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黑社会大佬转型做“神人” 测人生死却算不出自己车祸

紀錄片《知天命》預告片。

年輕時, 張乃小帶著一幫小弟, 在太原叱吒風雲, 無惡不作。 後來, 他金盆洗手, 開始以“神人”的身份出現在村民面前。

《知天命》裡, 記錄著張乃小通過“超能力”試圖找回人生巔峰, 又迅速滑落的過程, 亦將其周圍浮躁的社會和民心記錄下來。

撰文 / 沙丘 編輯 / 洪雨晗


紀錄片《知天命》海報。

“去年你很順利, 掙了不少錢。 ”

“我告訴你吧, 去年一年我掙了3180塊錢。 ”

“你是吃公飯的, 今年你應該有升官的機會。 ”

“我是吃公飯的?我是農民, 官也當不了。 但是我能知道誰會死, 誰家破財, 誰家要發財。 你說我是做什麼的?我叫乃小,

知道了吧。 ”

紀錄片《知天命》中, 張乃小在街頭偶遇一位算命先生, 對方的預測被他毫不留情地一一戳破, 引來眾人一片哄笑。 他有些得意, 雙手交叉於胸前, 斜著身, 緩緩地報出了自己的名字。

這一刻, 47歲的張乃小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 當年他帶著一幫小弟, 在太原叱吒風雲, 無惡不作。

“大紅大紫的時候, 我皮鞋一脫, 底下的人馬上把它刷得亮錚錚的。 ”他時常感歎, 如果不退出江湖, 他依然還是老大。

後來, 張乃小金盆洗手回到村裡。 因為沒有一技之長掙不來錢, 他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都降到了穀底。 據他講述, 突然有一天, 他在夢裡被神婆點化, 受真武大帝、文殊菩薩、太白金星等大神佑護, 獲得了預測生死的“超能力”。

從此, 他開始以“神人”的身份出現在村民面前。 開始大家都不相信, 直到有一次在賭場裡, 他當著眾人面, 勸一位村民最近不要開車, 但對方不以為然, 甚至嘲笑他。 沒想到20天后, 預測成真, 對方死于車禍。 這件事情在村子裡炸開了鍋, 他的 “超能力”引起周圍十裡八鄉的關注。

作為“切口”的張乃小

紀錄片導演李鵬飛聽說張乃小的故事時, 正是他大學最迷茫的階段。 他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提不起興趣, 熱愛影像, 卻又不知如何開始。 他把自己關在宿舍, 每天冥思苦想。 最後, 他決定休學一年, 去拍紀錄片。

帶著僅有的9000元錢和老師幫忙借來的設備, 他隻身前往山西呂梁地區尋找張乃小。 村裡沒有固定住處和吃飯的地方, 他就拉下臉,

換著在村民家蹭吃蹭住。 為了獲得張乃小的信任, 他每天跟著對方喝酒、閒逛、見朋友。 直到兩個多月後, 李鵬飛才拿出攝像機, 開始拍攝。

在攝像機後面, 他見證了張乃小逐漸重拾威望, 成為大家公認能預知生死的半仙的過程。

“我一年裡拍到了五六起預測, 他都算准了。 那些事情就在我眼皮子底下發生, 我自己是驚呆了。 ”李鵬飛屬於半個無神論者, 但拍攝到最後, 他說自己的認知體系已經無法解釋這種行為和結果了。

鏡頭裡, 張乃小的行為既充滿了神奇, 也引發了質疑。

張乃小所在的村莊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 四面環山, 有一百多戶村民。 村莊雖然偏僻, 但公路通達, 不算特殊貧困。 像當地很多因煤礦而改變的山村一樣,

這裡不僅迷信鬼神, 也渴望財富, 充滿了各種利益爭鬥。

村裡最有威望的人家, 邀請張乃小到家裡給老太太指點迷津。 “現在就是想方設法多活幾天。 ”老太太向他袒露心思, 並把他當做生命最後時刻的救命稻草, 請他“罩護”。 影片中他也三番五次去看望老太太, 最終老太太托人給他兒子在縣城找了一份工作。


張乃小給老太太“罩護”, 紀錄片《知天命》劇照。

村幹部因為征地補償與村民起了矛盾, 村民要進京上訪。 他們找來張乃小, 希望他居中調解, 擺平此事。 他又一次用自己的“超能力”嚇唬村民, “你要是不給我面子, 我就不罩護你家生死了。 ”

