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那割裂已久的,未來的融合會更動人

徒步到圖書館, 再徒步回來, 讀書昏昏沉沉, 想著不能再開天窗, 就隨便湊幾段。

前兩天在臺北。 這是10年來第五次臺灣行。 我明顯意識到, 自己的心理發生了一些變化。

第一次是2008年。 那時兩岸政經熱火, 但管控甚嚴。 陪同的臺灣朋友一面不斷強調當地治安如何良好, 一面又小心謹慎地提醒說, 莫隨意走動, 莫發不當言論, 知道我喜歡書, 還特意提醒, 莫隨意買書、買光碟……

記得某夜住在新竹北埔大隘山莊上面, 晚間大家聊天, 我高聲唱了《阿里山的姑娘》與國歌, 結束時被人提醒說, 山下警報大作, 員警來了, 氣氛一度非常緊張。

那時我在CBN專門跑台企與半導體產業。 瞭解愈深, 便愈欽佩這島嶼的獨特魅力。 那已是金融危機引爆初期的時光, 產業氛圍開始壓抑。 但我覺得, 在全球ICT產業分工中, 臺灣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記得採訪張忠謀先生時, 坐他正對面, 聽他講對危機的走勢研判, 欽佩到緊張。

中間三次之行, 內心開始對臺灣輕視起來。 這週期, 關注互聯網業更多。 潛意識裡, 一直在這維度上比較兩岸競爭力。 結論是, 臺灣地區落後實在太多了。

記得3年前馬雲在臺灣演講時, 台下滿是白髮蒼蒼的老年企業家。 那一幕一度讓人感歎不已。 在全球產業分工中, 屬於臺灣的競爭力似乎已經遠逝。

2016年, 參加了華為在法國的一場活動, 採訪一位高管時,

談到產學研協同案例, 我問他對臺灣產業競爭力看法, 他亦輕視地說, 臺灣已經沒有什麼機會了。

我當時並不同意他的判斷, 甚至一度發生爭論。 但老實說, 自己內心對臺灣同樣有絲絲輕視。

當然, 並非沒有其他層面的認知。 中間三次之行, 兩次發生在2017年。 年中一次, 與臺灣產業人士有過相對深入的溝通, 感受到了當地在全球ICT分工中基於製造業的2B支撐體系, 它其實也是軟硬體及網路服務於一體的路徑。

但整體來說, 我那一刻仍認為, 在這移動互聯網時代, 臺灣沒能抓住更多機會, 沒能誕生足以影響整個產業的互聯網平臺, 已經落伍。

這次臺北行, 大陸同行中, 許多也是類似的感受。 面對臺灣現狀, 頗有些高高在上的樣子。

比如, 好像不提移動支付就有些活不下去。

過去兩年, 不知是臺灣當地還是大陸相關人士策劃, 反正總有一批人借助視頻在不斷地表揚大陸互聯網, “支付”成了最大的案例。 有真實的一面, 也有策劃的痕跡。

就在這種氛圍中, 我的感受變化了。

在非旅遊區的臺北普通市民生活的巷道、三座大學、創意產業區裡, 一些看似不太景氣的老工廠陰影區域, 依然感到了它的基礎實力還在。 而它與大陸之間, 已經形成了更大的融合空間。

一、不要老說臺灣年輕人沒有活力, 街道上、大學裡、園區裡的年輕人跟大陸沒有什麼區別, 他們依然富有活力與出色的創意精神, 只是需要更多激蕩與孵化的平臺。

去了台大、政大、師大三所學校,

轉悠了政大三個學院的教室, 聽了一堂課, 爬了後面一座山。 儘管表層基建與硬體設施看去不如大陸許多高校, 但學生的創意思維、社團文化、運動能力、課堂氛圍仍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且, 從台大、政大的學術思潮、海內外學術交流的海報內容看, 臺灣仍處在前沿, 有它開放的氣度。

