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女大学生进工厂体验生活12天 差点抑郁跳楼


紀錄片《工廠青年》劇照。

工廠、青年、故鄉和日記

撰文/沙丘 編輯/張建林

喧囂一整天的深圳“睡著”後, 郭熙志出了門, 踱步到機房, 獨自對著電腦整理下一部紀錄片所積累的海量素材。

這對郭熙志和他的團隊來說是一個艱難的工程。 看素材不僅是體力活, 還需要耐心, 郭熙志不得不為此耗費一個又一個通宵。 穀雨採訪他時已是淩晨, 他說採訪結束後將去機房。 他的團隊因為受不了剪輯的枯燥, 已經“逃跑”了好幾波, 他需要及時地進行溝通和指導。


紀錄片導演郭熙志。

53歲的郭熙志是中國最早進行紀錄片創作的導演之一。

從1996年開始, 在《東方時空》舉辦的第一屆和第三屆紀錄短片大賽上, 他的作品《光明行》《渡口》分別獲得銀獎和金獎。

而在此之前, 因為中央電視臺《生活空間》欄目“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推動, 他已經開始在銅陵電視臺嘗試一些新的紀錄片的拍攝方式:摒棄專題片的製作方法, 聚焦普通人, 採用同期聲跟蹤拍攝他們的日常生活。

二十多年來, 郭熙志先後拍攝了《渡口》《遷鎮》《典型》《回到原處》《喉舌》, 見證了中國紀錄片從Beta時代到DV時代的起落流變, 經歷了“體制內”紀錄片走向低谷, 獨立紀錄片迎來高潮;他的工作單位也從銅陵電視臺到深圳電視臺, 再到深圳大學。

2017年, 郭熙志完成紀錄片《工廠青年》的拍攝。 該片對他來說有著標誌性的意義:這是他第一次和學生合作完成的紀錄片,

他嘗試了新的拍攝方法, 將近些年在教學過程中總結的紀錄片理論用於實踐。

影片分工廠、青年、故鄉和日記四部分, 講述深圳一家電子廠青年工人的生活日常, 還將鏡頭延伸到他們的故鄉, 呈現城市化進程中正在“淪陷”的鄉土家園。 最後, 將兩位女學生安排到工廠裡, 在和工人一樣高強度的工作後, 呈現身體的本能狀態。

《工廠青年》的拍攝, 源于郭熙志一位學生的課程作業。 他教的每屆學生都有一個不變的作業——記錄城市同齡人, 這位學生通過父親的關係進入工廠, 完成了一份讓郭熙志意想不到的作業。 而拍攝工廠是郭熙志多年的願望, 他立刻“抓住”學生父親的關係,

投入對工廠的拍攝中。

沒有提前調查和準備, 他帶領自己的學生團隊住進工廠, “直接開拍”。 但是拍到第三個月, 郭熙志發現根本沒有拍到想要的素材。 他不得不讓那位學生父親取消特殊照顧, 讓他們跟基層工人住在一起。

“隨著關係拉近, 生產線上的內容獲得了延伸:準備打胎的大姐、對女工表白的小夥、思考未來的姑娘等主要人物, 慢慢走了出來。 ”

緩緩移動的鏡頭, 將一個冰冷、整潔、充滿秩序感的現代工廠裡生產和生活的場景展現出來。 每天早上從高喊企業口號開始, 工人們身著統一服裝, 在一條條流水線上, 按照規定的程式運作, 不間斷的重複安裝、檢測、打包電子產品。 為了防止偷竊, 下班時他們必須排著長隊,

依次過安檢口, 將皮帶、鑰匙放下、拿起, 放下、拿起, 一天的工作才算結束。

“這些不分晝夜的打工者, 穿戴好靜電衣、靜電帽、靜電鞋、靜電手套、靜電環, 整裝待發, 靜候軍令, 只一響鈴功夫, 悉數回到秦朝。 ”影片中許立志的詩集引起了工人們的騷動, 他們爭相傳閱, 仿佛從詩人身上, 看到了自己的處境和迷茫的前景。

回到宿舍, “流水線上的兵馬俑們”終於可以從緊張中放鬆下來, 他們打遊戲, 玩手機, 聊各自的愛情、婚姻和家庭。 男工人約女工人吃飯、喝酒、唱歌, 朦朦朧朧地表達著曖昧。 對於現有的工作, 他們也吐露了真實的想法:不滿意自己的現狀, 但沒有一技之長, 只能進廠, 但也許很快會離開。