鄰村最大的一座煤礦產量急劇下降, 面臨倒閉, 將被荒廢。 村莊成為下一個大煤礦開發的目標,

礦場開始征地。 很多村民一心想著通過征地補償大賺一筆, 改變生活。

張乃小原以為, 自己幫村幹部擺平了糾紛, 村裡會對他套取賠償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聯合幾個朋友投資數萬元, 買來小樹苗插在即將被徵用的地裡。 沒想到一夜之間, 小樹苗就被人全部鏟平。

拍攝過程中, 李鵬飛記錄著張乃小通過“超能力”試圖找回人生巔峰, 又迅速滑落的過程, 亦將其周圍浮躁的社會和民心記錄了下來——強制征地、資源枯竭、金錢社會, 村民之間相互猜疑, 相互利用, 相互控制……

 預測別人命運的人, 終敵不過自己的命運

“我的思念是不可觸摸的網, 我的思念不再是決堤的海, 為什麼總在那些飄雨的日子, 深深地把你想起。 ”

看完這部影片,很多觀眾驚呼賈樟柯電影《小武》裡的主人公,似乎變成了張乃小。他們都好面子,習慣于虛張聲勢,連走路、抽煙姿勢都十分類似,甚至在《小武》中多次響起的音樂《心雨》,同樣也在《知天命》中一遍遍被唱起。

音樂結束,青春歲月只能埋藏心底,張乃小又成為那位質樸中帶著狡黠的中年男人。給人預測生死之外,他不得不面對自家現狀——兒子到了成家的年齡,沒車,沒房,娶不上媳婦。

紀錄片結尾,2014年的除夕夜,張乃小因為喝完酒騎摩托車,出了車禍。他被連夜送進陝西省第一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嚴重的腦出血導致他一直昏迷不醒。他躺在病床上吸著氧氣,嘴巴微張,像是進入了夢鄉。

李鵬飛等來了“完美”的結尾,但這樣的結局對於張乃小過於殘忍。

一個預測別人命運的人,終敵不過自己的命運。“無論張乃小有沒有預知別人生死的能力,他都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更無法掌控周圍的世界。”李鵬飛說,每個人,每個事物,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定數,誰也算不准。

 更貼近生活地拍攝,更波瀾不驚地講故事

穀雨:張乃小有什麼樣的特質吸引了你去拍攝他?

李鵬飛:我在2012年偶然聽說有這樣一個人。最讓我感興趣的應該是他的身份轉變,他年輕的時候是混社會的,無惡不作,現在突然像掌控天機似的預測別人的生死。

這讓我想到了善與惡,我們普世價值觀中的善惡報應哪去了?我一直算是個無神論者,不相信神神鬼鬼,所以帶著懷疑和好奇,我就去山西找這個人了。

穀雨:影片的介紹中你說張乃小所在的村莊魚龍混雜,各種怪力亂神,具體是怎樣一個狀況?

李鵬飛:我最初的構架是影片有四個人物,他們都來自這個村子。每個人物的狀態和故事都不一樣,但是他們在這個空間裡有機聯繫在一起。

其中一個是當地農村的赤腳醫生,他知道張乃小有“超能力”後,就想方設法想跟他合作。怎麼合作呢?他準備給張乃小提供一間房子,讓他在裡面幫人看“邪病”,然後他就在隔壁開醫館,讓張乃小介紹顧客去醫館抓藥,形成一種利益互通的關係。

還有一個道士,留著一撮大鬍子,光頭,特立獨行。他跟當地的人不太一樣,一會去武當山,一會去五臺山,一會又在廣場上打坐,但背地裡又幹一些很齷齪的事情,引來村民非議。

另外一個在當地叫神管,顧名思義就是神的管理者。比如誰家近幾年不太順,想請一尊神過去,就從他這請。

最開始我野心挺大的,想把這四個人物全部放在一個空間裡,通過他們的角度,去描繪村莊的基本面貌。

另外一個是從地理環境的角度出發。這個村莊在呂梁山區,國家政策福利等要很長時間才能滲透到這裡,人們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很多年前,比較保守。

很多年前這裡被探測出煤炭資源豐富,當地有政策要把這裡開發成煤礦。對當地農民來說,這是喜也是憂,喜的是他們每家每戶都能分到錢,憂的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從此就沒有了。我就是介於一個這樣的時期,拍攝了這樣一個人物。

穀雨:看完這部影片我的最大感受是小武變成了乃小,他們都好面子,習慣於虛張聲勢,他們唱著一樣的歌,連走路、抽煙的姿勢都類似,你怎麼看這種很有意思的巧合?

