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又一欧洲国家对华免签,它的首都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市?

作為80後, 90年代初的某次春晚上, 小品演員楊蕾的那句“摸黑戰爭”, 是我對於波黑這個國家最深刻的印象。

波黑, 全稱是“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Bosnia and Herzegovina)”, 位於巴爾幹半島西部, 東鄰塞爾維亞, 東南部與黑山共和國接壤, 西部及北部緊鄰克羅埃西亞, 首都就是引發了一戰的塞拉耶佛。 貨幣是馬克, 既不是歐盟也不是申根, 從2018年5月29日起, 中國普通護照可以直接免簽入境。

1945年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成立, 波黑成為其中的一員, 或許是因為歷年戰爭不斷, 窮的叮噹響。 它北部是波士尼亞, 南部是黑塞哥維那, 歷來就是民族、文化、宗教(天主教、塞爾維亞東正教、伊斯蘭教)交織混雜的區域。

1991年, 前南解體, 波黑的穆斯林、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三個民族就國家前途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穆族主張獨立並且建立中央集權國家、但克族希望獨立後建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 塞族則堅決反對獨立。

1992年2月19日, 波黑就獨立問題舉行公投。 4月歐共體和美國承認了波黑獨立。 於是, 塞爾維亞人也不幹了, 宣佈聯合成立塞族共和國, 立即招致了波黑政府的鎮壓。 衝突由首都塞拉耶佛向外蔓延, 釀成全面內戰。 塞族隨即宣佈成立“波黑塞爾維亞共和國”, 脫離波黑獨立。 波黑三個主要民族間的矛盾驟然激化, “摸黑戰爭”就這麼摸著黑打起來了, 一直延續到1995年12月才結束。

這場“民族淨化”的戰爭的殘酷性遠遠大於我們想像, 二戰時的三方互殺重演了一遍, 造成超過200萬的難民, 20多萬人死亡, 是歐洲僅次於兩次世界大戰的局部戰爭。 1995年底, 美國和北約介入, 把三位總統軟禁在俄亥俄州的代頓, 三周之後簽訂了和平的代頓協議。 獨立之後, 國家暫時納入到北約軍隊的監管之下;國家的事由三個民族的會議一塊說了算。

戰爭結束離我們僅僅有二十餘年, 無異於給波黑的經濟雪上加霜, 直到2016年才漸漸復蘇, 同時波黑也在經歷著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

開車抵達塞拉耶佛老城區的時候, 正值夕陽西下。 從環城的公路上俯衝而下的時候, 老城區如畫卷版在我的眼前鋪開, 整座城市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吸引人。

我不禁想問自己: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提起塞拉耶佛, 對中國人來說可是如雷貫耳, 1973年曾公映過的那部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 在那個文化娛樂極其貧乏的年代, 可謂是家喻戶曉。

塞拉耶佛在歷史上曾數易其名, 西元395年, 狄奧多西一世大帝挫敗馬克西穆斯後, 在臨終前將西方帝國和東方帝國的邊界移到塞拉耶佛附近, 當時, 塞拉耶佛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 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15世紀40年代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佔領, 其名字在土耳其語中意為“有宮殿的平地”。 15世紀後期, 強迫當地居民改信伊斯蘭教, 使部分居民成為穆斯林。 19世紀末期歸奧匈帝國, 此後, 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引發了一戰、以及前南斯拉夫的歷史了。

塞拉耶佛, 波黑的首都, 有“歐洲的耶路撒冷”之稱。 1914年6月28日, 就是在塞拉耶佛的拉丁橋上, 塞爾維亞的年輕人普林西普, 成功刺殺了曾統治整個奧匈帝國的費迪南大公夫婦, 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1984年, 涅槃重生的塞拉耶佛成功舉辦了冬奧會。

1992-1995年, 爆發了繼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波黑戰爭, 整個塞拉耶佛被塞爾維亞勢力所包圍, 整個城市如同人間地獄, 也是現代戰爭史上時間最長的圍困戰。

既然“摸黑戰爭”就是由於三種不同宗教不同民族引起的衝突, 那麼作為首都的塞拉耶佛, 就是這三股勢力的濃縮。 只不過, 他們沒有明顯的界線, 而是生活在一起, 暫時相安無事。

對, 是暫時。 也就是現在,

目前。

因此, 三個種族混居的老城區, 就是塞拉耶佛最吸引人的地方了。

長久以來, 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在這裡交匯碰撞, 互相鬥爭也安然共存。 所以, 站在老城區的一個街口, 不用挪動腳步, 原地轉一圈, 視野中就能看到天主教堂、東正教堂、清真寺。