 從哪兒來, 到哪兒去

一般說來,

待紀錄片拍攝完這些人物故事, 就該結束了。 但郭熙志的拍攝才剛剛開始。

影片中, 郭熙志一個人拿著攝影機游走于工廠青年成長的地方, 陪他們見兒時的朋友, 在甘蔗地裡幹活, 去曾經游泳的小河, 展示鄉村的家族形態、生活方式、民俗傳統、祭祖儀式……

此時, 郭熙志和拍攝物件的關係不再像前兩部分一樣冷漠和疏遠, 他從攝影機後面走了出來, 與村民們展開瑣碎的對話, 甚至在觸發自己情感的場景面前, 進行大段的“即興講解”。

“水庫的水被污染了, 是因為上游開礦, 圍沙壩的水流入水庫。 阿東小時候在水庫游泳, 阿東吃水庫裡的魚, 阿東不相信山上有神, 阿東拜祖宗。 阿東說, 對面的山被火燒過, 也不知道是誰縱的火。 這條河流看上去,非常有詩意,但其實裡面漂滿了污水,緩慢而黏稠。儘管如此,那些草叢中間的魚,樹叢中間的蛙,水中間的生物,只能活在這裡。”

郭熙志認為他的“即興解說”是神來之筆,“像古代文人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推崇的隨意性、散文性全在裡面。那些評論完全不懂我”。在他的結構中,第三部分故鄉是介紹工廠青年“從哪兒來”,第四部分日記則是解答工廠青年“到哪兒去”。

雖然寫日記的是學生,不是工人,但郭熙志說,他用最接近工人的方式去體驗他們勞動後的身體反應和情感變化。影片中,郭玥涵從第一天好奇、興奮,到第二天不適應、想放棄,再到第十二天完全奔潰,她面前的DV記錄下整個過程。

在郭玥涵的講述中,流水線上的時間變得無比漫長。為了不讓產品在面前堆積,她一刻也不能放鬆,不斷重複的機械性工作,令她的身體和神經難以忍受。第十二天,她回顧了自己學習紀錄片的經歷和當下的感受,當浪漫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對照,加上對未來的迷茫,深深的沮喪和挫敗感擊潰了她最後的底線。影片結尾,她在哭泣中,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我覺得好累啊!我覺得好累啊!”

但郭熙志的這種創新,並不是所有觀眾都買帳。影片上映後口碑兩極分化嚴重,有觀眾認為,前兩部分有大師之相,第三部分不知所云,最後一部分畫蛇添足。也有觀眾認為《工廠青年》是一部視覺化的生命哲學,“它超出一般意義上紀錄片的邊界,迅猛地突入了視覺藝術和紀實藝術的形而上學疆域,做出本體論層面的深刻反思,從而是一部具有哲學品格的紀錄片”。

郭熙志接受所有的批評意見,但不認為自己的方法有問題。最被觀眾詬病的後兩部分,恰恰是他的最愛。他不想將《工廠青年》與任何工廠題材的紀錄片相比較,不想滿足觀眾對工廠已有的想像。“這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不管其它影片獲了多少獎,我一看就知道他們用的是原始方法。我看透了,他們無非就是花點耐心,多觀察了一點”。

“如果你敏感,你堅持不住,也許你就去跳樓了。”郭熙志對觀眾沒看出這層深意而遺憾。隨後,似乎又為自己的巧妙設計而驕傲,他狡黠一笑說,“‘到哪兒去’這個問題,不能細想啊”。

 我們都是工廠青年

穀雨:《工廠青年》包括工廠、青年、故鄉、日記四個部分,為何不像名字一樣,只拍攝前兩個部分?

郭熙志:第三部分“故鄉”,主要介紹農二代從哪裡來。我們拍攝的工廠青年是農二代,所以必須回到故鄉去看。農村的傳統很有意思,他們有宋朝祖墳,有祭祀儀式,有和城市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但是那裡河流是被污染的,山是被火燒過的,青年人也在燒烤攤上公開接吻,這讓你覺得有點禮崩樂壞、鄉土淪陷的感覺。

第四部分其實還是“工廠青年”,就是他們到哪裡去。

有人建議把影片結構分為:《工廠青年》上下部,但是比較碎,既沒有意思,也沒有力量。現在是不對稱的結構,所以不容易看出深意來。

穀雨:我看紀錄片的前兩部分,有點景觀社會的感覺,充滿冰冷的秩序感。你在剪輯時,是如何進行結構的?

