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为什么阿里 腾讯 百度都没能成功杀入手机行业?

小米之後互聯網手機這一概念迅速走紅, 作為新的風口眾多互聯網公司殺入到了這場競爭中, 其中便包括阿裡巴巴、百度、騰訊等國內知名的互聯網巨頭企業。 時至今日, 國內主流的手機品牌剩下了華米OV等幾家, 已經不見BAT的身影。 有網友問, 憑藉BAT的資金以及科研實力, 成功殺入手機行業不是很容易的事麼?其實事情並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1.缺乏硬體設計積累

一家純軟體或者互聯網公司去做硬體產品, 成功的幾率一般都很小, 如果微軟、穀歌沒有背靠Windows系統以及Android系統, 它們的硬體產品或許也不會成功。

但即使這樣, Surface筆記本、Pixel手機依舊比較小眾。 或許你會說小米不也是互聯網皮牌沒有手機製造基礎麼?其實雷軍在做小米手機之前在魅族和黃章度過了3年的蜜月期, 黃章甚至稱如果沒有他雷軍根本不會做手機。

2.供應鏈以及管道不足

如今做手機不僅僅要把產品做好, 更重要的是掌握供應鏈以及銷售管道。 每個手機廠商都需要協調手機零部件的供應量、建設線上線下銷售管道, 在這方面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 以OV為例, 它們線上下有幾十萬家銷售終端, 它們近年來出色的銷量就是由此支撐起來的。

3.術業有專攻

BAT也曾嘗試殺入手機市場, 基本都是和手機廠商合作的形式, 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這一次次嘗試讓阿裡、百度、騰訊認識到了做手機的難度,

沒有繼續堅持也說明了它們的聰明之處。 與其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耗著, 不如發揮自己的長處推出相應的手機App以及服務, 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換句話說, 其實對BAT來說做不做手機已經不重要了。

4.國產手機市場競爭激烈

作為全球擁有手機品牌最多的國家, 國內基本不需要什麼新的手機品牌出現了。 從智慧手機在國內興起開始雖然出現了很多新的品牌, 但是經過市場的考驗目前只剩下華米OV等主流的四家, 其他廠商形式都十分嚴峻。 沒有硬體基礎設計不出好的產品, 市場的飽和沒有給BAT留下太多的生存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