李鵬飛:我不覺得這是一種巧合,因為《小武》拍的也是山西呂梁地區汾陽那邊的故事,那種無所事事的生活狀態挺相似,很有可能張乃小年輕時在太原混社會的生活和小武也很類似。

張乃小算是個很特別的人,比起當地村民,他出去闖蕩過,敢於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敢於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在生活面前,他也算是一個勇士吧。

穀雨:紀錄片中張乃小唱了很多次《心雨》,像影片《小武》中一樣,他唱這首歌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李鵬飛:拍攝過程中他來回哼哼唧唧的都是那首歌,首先是因為他就會唱那首歌,相當於我們每個人的拿手曲目。他還停留在很多年前的印象裡,《心雨》是那個年代的流行曲,流傳非常廣,《小武》裡拍的也是那個年代。

張乃小在片中唱了四次《心雨》,每一遍唱的時候,環境和方式都不一樣,也為了表達他各個階段情緒上的變化。

穀雨:影片結尾張乃小發生車禍時具體是什麼樣的情況?很多人說這個結局是神來之筆,你怎麼看待這個結局?

李鵬飛:我當時在太原,那時已經開始後期剪輯了。我也沒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情。拍攝期間有個當地人隨時給我彙報村裡的情況,後來那個人給我打電話說出事了,說張乃小喝醉酒,騎摩托從山上滾下去了,摔得昏迷不醒,直接就送到太原,進了重症監護室。

每次映後交流,觀眾都會問假如不發生這件事,我會怎麼去結尾,我也回答了很多次。我覺得命數這事挺神奇的,有時候每個人、每個事物、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一個定數,誰都算不准。冥冥之中有一個必然的關係,造就了他這樣的結果,造就了影片必然會捕捉到的世界。

穀雨:後來他怎麼樣了?

李鵬飛:後來我去看過他兩次,最後一次去看他的時候,他整個人都“乾癟”了,不再是之前那種飽滿、充滿能量的狀態了。他頭髮全白,人也消瘦。家庭的遭遇,包括他自己的遭遇,給他留下很多後遺症。他時不時會發生癲癇,口吐白沫。

現在他的生活相對安分一些,回到了一個平穩狀態。他妻子不願意讓他再去做預知生死的事兒,因為他們慢慢意識到因果關係的存在。

後來我又給他打過一次電話,他會很客氣地讓我回去看看他,看看村莊發生的事。他會給我講生活中的一些遭遇,說的時候挺柔軟,讓我也挺動情。

前不久,我也幫他女兒去找過一些工作。我們形成了一種比較正常的交往關係。我不想用這部影片去消費他,消費那個空間,消費那種特殊的東西。

穀雨:距離拍攝這部作品時已經過去幾年了,現在再去看這部影片會不會有一些遺憾,或者其它不一樣的感受?

李鵬飛:最大的遺憾是當時應該抓住的資訊沒有抓住。比如他預測這個快死了,那個會怎麼樣。我應該立馬捕捉對方的畫面,當時沒有太強烈的意識。

最大的感受就是對紀錄片本體認識不一樣了。我之前關注一種故事性,希望它能發生一些熱鬧的、吸引人的故事,希望它能讓觀眾開心、難過、不可思議。但現在看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找到自己的節奏,能更貼近生活地拍攝,更波瀾不驚地講故事。

還有一點,之前我儘量不參與到拍攝事件中,儘量把自己擇乾淨。後來發現無論怎麼拍,我都是已經參與了。有時候把自己擇出來,反而顯得刻意。

我覺得拍攝者和被攝者的關係,應該在一個整體裡,你不能若即若離。我只有長時間跟張乃小待著,他身上的各種細節,性格上的各種維度才能夠慢慢顯現,才會更加豐富或者更加準確地把人物刻畫出來。

