才剛剛好。

早在2003年,無印良品曾在日本實施一項“觀察”的開發計畫。設計人員經常去拜訪消費者的住宅,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並對房間內每一個角落,乃至每一件商品拍照,進而討論分析:怎麼設計才是最合理的。

“合理的設計,可以讓顧客不至於買了件新東西而很快喜新厭舊。”

2009年,無印良品還專門成立了生活良品研究所。從生活者的角度來捕捉他們的需求,並引導人們從購買奢侈品轉變到挑選符合自己審美觀的商品。

近些年來,無印良品更是“與時俱進”——他們在網上發帖,徵集消費者想要什麼樣的商品,融合消費者的想法,再選出幾種構想讓消費者投票,最後以投票來開發設計。

無印良品的產品說不上出眾,但其對待生活、對待消費者“接地氣”的態度,成為人們前去光顧MUJI的原因。

憑藉獨特的優勢,無印良品在其誕生的前20年中經歷了高速成長,沒有出現一次財務赤字。1999年,無印良品實現了1066億日元的銷售額,淨利潤達133億日元,一度被日本市場稱為“無印神話”。

【巨虧之後的驚天逆轉】

本土化氛圍造就的風格與文化,如何實現有效的海外擴張?為了追尋這個答案,無印良品也曾付出慘痛代價。

上世紀90年代,無印良品開始進行高調的海外擴張。

其第一家海外店鋪開在了倫敦中心商業街,商品均來自日本。1998年,無印良品制定了“4年內歐洲新增50家店鋪”的開店計畫。2000年,無印良品在巴黎盧浮宮地下街也開設了店鋪,一時風光無限。

事業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高層卻沒有意識到公司內部潛伏著的危機。

大肆擴張,導致無印良品在2001年遭遇“神話破滅”——首次虧損達10億日元。同年,其積壓庫存產品達100億日元,外界傳言“無印良品的時代要終結了”。

臨危受命的松井忠三就任新社長,啟動改革計畫。

常理來看,企業虧損首先會裁員,或者撤銷不賺錢的部門,抑或清理庫存。但松井忠三卻不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他在想:“MUJI品牌成立已有20年,公司‘創新的部分’是不是跟不上客戶的需求了呢?”

為此,他親自探訪了全日本107家直營店,與店長、基層員工一起喝酒聊天,試圖傾聽員工的“真心話”。

得到的結果是,由於開店兇猛,無印良品的產品設計逐漸脫離了顧客,變得毫無特色。

“如果我們不能做出真正好的產品,這些東西對於消費者來講,都是廢品。”松井忠三說。

深究下去,他發現另一個糟糕的現象:以往創始人強調的文化和感性,正在變成“包袱”——整個公司彌漫著“經驗主義”的風氣。“我們只生產自己認為‘好’的東西,顧客未必這樣覺得。”

他迅速領悟到:大企業要靠標準化和制度化,而不能靠純粹的經驗主義。

松井忠三隨即發起創立了一系列規範機制,力圖使無印良品的業務發展和門店管理有章可依,做起來有的放矢。

為避免工作可能帶來的失誤和不規範,無印良品將產品開發、賣場和服務等方方面面全部“指南化”。目的是讓每個員工都知道為什麼工作,工作之後意味著什麼,不僅要拓展他們的視野,還要提高其工作的主觀能動性。

一輪破釜沉舟的改革,最終彙聚成了兩部厚厚的指導手冊:一部是規範店鋪日常運營的《MUJI GRAM》;另一部是指導總部員工工作的《業務標準書》。兩年的實施效果表明:兩部手冊大大提升了無印良品的標準化和運營效率。

2003年,公司業績開始復蘇。從巨虧10億到扭虧為盈,無印良品實現大逆轉,公司內部普遍認為,這一轉變的源頭是兩部“2000頁的工作手冊”。

經歷挫折後,無印良品懂得了克制,擴張變得謹慎、有步驟。

2005年,無印良品在中國上海開設第一家直營店。開店前,日本團隊花了大量時間調研中國市場,研究門店獲利機制以及各種細節落實。這個過程中,無印良品一直不忘遵循的,仍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