郭熙志:工人玩機器有的像彈鋼琴,有的像跳大繩,我稱之為“看山不是山”。影片中有個細節,男工人把皮帶解下來,那狀態像在監獄。還有那些呆呆地看著鏡頭的工人,都是他們無意中拍下來的,每個鏡頭都是精挑的。

像影片第一個鏡頭的來來回回,雖然表達的是一個巨大的舞臺開始了,但裡面似有千言萬語。反正我就是憑感覺,第一個鏡頭推過來有三分鐘半,然後又推過去,我覺得這樣很好,就這麼幹了。我也講不清楚為什麼,就是完全自由的。

穀雨:故鄉部分有很多你即興解說的旁白,為什麼這樣呈現?

郭熙志:我其實是想從攝影機後面跳出來。因為他們的故鄉也是我的故鄉,我當然也會有所感觸。很多人喜歡這部分,因為它行雲流水——早晨起床時,在南方的芭蕉樹中間,那種風吹田野的感覺……我不把自己理解為做紀錄片的人,我就是拿著機器跟他們在一起的人。

有人理解為這是央視記者下基層,這就沒法討論了。這完全是古代文人的“悠然見南山”,所以那些評論完全不懂我,那個段落是非常郭熙志的,隨意性、散文性全在裡面。

穀雨:我感覺整個故鄉部分的鏡頭沒有前兩個部分豐富,有點像很多返鄉文一樣,只顧情緒的表達了。

郭熙志:情緒也沒什麼不好啊,難道要去搞社會調查報告嗎?控訴的、揭露的、曝光的,這是我絕對不想幹的。我就在他們生活中間行走,散步式的拍片。

穀雨:這部紀錄片是否就是你曾經講過的電影的散文精神的運用?電影的散文精神具體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推崇這種拍攝方式?

郭熙志:電影的散文精神是我的一個美學。我認為電影實際上有兩個模式,一個是故事模式,一個是狀態模式。核心是故事模式,大家看到的大部分電影都是這個模式。而狀態模式,就是體現出電影的散文精神的一種模式。

另外,電影的散文精神是根據焦點透視並列提出來的,焦點透視有個核心,散點透視有很多核心,它一直在漫長地舒展開來。這種漫長舒展開來的隨意性,表面上是整個狀態,其實有自己的故事在裡面,或者有個軸心在裡面。所以散點透視不是流水帳,它有很多像珍珠一樣通過隨意的感受連接起來的東西,就像散文的核心:形散而神不散。

當然,電影的散文精神也有對空間和時間的拆與建。電影時間在移動過程中會形成不同的源頭,新的故事新的段落產生了,就會有自己的源頭。

即興的隨意書寫或者空間的生產是保持一個作者性的根本,它不能最終完全散掉,你必須保持它的統一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題的指向性。

穀雨:影片最後日記部分,只有兩個學生對著鏡頭講述每天的感受,為什麼沒有他們在工廠勞動時的畫面?

郭熙志:不需要。因為工廠和青年兩部分已經呈現過這種狀態了,沒必要再去重複,只需要她們身體擠壓出來的感受就好。十二天之後郭玥涵把鏡頭拿掉,工廠日記的部分就結束,因為她已經把身體的東西呈現出來了。

我對日記念白的要求是,首先不能抽象,只允許馬上流淌出來的感受,所以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那種東西。

後來郭玥涵奔潰了,甚至有了抑鬱症的傾向。我認為她的奔潰跟工廠的關係密切,這就是機械的零件化的工作造成的。

女工人念許立志的詩歌也是一個暗喻。如何變成身體式的答案,這是我要回答的。《殺戮演繹》這部紀錄片讓殺人犯再現殺人現場,殺人犯對殺人現場產生本能的嘔吐,其實這就是身體的方法,對我的影響很大。

有人問我影片是不是走偏了,其實我是不再滿足於純粹觀察式的方法。對我來說,當代紀錄片出現同質化是很糟糕的事情。但有時我也會發現純粹觀察式紀錄片也有它的魅力,比如王兵的《瘋愛》就把觀察式做到了一個極致。

穀雨:有觀眾認為日記部分的兩位元女生畢竟不是工人,所以再怎麼感受工人也是無意義的。

郭熙志:這是個好問題。有一篇影評,《當世界成為工廠,我們該成為什麼樣的青年》,我覺得它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這篇影評說這是一部生命哲學的電影,就是可以把它放大到每個人都會考慮的問題上。

我不是要拍工廠題材,我是要拍世界。因為你和我、我們大家都是工廠青年。其實你看《喉舌》就能感覺到,我們都在一個困局裡面。可能我作為中年人挫敗感更強烈,我感覺自己在監獄裡面,就算出來了,無非又是一個更大的監獄。

最後一個部分不是工廠青年反而好,因為表現的是世界青年的普遍性。她的困局很多是外面帶來的,可能是她拍片的挫敗、多年考研的壓力,然後爆發出來了,這難道不是對主題的昇華嗎?我不想就事說事,我們就是他們,這是我對哲學的思考。