 關於李鵬飛

李鵬飛,1988年生於山西太原,201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碼媒體系,2012年開始拍攝紀錄長片《知天命》,2014年成立壞孩子影像工作室。

此文是穀雨計畫回訪入圍FIRST影展紀錄片單元系列策劃的第二篇。FIRST影展不斷挖掘當代更具多樣化、更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青年電影人作品,如《囚》《昨日狂想曲》《消失在黎明前》等。

⊙運營編輯 / 洪雨晗 校對 / 阿犁 運營統籌 / 迦沐梓

穀雨致力於支援中國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與傳播。瞭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穀雨計畫(guyuproject)”,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看完這部影片,很多觀眾驚呼賈樟柯電影《小武》裡的主人公,似乎變成了張乃小。他們都好面子,習慣于虛張聲勢,連走路、抽煙姿勢都十分類似,甚至在《小武》中多次響起的音樂《心雨》,同樣也在《知天命》中一遍遍被唱起。

音樂結束,青春歲月只能埋藏心底,張乃小又成為那位質樸中帶著狡黠的中年男人。給人預測生死之外,他不得不面對自家現狀——兒子到了成家的年齡,沒車,沒房,娶不上媳婦。

紀錄片結尾,2014年的除夕夜,張乃小因為喝完酒騎摩托車,出了車禍。他被連夜送進陝西省第一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嚴重的腦出血導致他一直昏迷不醒。他躺在病床上吸著氧氣,嘴巴微張,像是進入了夢鄉。

李鵬飛等來了“完美”的結尾,但這樣的結局對於張乃小過於殘忍。

一個預測別人命運的人,終敵不過自己的命運。“無論張乃小有沒有預知別人生死的能力,他都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更無法掌控周圍的世界。”李鵬飛說,每個人,每個事物,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定數,誰也算不准。

 更貼近生活地拍攝,更波瀾不驚地講故事

穀雨:張乃小有什麼樣的特質吸引了你去拍攝他?

李鵬飛:我在2012年偶然聽說有這樣一個人。最讓我感興趣的應該是他的身份轉變,他年輕的時候是混社會的,無惡不作,現在突然像掌控天機似的預測別人的生死。

這讓我想到了善與惡,我們普世價值觀中的善惡報應哪去了?我一直算是個無神論者,不相信神神鬼鬼,所以帶著懷疑和好奇,我就去山西找這個人了。

穀雨:影片的介紹中你說張乃小所在的村莊魚龍混雜,各種怪力亂神,具體是怎樣一個狀況?

李鵬飛:我最初的構架是影片有四個人物,他們都來自這個村子。每個人物的狀態和故事都不一樣,但是他們在這個空間裡有機聯繫在一起。

其中一個是當地農村的赤腳醫生,他知道張乃小有“超能力”後,就想方設法想跟他合作。怎麼合作呢?他準備給張乃小提供一間房子,讓他在裡面幫人看“邪病”,然後他就在隔壁開醫館,讓張乃小介紹顧客去醫館抓藥,形成一種利益互通的關係。

還有一個道士,留著一撮大鬍子,光頭,特立獨行。他跟當地的人不太一樣,一會去武當山,一會去五臺山,一會又在廣場上打坐,但背地裡又幹一些很齷齪的事情,引來村民非議。

另外一個在當地叫神管,顧名思義就是神的管理者。比如誰家近幾年不太順,想請一尊神過去,就從他這請。

最開始我野心挺大的,想把這四個人物全部放在一個空間裡,通過他們的角度,去描繪村莊的基本面貌。

另外一個是從地理環境的角度出發。這個村莊在呂梁山區,國家政策福利等要很長時間才能滲透到這裡,人們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很多年前,比較保守。

很多年前這裡被探測出煤炭資源豐富,當地有政策要把這裡開發成煤礦。對當地農民來說,這是喜也是憂,喜的是他們每家每戶都能分到錢,憂的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從此就沒有了。我就是介於一個這樣的時期,拍攝了這樣一個人物。

穀雨:看完這部影片我的最大感受是小武變成了乃小,他們都好面子,習慣於虛張聲勢,他們唱著一樣的歌,連走路、抽煙的姿勢都類似,你怎麼看這種很有意思的巧合?