松井忠三的改革此後幾年一直沒有鬆動,“工作手冊”也在不斷更新。他認為,當公司稍有起色時,改革力度如減弱,就會前功盡棄,甚至還會面臨新的風波。

比如在2008-2010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無印良品再次出現小幅的增收減益,同時還存在“由於過度追求修身設計潮流,公司被迫陷入了與優衣庫同台競技的局面”。

這一次,公司上下齊心協力,思考如何提高商品的差異化競爭力,最後決定押注原材料上——從印度和埃及等國進口高檔有機棉,開發“消費者追求安全性需要(即健康環保型)的產品”,再度實現了業績提升。

到2015年,無印良品一舉創下了營收1410億日元的最佳紀錄。

近幾年,隨著零售業態的多樣化發展以及商業綜合體迅速崛起,無印良品與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幾乎以齊頭並進之勢,加快了開店的步伐。

截至目前,無印良品在全球開設的門店已達800多家,海外門店數量以460家之多佔據一半(超過日本本土的424家),而在中國的門店就有210家。

無印良品的商品種類,從最初的40種已拓展到今天的7000多種,每季都有大量新品推出——如此全品類的擴張,讓無印良品變成十足的“雜貨鋪”。不過,集團仍然堅持“只服務喜歡MUJI的人”。

【中國膜拜者】

伴隨著擁躉的追捧,MUJI品牌也在中國遇到一個嚴峻挑戰:模仿者越來越多。

名創優品、網易嚴選從它身上汲取了不少精華。特別是網易嚴選,明確宣稱“產品來自為無印良品代工的工廠”。出自“同樣的材質、同樣的製造商”,價格卻比無印良品便宜一半。

同時,相比于無印良品的線下體驗優勢,網易嚴選也已經佈局線下門店。

另一個勁敵,則來自小米——雷軍早在幾年前,就高喊要做“科技界的無印良品”。近兩年開始大肆鋪陳的“小米之家”,以及近日登陸南京的“小米有品”全球首家旗艦店,均是無印良品式簡約路線。

這些電商平臺湧入線下,依靠價格對無印良品形成衝擊之勢,後者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今年3月中旬,無印良品在華宣佈第8次降價。業界就此感慨:面對模仿者“圍剿”之勢,無印良品“妥協”了嗎?

事實上,作為一個日本零售品牌,無印良品在日本本土是“國民品牌”,走平價路線,但是來到了中國,反而成為中產人群追逐生活方式的代表符號,價格也並不那麼“親民”,有些商品甚至比同類中國品牌貴出不少。

在市場競爭背景下,消費者也會日趨分流,回歸大眾需求的定位本身,因此,無印良品的售價下調也是明智之舉。

反過來看,較之無印良品在全球奠定的極簡主義美學風格和經營哲學,國內追隨者們能否做到真正的“原創”,達到無印良品的品牌深度,還得打個問號。

無印良品一位中方負責人曾對媒體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多年前,無印良品開發的一款產品銷量很好,被日本一家公司抄襲並商用,無印良品將對方告上法庭。在訴訟時,無印良品將產品設計想法一一詳述之後,法官卻認為“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因此被告方“不構成侵權”。

官司雖敗,他們卻很慶倖:“無印良品將產品做到了最自然的返璞歸真。”而那家模仿無印良品的日本公司卻在幾年後倒閉。

對於早已經習慣模仿(或抄襲)的中國品牌來說,模仿容易,最怕的是學得“形似而神不似”。

面對競爭壓力,通過降價走近大眾的同時,“雜貨鋪”無印良品也開始調整經營策略,延伸產品品類。

2015年12月,無印良品世界級的旗艦店在上海淮海中路開業。與以往有所不同,店內出現了咖啡店。3年後的今天,深圳的MUJI HOTEL酒店中,更是集合了MUJI Diner、MUJI BOOKS、Found MUJI、OPEN MUJI等多種業態,將餐飲、圖書、講座等多種形式包攬其中。

無印良品希望讓自己成為一個“販賣生活方式”的品牌。但無論怎麼跨界,其核心理念都是“過分的繁華和奢侈不會帶來幸福,簡單就好。”