二、臺灣其實不缺細微的互聯網服務, 只是沒有巨型平臺。

之前誇克結合日本國土區域、本土商貿與物流網路、供應鏈、ICT 基礎設施分析過為何未誕生巨型互聯網平臺的原因, 裡面有它合理的一面。 臺灣地區許多城市也是如此。 在體制與基礎設施層面, 臺灣地區類似歐美。 而商業的細膩處, 頗有日本的風格, 你在零售業、創意經濟、體驗經濟中能感受到。

大陸互聯網業之所以顯得強大, 誇克認為, 恰恰是因為許多領域缺乏基礎, 若只是遵循過去的路徑, 反而難以解決, 互聯網是一種後發優勢的體現。 比如電商、互金等。 支付更是典型的案例。 在過去的路徑裡, 我們的金融業服務業要補的課太多。

三、臺灣地區經濟不景氣, 除了政治原因, 跟產業結構升級深有關聯, 但它已經迎來偌大機遇。

2C層面, 臺灣有出色的創意與體驗經濟服務, 2B層面, 則有分工比較細密、發達的代工業。 缺的是中間應用層面的創新, 尤其是將兩端融合、連結、協同起來的平臺經濟模式, 相對缺乏。

為何說它正迎來偌大機遇?是因為大陸與臺灣地區之間, 在這一維度上, 有非常豐富的匹配空間。

過去說,臺灣人口有限,沒有縱深的市場腹地,不易誕生世界品牌,水準分工強,更適合代工業,但容易積重難返。

不要覺得代工業失去了價值。就像前幾天誇克寫到的鴻海旗下FII,這類商業模式的公司,雖然規模有差異,但在臺灣,卻是一個不小的群體。而且,即便放眼全球,鴻海們依然不可或缺。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分析過,FII不是簡單的代工製造,在物聯網、AI時代,它同樣有著強大的平臺支撐價值。只是說,它缺乏場景與資料。而後者恰恰是大陸的優勢要素。

FII掛牌大陸,BAT們認購,不僅是“政治正確”,也是兩岸產業之間的高度互補的一面。

大陸正在從一波狂飆突進的移動互聯網浪潮中走出,深入到2B的世界,工業互聯網與融合經濟意識開始高度自覺。這個過程中,大陸反而期待更為富足的2B支撐體系。

我想,一旦兩岸融合加深,FII們的支撐力,不會遜於BAT。

被視為積重難返的臺灣細密的水準分工體系、代工平臺服務,一旦與大陸互聯網與實體經濟融合,有望鍛造出一個巨型平臺。

我甚至預判,未來的富士康們,在基於製造業形態對的雲計算、物聯網、AI等層面,甚至能將許多互聯網公司OTT掉。FII們一旦運營成熟,也會成為輸出的平臺。

這當然要視兩岸開放、融合、統一的進程。但從諸多跡象看,大陸對臺灣地區這種基礎服務的價值頗有期待。這個週期,也能感受到一種懷柔的心理。

前兩天,我們看到招商局決策層參觀富士康,郭台銘親自做了推介。雙方達成的初步合作願景,在面向全球佈局方面,具有相當前瞻的戰略眼光。考慮到招商局的發展歷史與出身,這一動向裡,我相信一定有當局的某種意識。FII掛牌在即,這些估計也是一種月臺、背書的信號。

上次我們也說過,在中美貿易博弈的情境裡,大陸與臺灣地區之間的相向協同,在中後段,有著強大的議價能力。鴻海、台積電們,未來都會是大陸面向全球塑造整體競爭力的核心資源,而大陸除了過往傳統優勢要素,互聯網力量也能填補臺灣價值鏈中缺憾的部分。

兩岸割裂已久,有人文與民族的傷痕悲劇,但正因此,也有日益奇妙的親近。在許多話題上,過去,我曾以為兩岸民眾的思維異質異構,至少同質異構,如今卻感受更多的同質同構。同齡人的思維,乃至生活經歷的感觸,幾乎完全一樣。