我關心的是我怎麼樣,從我怎麼樣到我們怎麼樣,這是一個去題材化的片子。

⊙ 運營編輯/周雙玲 校對/阿犁 運營統籌/迦沐梓

穀雨致力於支援中國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與傳播。瞭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穀雨計畫(guyuproject)”,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這條河流看上去,非常有詩意,但其實裡面漂滿了污水,緩慢而黏稠。儘管如此,那些草叢中間的魚,樹叢中間的蛙,水中間的生物,只能活在這裡。”

郭熙志認為他的“即興解說”是神來之筆,“像古代文人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推崇的隨意性、散文性全在裡面。那些評論完全不懂我”。在他的結構中,第三部分故鄉是介紹工廠青年“從哪兒來”,第四部分日記則是解答工廠青年“到哪兒去”。

雖然寫日記的是學生,不是工人,但郭熙志說,他用最接近工人的方式去體驗他們勞動後的身體反應和情感變化。影片中,郭玥涵從第一天好奇、興奮,到第二天不適應、想放棄,再到第十二天完全奔潰,她面前的DV記錄下整個過程。

在郭玥涵的講述中,流水線上的時間變得無比漫長。為了不讓產品在面前堆積,她一刻也不能放鬆,不斷重複的機械性工作,令她的身體和神經難以忍受。第十二天,她回顧了自己學習紀錄片的經歷和當下的感受,當浪漫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對照,加上對未來的迷茫,深深的沮喪和挫敗感擊潰了她最後的底線。影片結尾,她在哭泣中,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我覺得好累啊!我覺得好累啊!”

但郭熙志的這種創新,並不是所有觀眾都買帳。影片上映後口碑兩極分化嚴重,有觀眾認為,前兩部分有大師之相,第三部分不知所云,最後一部分畫蛇添足。也有觀眾認為《工廠青年》是一部視覺化的生命哲學,“它超出一般意義上紀錄片的邊界,迅猛地突入了視覺藝術和紀實藝術的形而上學疆域,做出本體論層面的深刻反思,從而是一部具有哲學品格的紀錄片”。

郭熙志接受所有的批評意見,但不認為自己的方法有問題。最被觀眾詬病的後兩部分,恰恰是他的最愛。他不想將《工廠青年》與任何工廠題材的紀錄片相比較,不想滿足觀眾對工廠已有的想像。“這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不管其它影片獲了多少獎,我一看就知道他們用的是原始方法。我看透了,他們無非就是花點耐心,多觀察了一點”。

“如果你敏感,你堅持不住,也許你就去跳樓了。”郭熙志對觀眾沒看出這層深意而遺憾。隨後,似乎又為自己的巧妙設計而驕傲,他狡黠一笑說,“‘到哪兒去’這個問題,不能細想啊”。

 我們都是工廠青年

穀雨:《工廠青年》包括工廠、青年、故鄉、日記四個部分,為何不像名字一樣,只拍攝前兩個部分?

郭熙志:第三部分“故鄉”,主要介紹農二代從哪裡來。我們拍攝的工廠青年是農二代,所以必須回到故鄉去看。農村的傳統很有意思,他們有宋朝祖墳,有祭祀儀式,有和城市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但是那裡河流是被污染的,山是被火燒過的,青年人也在燒烤攤上公開接吻,這讓你覺得有點禮崩樂壞、鄉土淪陷的感覺。

第四部分其實還是“工廠青年”,就是他們到哪裡去。

有人建議把影片結構分為:《工廠青年》上下部,但是比較碎,既沒有意思,也沒有力量。現在是不對稱的結構,所以不容易看出深意來。

穀雨:我看紀錄片的前兩部分,有點景觀社會的感覺,充滿冰冷的秩序感。你在剪輯時,是如何進行結構的?

郭熙志:工人玩機器有的像彈鋼琴,有的像跳大繩,我稱之為“看山不是山”。影片中有個細節,男工人把皮帶解下來,那狀態像在監獄。還有那些呆呆地看著鏡頭的工人,都是他們無意中拍下來的,每個鏡頭都是精挑的。

像影片第一個鏡頭的來來回回,雖然表達的是一個巨大的舞臺開始了,但裡面似有千言萬語。反正我就是憑感覺,第一個鏡頭推過來有三分鐘半,然後又推過去,我覺得這樣很好,就這麼幹了。我也講不清楚為什麼,就是完全自由的。

穀雨:故鄉部分有很多你即興解說的旁白,為什麼這樣呈現?