靠著這一點,無印良品成功實現了自己的文化輸出,成為一種“現象”。

這個現象依舊與當今時代格格不入。個性、張揚、自我爆棚感,奢華、高價、講求品牌……這些特點,在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體現得尤為明顯。

過去幾年,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未來的市場空間還會成倍增長。在全民追求品牌與“價簽”的同時,一批人也對此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這與曾經日本的市場消費市場如出一轍。

中產們正追求“極簡主義”,遵循理性的克制,這一潛在潮流,不僅是零售企業的機會,也是更多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無印良品創立之初,堤清二就把“原創設計”當做重頭戲。他拉攏到日本多位知名的設計師,持續給無印良品注入了“原生態”的設計基因。

無印良品曾提出一個全新的設計理念:“這樣就好”,以區別於當時日本流行的“這樣最好”,即在全社會追求奢華中實現“反奢華”。

但在商品開發中,無印良品卻絲毫不將就,反而在設計、原材料、價格等方面都制定了堪稱“變態”的標準。

比如做服裝,要嚴格遵守無花紋、格紋、條紋等設計原則,只允許使用黑白相間、褐色、藍色等色調。無論當年的流行色多麼風行,也不能超出這個標準。這一風格,也被消費者稱為“性冷淡”路線。

無印良品設計師田中一光曾經寫過一條意味深長的廣告語:“簡素並不會對豪華自卑”。

為了確保環保和穿著健康,在原材料的選擇上,無印良品規定不得使用如PVC、特氟隆、甜菊、山梨酸等材料。商品包裝也主要採用透明和半透明材料。

他們認為,對於環保再生材料的重視和使用,以及做到包裝簡化,會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這使得無印良品從不進行商業廣告宣傳,就獲得了大批擁躉。

依照“精選材料”“精簡工序”“簡化包裝”等品質理念,無印良品在供應鏈上徹底實現了商品生產流程的合理化。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做到了“品質不輸于國民品牌,價格上卻便宜三成的商品”。

理念與價值的堅守,最終令無印良品收穫了巨大成功: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多數百貨商場持續低迷,無印良品的銷售額卻連續7年實現大幅度增長,在整個零售界異軍突起。

【服務10%的人】

並非所有人都追求極簡主義與“性冷淡”風。對此,無印良品的邏輯是:每10個人中約有1人會認同其品牌理念,那麼公司就可以圍繞這1/10的人,開發他們需要的產品。

為了契合目標受眾的喜好,無印良品投入了精心設計,在細節上獨具匠心。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十幾年前問世的一款CD播放機。它可以掛在家裡的任何一面牆上,外觀看上去和壁掛風扇很相似,獨特之處就是下面有一根拉繩,輕輕一拉,音樂就會響起。

就像氣流從風扇中流出,給人製造一種特別的感官體驗。有消費者稱:它讓懷舊的人找到了與現實流行世界的連接點。

壁掛式CD機的“發明者”深澤直人是日本最著名的工業設計大師,他說這是出於對“人和物之間的關係”深入思考而來的。聽起來玄妙,不過這個經典之作,曾經帶領無印良品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日式極簡風格的熱潮。

蘋果副總裁Jonathan Ive曾經坦言,“蘋果產品的設計深受深澤直人的影響”。

無印良品能夠風靡世界,與創始人堤清二的一個重要經營理念有關:“將消費自由還給消費者”,宣導消費者主權。

反映在產品的開發策略上,就是“以滿足生活為第一理念而開發”。

舉個例子:就連最普通的襪子,他們都得遵循人體力學。普通襪子腳面與腳跟之間是120°傾斜,而無印良品則遵循襪子的腳面與腳跟呈90°垂直,才剛剛好。

早在2003年,無印良品曾在日本實施一項“觀察”的開發計畫。設計人員經常去拜訪消費者的住宅,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並對房間內每一個角落,乃至每一件商品拍照,進而討論分析:怎麼設計才是最合理的。

“合理的設計,可以讓顧客不至於買了件新東西而很快喜新厭舊。”