李鵬飛:我不覺得這是一種巧合,因為《小武》拍的也是山西呂梁地區汾陽那邊的故事,那種無所事事的生活狀態挺相似,很有可能張乃小年輕時在太原混社會的生活和小武也很類似。

張乃小算是個很特別的人,比起當地村民,他出去闖蕩過,敢於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敢於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在生活面前,他也算是一個勇士吧。

穀雨:紀錄片中張乃小唱了很多次《心雨》,像影片《小武》中一樣,他唱這首歌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李鵬飛:拍攝過程中他來回哼哼唧唧的都是那首歌,首先是因為他就會唱那首歌,相當於我們每個人的拿手曲目。他還停留在很多年前的印象裡,《心雨》是那個年代的流行曲,流傳非常廣,《小武》裡拍的也是那個年代。

張乃小在片中唱了四次《心雨》,每一遍唱的時候,環境和方式都不一樣,也為了表達他各個階段情緒上的變化。

穀雨:影片結尾張乃小發生車禍時具體是什麼樣的情況?很多人說這個結局是神來之筆,你怎麼看待這個結局?

李鵬飛:我當時在太原,那時已經開始後期剪輯了。我也沒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情。拍攝期間有個當地人隨時給我彙報村裡的情況,後來那個人給我打電話說出事了,說張乃小喝醉酒,騎摩托從山上滾下去了,摔得昏迷不醒,直接就送到太原,進了重症監護室。

每次映後交流,觀眾都會問假如不發生這件事,我會怎麼去結尾,我也回答了很多次。我覺得命數這事挺神奇的,有時候每個人、每個事物、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一個定數,誰都算不准。冥冥之中有一個必然的關係,造就了他這樣的結果,造就了影片必然會捕捉到的世界。

穀雨:後來他怎麼樣了?

李鵬飛:後來我去看過他兩次,最後一次去看他的時候,他整個人都“乾癟”了,不再是之前那種飽滿、充滿能量的狀態了。他頭髮全白,人也消瘦。家庭的遭遇,包括他自己的遭遇,給他留下很多後遺症。他時不時會發生癲癇,口吐白沫。

現在他的生活相對安分一些,回到了一個平穩狀態。他妻子不願意讓他再去做預知生死的事兒,因為他們慢慢意識到因果關係的存在。

後來我又給他打過一次電話,他會很客氣地讓我回去看看他,看看村莊發生的事。他會給我講生活中的一些遭遇,說的時候挺柔軟,讓我也挺動情。

前不久,我也幫他女兒去找過一些工作。我們形成了一種比較正常的交往關係。我不想用這部影片去消費他,消費那個空間,消費那種特殊的東西。

穀雨:距離拍攝這部作品時已經過去幾年了,現在再去看這部影片會不會有一些遺憾,或者其它不一樣的感受?

李鵬飛:最大的遺憾是當時應該抓住的資訊沒有抓住。比如他預測這個快死了,那個會怎麼樣。我應該立馬捕捉對方的畫面,當時沒有太強烈的意識。

最大的感受就是對紀錄片本體認識不一樣了。我之前關注一種故事性,希望它能發生一些熱鬧的、吸引人的故事,希望它能讓觀眾開心、難過、不可思議。但現在看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找到自己的節奏,能更貼近生活地拍攝,更波瀾不驚地講故事。

還有一點,之前我儘量不參與到拍攝事件中,儘量把自己擇乾淨。後來發現無論怎麼拍,我都是已經參與了。有時候把自己擇出來,反而顯得刻意。

我覺得拍攝者和被攝者的關係,應該在一個整體裡,你不能若即若離。我只有長時間跟張乃小待著,他身上的各種細節,性格上的各種維度才能夠慢慢顯現,才會更加豐富或者更加準確地把人物刻畫出來。

 關於李鵬飛

李鵬飛,1988年生於山西太原,201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碼媒體系,2012年開始拍攝紀錄長片《知天命》,2014年成立壞孩子影像工作室。

此文是穀雨計畫回訪入圍FIRST影展紀錄片單元系列策劃的第二篇。FIRST影展不斷挖掘當代更具多樣化、更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青年電影人作品,如《囚》《昨日狂想曲》《消失在黎明前》等。

⊙運營編輯 / 洪雨晗 校對 / 阿犁 運營統籌 / 迦沐梓

穀雨致力於支援中國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與傳播。瞭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穀雨計畫(guyuproject)”,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