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二次元»正文

機器貓票房好不是因為是動畫片,而是因為80後90後更念舊

名義上的兒童片, 實則大人實現自己情懷

有人在票務及社交平臺留言, 表示“《哆啦A夢》劇場版有一部看一部”, 附和點贊特別多。 那麼, 我們看《哆啦A 夢:大雄的金銀島》, 究竟看的是什麼呢?

先來看故事層面。 這次大雄與小夥伴們乘船出海尋找金銀島, 隨後遭遇來自未來世界的海盜, 驚險刺激的大冒險框架下, 實則是對友情和親情主題的探討, 可以說很積極向上了。 而人物方面, 除了被大家昵稱為“藍胖子”的哆啦A夢, 此次更多了七個迷你哆啦組隊賣萌, 跟藍胖子如出一轍的形象, 超強的團隊協作能力, 甚至沒人聽得懂卻自帶萌點的“哆啦啦”對白,

都有著不輸小黃人的圈粉力。

然而, 這些並不是《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的全部, 因為它不僅是一部電影那麼簡單, 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文化符號。 哆啦A夢在日本是當之無愧的國民動漫人物, 影響幾代人的深厚粉絲基礎使得《大雄的金銀島》打破了年齡圈層, 大人孩子皆熱烈追捧, 創下超過50 億日元的系列最高票房紀錄。 在中國, 情況稍微有點不同。

哆啦A夢更像是一個跟童年捆綁的美好標籤。 在看著《熊出沒》長大的“熊孩子”眼中並未附著太多特殊意義, 《大雄的金銀島》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好看的冒險故事, 反倒在80、90 後的成年觀眾那裡顯得意義非凡, 代表了他們不可磨滅的童年記憶。

以至於有不少年輕家長, 實際是借著帶孩子看電影的名義來實現自己的情懷。 某票房平臺對這部電影的使用者畫像裡顯示, 20-24歲的觀眾在受眾年齡中占比最高, 接近40%, 其他幾個年齡段的占比連20%都沒有。 可以說, 這部影片是六一兒童節檔中名副其實的“成人片”了。

成年人觀影:不在意完美, 只為封存天真

即便是在“情懷”一詞已經氾濫的今天, 人們對哆啦A夢的情懷卻仍然保有幾分最真摯的東西, 因為哆啦A夢的故事永遠是孩子的故事。 就像原著漫畫作者藤子·F·不二雄談及創作這部漫畫的初衷時說的, “孩子們是嚮往冒險的, 但是隨著成長, 他們會逐漸被生活所圈住, 可嚮往夢想與冒險的那份心, 我希望永遠不會失去。 ”對世界的好奇也好,

對未來的幻想也好, 有時難免會在成年後被磨平褪色, 而大雄就是那個曾經還是孩子時的我們, 因為哆啦A 夢的存在, 無限保鮮了心底這份屬於孩子的天真。 電影裡的“金銀島”如同一個貼切的隱喻, 當大雄的爸爸把自己小時候珍藏的那本《金銀島》放在大雄面前, 笑說當年自己也曾經幻想著尋找金銀島之際, 不難發現,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類似的冒險夢, 只是後來淡忘了弄丟了, 我們也隨著成長, 從大雄變成了大雄爸爸那樣“心寬體胖”的成年人。

我們看《哆啦A夢》, 其實就是在通過一個老朋友來回望當初的自己, 一如有位網友感歎的, “一直執著地追《哆啦A夢》, 不要說快三十歲的人如何幼稚, 它就是我的一個老朋友,

陪我度過了無數孤單的時光, 有夢想, 有回憶, 更有愛跟感動。 在這個世界裡, 誰何嘗不需要一份陽光, 劃過陰霾帶來希望呢?”這大概就是國內很多成年觀眾對哆啦A夢比孩子們更加狂熱的原因, 他們可以不在意影片是否完美, 他們要的只是電影為其封存的不變的天真。

作者:江城(影評人)

責任編輯:阿爾法醬

圖源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