2009年,無印良品還專門成立了生活良品研究所。從生活者的角度來捕捉他們的需求,並引導人們從購買奢侈品轉變到挑選符合自己審美觀的商品。

近些年來,無印良品更是“與時俱進”——他們在網上發帖,徵集消費者想要什麼樣的商品,融合消費者的想法,再選出幾種構想讓消費者投票,最後以投票來開發設計。

無印良品的產品說不上出眾,但其對待生活、對待消費者“接地氣”的態度,成為人們前去光顧MUJI的原因。

憑藉獨特的優勢,無印良品在其誕生的前20年中經歷了高速成長,沒有出現一次財務赤字。1999年,無印良品實現了1066億日元的銷售額,淨利潤達133億日元,一度被日本市場稱為“無印神話”。

【巨虧之後的驚天逆轉】

本土化氛圍造就的風格與文化,如何實現有效的海外擴張?為了追尋這個答案,無印良品也曾付出慘痛代價。

上世紀90年代,無印良品開始進行高調的海外擴張。

其第一家海外店鋪開在了倫敦中心商業街,商品均來自日本。1998年,無印良品制定了“4年內歐洲新增50家店鋪”的開店計畫。2000年,無印良品在巴黎盧浮宮地下街也開設了店鋪,一時風光無限。

事業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高層卻沒有意識到公司內部潛伏著的危機。

大肆擴張,導致無印良品在2001年遭遇“神話破滅”——首次虧損達10億日元。同年,其積壓庫存產品達100億日元,外界傳言“無印良品的時代要終結了”。

臨危受命的松井忠三就任新社長,啟動改革計畫。

常理來看,企業虧損首先會裁員,或者撤銷不賺錢的部門,抑或清理庫存。但松井忠三卻不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他在想:“MUJI品牌成立已有20年,公司‘創新的部分’是不是跟不上客戶的需求了呢?”

為此,他親自探訪了全日本107家直營店,與店長、基層員工一起喝酒聊天,試圖傾聽員工的“真心話”。

得到的結果是,由於開店兇猛,無印良品的產品設計逐漸脫離了顧客,變得毫無特色。

“如果我們不能做出真正好的產品,這些東西對於消費者來講,都是廢品。”松井忠三說。

深究下去,他發現另一個糟糕的現象:以往創始人強調的文化和感性,正在變成“包袱”——整個公司彌漫著“經驗主義”的風氣。“我們只生產自己認為‘好’的東西,顧客未必這樣覺得。”

他迅速領悟到:大企業要靠標準化和制度化,而不能靠純粹的經驗主義。

松井忠三隨即發起創立了一系列規範機制,力圖使無印良品的業務發展和門店管理有章可依,做起來有的放矢。

為避免工作可能帶來的失誤和不規範,無印良品將產品開發、賣場和服務等方方面面全部“指南化”。目的是讓每個員工都知道為什麼工作,工作之後意味著什麼,不僅要拓展他們的視野,還要提高其工作的主觀能動性。

一輪破釜沉舟的改革,最終彙聚成了兩部厚厚的指導手冊:一部是規範店鋪日常運營的《MUJI GRAM》;另一部是指導總部員工工作的《業務標準書》。兩年的實施效果表明:兩部手冊大大提升了無印良品的標準化和運營效率。

2003年,公司業績開始復蘇。從巨虧10億到扭虧為盈,無印良品實現大逆轉,公司內部普遍認為,這一轉變的源頭是兩部“2000頁的工作手冊”。

經歷挫折後,無印良品懂得了克制,擴張變得謹慎、有步驟。

2005年,無印良品在中國上海開設第一家直營店。開店前,日本團隊花了大量時間調研中國市場,研究門店獲利機制以及各種細節落實。這個過程中,無印良品一直不忘遵循的,仍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

松井忠三的改革此後幾年一直沒有鬆動,“工作手冊”也在不斷更新。他認為,當公司稍有起色時,改革力度如減弱,就會前功盡棄,甚至還會面臨新的風波。

比如在2008-2010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無印良品再次出現小幅的增收減益,同時還存在“由於過度追求修身設計潮流,公司被迫陷入了與優衣庫同台競技的局面”。

這一次,公司上下齊心協力,思考如何提高商品的差異化競爭力,最後決定押注原材料上——從印度和埃及等國進口高檔有機棉,開發“消費者追求安全性需要(即健康環保型)的產品”,再度實現了業績提升。