郭熙志:我其實是想從攝影機後面跳出來。因為他們的故鄉也是我的故鄉,我當然也會有所感觸。很多人喜歡這部分,因為它行雲流水——早晨起床時,在南方的芭蕉樹中間,那種風吹田野的感覺……我不把自己理解為做紀錄片的人,我就是拿著機器跟他們在一起的人。

有人理解為這是央視記者下基層,這就沒法討論了。這完全是古代文人的“悠然見南山”,所以那些評論完全不懂我,那個段落是非常郭熙志的,隨意性、散文性全在裡面。

穀雨:我感覺整個故鄉部分的鏡頭沒有前兩個部分豐富,有點像很多返鄉文一樣,只顧情緒的表達了。

郭熙志:情緒也沒什麼不好啊,難道要去搞社會調查報告嗎?控訴的、揭露的、曝光的,這是我絕對不想幹的。我就在他們生活中間行走,散步式的拍片。

穀雨:這部紀錄片是否就是你曾經講過的電影的散文精神的運用?電影的散文精神具體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推崇這種拍攝方式?

郭熙志:電影的散文精神是我的一個美學。我認為電影實際上有兩個模式,一個是故事模式,一個是狀態模式。核心是故事模式,大家看到的大部分電影都是這個模式。而狀態模式,就是體現出電影的散文精神的一種模式。

另外,電影的散文精神是根據焦點透視並列提出來的,焦點透視有個核心,散點透視有很多核心,它一直在漫長地舒展開來。這種漫長舒展開來的隨意性,表面上是整個狀態,其實有自己的故事在裡面,或者有個軸心在裡面。所以散點透視不是流水帳,它有很多像珍珠一樣通過隨意的感受連接起來的東西,就像散文的核心:形散而神不散。

當然,電影的散文精神也有對空間和時間的拆與建。電影時間在移動過程中會形成不同的源頭,新的故事新的段落產生了,就會有自己的源頭。

即興的隨意書寫或者空間的生產是保持一個作者性的根本,它不能最終完全散掉,你必須保持它的統一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題的指向性。

穀雨:影片最後日記部分,只有兩個學生對著鏡頭講述每天的感受,為什麼沒有他們在工廠勞動時的畫面?

郭熙志:不需要。因為工廠和青年兩部分已經呈現過這種狀態了,沒必要再去重複,只需要她們身體擠壓出來的感受就好。十二天之後郭玥涵把鏡頭拿掉,工廠日記的部分就結束,因為她已經把身體的東西呈現出來了。

我對日記念白的要求是,首先不能抽象,只允許馬上流淌出來的感受,所以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那種東西。

後來郭玥涵奔潰了,甚至有了抑鬱症的傾向。我認為她的奔潰跟工廠的關係密切,這就是機械的零件化的工作造成的。

女工人念許立志的詩歌也是一個暗喻。如何變成身體式的答案,這是我要回答的。《殺戮演繹》這部紀錄片讓殺人犯再現殺人現場,殺人犯對殺人現場產生本能的嘔吐,其實這就是身體的方法,對我的影響很大。

有人問我影片是不是走偏了,其實我是不再滿足於純粹觀察式的方法。對我來說,當代紀錄片出現同質化是很糟糕的事情。但有時我也會發現純粹觀察式紀錄片也有它的魅力,比如王兵的《瘋愛》就把觀察式做到了一個極致。

穀雨:有觀眾認為日記部分的兩位元女生畢竟不是工人,所以再怎麼感受工人也是無意義的。

郭熙志:這是個好問題。有一篇影評,《當世界成為工廠,我們該成為什麼樣的青年》,我覺得它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這篇影評說這是一部生命哲學的電影,就是可以把它放大到每個人都會考慮的問題上。

我不是要拍工廠題材,我是要拍世界。因為你和我、我們大家都是工廠青年。其實你看《喉舌》就能感覺到,我們都在一個困局裡面。可能我作為中年人挫敗感更強烈,我感覺自己在監獄裡面,就算出來了,無非又是一個更大的監獄。

最後一個部分不是工廠青年反而好,因為表現的是世界青年的普遍性。她的困局很多是外面帶來的,可能是她拍片的挫敗、多年考研的壓力,然後爆發出來了,這難道不是對主題的昇華嗎?我不想就事說事,我們就是他們,這是我對哲學的思考。

我關心的是我怎麼樣,從我怎麼樣到我們怎麼樣,這是一個去題材化的片子。

⊙ 運營編輯/周雙玲 校對/阿犁 運營統籌/迦沐梓

穀雨致力於支援中國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與傳播。瞭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穀雨計畫(guyuproject)”,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