在與幾名大學生、計程車司機、大巴司機、地鐵普通白領們的溝通中,我能感受一種天然的認同。

從酒店到臺灣政治大學,一名祖籍江西的計程車司機師傅對我說,巴不得兩岸快點統一,如此中國會變得更加強大。他白髮蒼蒼,未失生活的樂觀面,頗讓我感動。

是的,兩岸割裂已經,造就了許多悲劇,但文化認同並沒有失去,在一段政經迷霧中,反而強化著普通民眾的期待。

應該樂觀審視割裂形成的兩岸差異化。我甚至認為,未來,它帶來的創新價值,可能遠勝那種骨子裡最為同質化的部分,它最有可能轉化為民族融合、文化碰撞的生動、富足的力量,也會更壯觀。

過去說,臺灣人口有限,沒有縱深的市場腹地,不易誕生世界品牌,水準分工強,更適合代工業,但容易積重難返。

不要覺得代工業失去了價值。就像前幾天誇克寫到的鴻海旗下FII,這類商業模式的公司,雖然規模有差異,但在臺灣,卻是一個不小的群體。而且,即便放眼全球,鴻海們依然不可或缺。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分析過,FII不是簡單的代工製造,在物聯網、AI時代,它同樣有著強大的平臺支撐價值。只是說,它缺乏場景與資料。而後者恰恰是大陸的優勢要素。

FII掛牌大陸,BAT們認購,不僅是“政治正確”,也是兩岸產業之間的高度互補的一面。

大陸正在從一波狂飆突進的移動互聯網浪潮中走出,深入到2B的世界,工業互聯網與融合經濟意識開始高度自覺。這個過程中,大陸反而期待更為富足的2B支撐體系。

我想,一旦兩岸融合加深,FII們的支撐力,不會遜於BAT。

被視為積重難返的臺灣細密的水準分工體系、代工平臺服務,一旦與大陸互聯網與實體經濟融合,有望鍛造出一個巨型平臺。

我甚至預判,未來的富士康們,在基於製造業形態對的雲計算、物聯網、AI等層面,甚至能將許多互聯網公司OTT掉。FII們一旦運營成熟,也會成為輸出的平臺。

這當然要視兩岸開放、融合、統一的進程。但從諸多跡象看,大陸對臺灣地區這種基礎服務的價值頗有期待。這個週期,也能感受到一種懷柔的心理。

前兩天,我們看到招商局決策層參觀富士康,郭台銘親自做了推介。雙方達成的初步合作願景,在面向全球佈局方面,具有相當前瞻的戰略眼光。考慮到招商局的發展歷史與出身,這一動向裡,我相信一定有當局的某種意識。FII掛牌在即,這些估計也是一種月臺、背書的信號。

上次我們也說過,在中美貿易博弈的情境裡,大陸與臺灣地區之間的相向協同,在中後段,有著強大的議價能力。鴻海、台積電們,未來都會是大陸面向全球塑造整體競爭力的核心資源,而大陸除了過往傳統優勢要素,互聯網力量也能填補臺灣價值鏈中缺憾的部分。

兩岸割裂已久,有人文與民族的傷痕悲劇,但正因此,也有日益奇妙的親近。在許多話題上,過去,我曾以為兩岸民眾的思維異質異構,至少同質異構,如今卻感受更多的同質同構。同齡人的思維,乃至生活經歷的感觸,幾乎完全一樣。

在與幾名大學生、計程車司機、大巴司機、地鐵普通白領們的溝通中,我能感受一種天然的認同。

從酒店到臺灣政治大學,一名祖籍江西的計程車司機師傅對我說,巴不得兩岸快點統一,如此中國會變得更加強大。他白髮蒼蒼,未失生活的樂觀面,頗讓我感動。

是的,兩岸割裂已經,造就了許多悲劇,但文化認同並沒有失去,在一段政經迷霧中,反而強化著普通民眾的期待。

應該樂觀審視割裂形成的兩岸差異化。我甚至認為,未來,它帶來的創新價值,可能遠勝那種骨子裡最為同質化的部分,它最有可能轉化為民族融合、文化碰撞的生動、富足的力量,也會更壯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