到2015年,無印良品一舉創下了營收1410億日元的最佳紀錄。

近幾年,隨著零售業態的多樣化發展以及商業綜合體迅速崛起,無印良品與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幾乎以齊頭並進之勢,加快了開店的步伐。

截至目前,無印良品在全球開設的門店已達800多家,海外門店數量以460家之多佔據一半(超過日本本土的424家),而在中國的門店就有210家。

無印良品的商品種類,從最初的40種已拓展到今天的7000多種,每季都有大量新品推出——如此全品類的擴張,讓無印良品變成十足的“雜貨鋪”。不過,集團仍然堅持“只服務喜歡MUJI的人”。

【中國膜拜者】

伴隨著擁躉的追捧,MUJI品牌也在中國遇到一個嚴峻挑戰:模仿者越來越多。

名創優品、網易嚴選從它身上汲取了不少精華。特別是網易嚴選,明確宣稱“產品來自為無印良品代工的工廠”。出自“同樣的材質、同樣的製造商”,價格卻比無印良品便宜一半。

同時,相比于無印良品的線下體驗優勢,網易嚴選也已經佈局線下門店。

另一個勁敵,則來自小米——雷軍早在幾年前,就高喊要做“科技界的無印良品”。近兩年開始大肆鋪陳的“小米之家”,以及近日登陸南京的“小米有品”全球首家旗艦店,均是無印良品式簡約路線。

這些電商平臺湧入線下,依靠價格對無印良品形成衝擊之勢,後者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今年3月中旬,無印良品在華宣佈第8次降價。業界就此感慨:面對模仿者“圍剿”之勢,無印良品“妥協”了嗎?

事實上,作為一個日本零售品牌,無印良品在日本本土是“國民品牌”,走平價路線,但是來到了中國,反而成為中產人群追逐生活方式的代表符號,價格也並不那麼“親民”,有些商品甚至比同類中國品牌貴出不少。

在市場競爭背景下,消費者也會日趨分流,回歸大眾需求的定位本身,因此,無印良品的售價下調也是明智之舉。

反過來看,較之無印良品在全球奠定的極簡主義美學風格和經營哲學,國內追隨者們能否做到真正的“原創”,達到無印良品的品牌深度,還得打個問號。

無印良品一位中方負責人曾對媒體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多年前,無印良品開發的一款產品銷量很好,被日本一家公司抄襲並商用,無印良品將對方告上法庭。在訴訟時,無印良品將產品設計想法一一詳述之後,法官卻認為“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因此被告方“不構成侵權”。

官司雖敗,他們卻很慶倖:“無印良品將產品做到了最自然的返璞歸真。”而那家模仿無印良品的日本公司卻在幾年後倒閉。

對於早已經習慣模仿(或抄襲)的中國品牌來說,模仿容易,最怕的是學得“形似而神不似”。

面對競爭壓力,通過降價走近大眾的同時,“雜貨鋪”無印良品也開始調整經營策略,延伸產品品類。

2015年12月,無印良品世界級的旗艦店在上海淮海中路開業。與以往有所不同,店內出現了咖啡店。3年後的今天,深圳的MUJI HOTEL酒店中,更是集合了MUJI Diner、MUJI BOOKS、Found MUJI、OPEN MUJI等多種業態,將餐飲、圖書、講座等多種形式包攬其中。

無印良品希望讓自己成為一個“販賣生活方式”的品牌。但無論怎麼跨界,其核心理念都是“過分的繁華和奢侈不會帶來幸福,簡單就好。”

靠著這一點,無印良品成功實現了自己的文化輸出,成為一種“現象”。

這個現象依舊與當今時代格格不入。個性、張揚、自我爆棚感,奢華、高價、講求品牌……這些特點,在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體現得尤為明顯。

過去幾年,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未來的市場空間還會成倍增長。在全民追求品牌與“價簽”的同時,一批人也對此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這與曾經日本的市場消費市場如出一轍。

中產們正追求“極簡主義”,遵循理性的克制,這一潛在潮流,不僅是零售企業的機會,也是更多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