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62歲老人擔一百斤重麥挑走山路,種麥不易他們卻從未放棄

2018年6月3日, 在河南禹州鳩山鎮魏井村的牡丹坪古村落, 今年的麥收正在緊張地進行著, 與其他地方的快速機械化收割不同的是, 這裡的麥子仍然需要人工來收割。 圖為村民蔡聽和妻子正在往騾子身上拴麥捆兒, 為了把麥捆綁結實, 不至於半路散落, 蔡聽只好抬起腳蹬在騾子身上, 用雙手使勁地拉繩子。

蔡聽一家有六畝八口人的田地, 這些田地有大大小小11塊, 零零散散地分佈在村莊周圍的溝溝壑壑間。 也正是因為這種地形和地塊, 麥收只能人工進行, 機械作業無法開展。

這頭騾子蔡聽家養了多年,

每年的麥收它都出力不小, 按農村的說法, 騾子力氣很大, 馱著二百多斤的麥捆應該不是問題, 但是也架不住路遠和坡陡, 在它上坡吃力的時候, 蔡聽的妻子還趕上去推一把。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 蔡聽家打麥的地方竟然在自家的屋頂, 這座用石頭圈起來的“窯洞”, 屋頂渾厚抗震, 所以打麥子一點問題都沒有。

把騾子身上的麥子卸完, 蔡聽的妻子顧不得進屋喝口水, 又開始了下一趟馱運。 家裡的麥子靠他們夫婦倆用鐮刀收割, 再用騾子一捆捆馱回家, 即使天氣晴好, 也需要一星期的時間。

沒有畜力的人家, 就只能靠人力來擔了, 今年62歲的蘇長川老人扛著一根兩米多長的扁擔, 正往山上走去。 他種了一畝二麥子, 在親戚來幫忙之前,

老蘇已經開始了一個人的麥收。

一畝二的麥子, 一個人手割肩挑, 最快也得四天, 才能把這些麥子運到打麥場上。 蘇長川已是花甲之年, 面對一百多斤重的擔子, 他已是力不從心, 起挑的時候要雙腿先跪著直起腰, 然後用鐮刀把撐著地, 緩緩地站直雙腿。

在起挑之前, 蘇長川在麥地旁折了一根楊樹枝, 去掉枝丫後當做拐杖用, 剛出地塊就是一個陡坡, 他必須借助工具, 還要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前挪。

一擔麥子一百多斤, 他年輕時能輕輕鬆松地一口氣挑回家, 如今年紀大了, 路上要歇上兩三回。 坐在路旁的石塊上, 蘇長川自己卷了一根紙煙, 吸上幾口, 就繼續上路了。

用脫粒機打麥, 是整個收麥過程中最“現代化”的環節,

和一擔一擔運麥相比, 這是個“輕鬆活”, 雖然脫粒機的效率頗高, 但是沒有六七個人玩不轉, 此時大家都會相互幫忙, 這也最能體現左鄰右舍之間的情義。

麥收時的飯食, 以簡單為主, 由於出力大、流汗多, 所以吃的一定要耐饑和解渴。 炸油饃, 滾稀飯, 調個豆腐卷或者黃瓜, 一家人就坐在打麥場旁邊的樹下用餐, 龍口奪食的時節, 一刻也不能耽誤。

麥子打完的人家, 會抽出來時間垛一下麥秸垛, 這兩位老人人手一把桑木杈, 一個人往垛上挑麥秸, 一個人在垛上擺麥秸, 這是個技術活, 垛得好了麥秸一年都不會漏雨腐爛。

同樣是一粒麥子, 在這個村莊要付出更多的勞動,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 大家都要做到顆粒歸倉,

特別是老年人, 容不得一粒麥子落到地上。

收割、紮捆、運送、脫粒、揚淨再到暴曬, 每一年的收麥季, 大家時時刻刻關心著天氣, 大人小孩齊上陣, 所有的事情都沒有這件事大。

作為禹州市海拔最高的自然村, 這裡交通閉塞山高坡陡, 但民風淳樸、物產豐富, 在打麥場邊生長的這些杏子, 個大又酸甜, 可惜大多數只能熟透掉落而爛在地裡。

收完麥子就要趕著種秋, 在一塊剛剛收割過的麥地裡, 村民們已經開始播種玉米了, 一步一揚鋤, 汗滴落下土, 雖然腳下的土地總是讓他們多付出幾倍的努力, 但他們從未放棄。 攝影記錄|張根棟 更多鄉土風情請關注公眾號“鄉土河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