高聳的宣禮塔旁邊自然是穆斯林的聚集地, 天主教堂旁邊的露天咖啡座是可以飲酒的, 相隔不遠就是阿拉伯水煙的攤位。 走在老城區的主街上, 同時可以看到衣著時尚的西方女郎和身披黑色長袍, 黑紗遮面的穆斯林女子。

坐落於山谷中的塞拉耶佛, 米利亞茲卡河穿城而過, 數座橋橫跨河上, 最有名的就是這座拉丁橋。

曾出現在小學歷史課本上的“費迪南大公刺殺事件”, 其實就是由一個屌絲引起的。

1914年6月28日,所謂的“愛國青年”普林西普,就在橋頭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一世夫婦,這件事成為了一戰爆發的導火索。因為當時的歐洲,基本上就是奧匈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等家族的天下,外甥打舅舅,侄子打姑姑,表哥打表弟,當姥姥的也不幹了,於是各國紛紛參戰……

所以說,一戰應該是最“任性”的家暴。

漫步於塞拉耶佛的老城區,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中的場景,一點點展現在眼中。

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Gazi Husrev Bey’s Mosque),電影中遊擊隊員、鐘錶匠謝德遭遇德軍伏擊中彈身亡的拍攝地點就是清真寺的院子裡。

清真寺建於1531年,也是波黑和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清真寺,設計師正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偉大的建築師米瑪·希南(Mimar Sinan,1490-1588),他曾主持修建了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等一系列土耳其的著名建築。

比清真寺的宣禮塔還要高的那座鐘樓,在電影中曾是遊擊隊員與德軍交火的制高點,遊擊隊員從鐘樓上游繩而下撤退。

二戰期間,它是波德戈裡察轟炸中倖存的少數幾個奧斯曼地標建築之一。

鐘樓建於1667年,設計師是波德戈裡察的榮譽市民Adzi-pasa Osmanagic。

沿著老城區街道往前走,叮叮噹當的聲音吸引著遊人的腳步。聲音是從一旁的小巷內傳出來的,這是塞拉耶佛最古老的銅匠街(Kazandziliuk),也是塞拉耶佛最古老的街道,1489年就開始建造,現在的規模只是曾經的三分之一。在電影中,遊擊隊在迷宮般的小巷中與追捕的德軍周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塞拉耶佛帶來了銅器的製作工藝,巴爾幹半島的女人們也一直使用銅飾品。傳統的工藝品包括餐具、燭臺、咖啡壺、燈具、器皿等70餘種。

塞比利(Sebilj)噴泉是塞拉耶佛的標誌性建築,Sebilj的意思是“建在水流經過地方的建築”,16世紀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引入,城內最多時曾擁有大大小小的噴泉300餘座,主要是為了供伊斯蘭信徒淨身和飲用。

噴泉建於1753年,曾毀於大火,1891年重建,主體部分為八角造形,加上裝飾華麗的圓形穹頂。水通過前後兩個石頭水槽流出。波黑戰爭中,噴泉曾被炮彈擊中,2006年改建時塔身改成木制的。

從塞比利噴泉後面的小路上山,有個平臺可以遙望老城區,但是,所經過的路,令人不寒而慄。

密密麻麻的墓碑,是在波黑戰爭中死去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平民,墓碑大多都沒有名字。

Tips:

1、 波黑路況總體不錯,很適合自駕。

2、 大部分沒有高速費,從塞拉耶佛去克羅埃西亞的路上有一小段高速,提前準備6馬克

3、 貨幣馬克,在街頭很容易找到自助換錢的ATM機,塞進去歐元\美元\克羅埃西亞庫納,都可以換到馬克,很方便。

4、主要語言為塞爾維亞語、波士尼亞語,旅遊景點人的英語還可以,但是小城市人完全不懂英語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3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2016&2017年新浪V影響力峰會嘉賓,2017&2018年新浪旅遊盛典嘉賓,2017騰訊旅遊核心自媒體,騰訊旅遊2017年度最佳合作獎,騰訊企鵝優品首批入駐自媒體人,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博主,螞蜂窩攻略作者&達人,窮游精華作者&探路者,窮遊&途風體驗師,旅遊衛視嘉賓,秒拍簽約達人

其實就是由一個屌絲引起的。

1914年6月28日,所謂的“愛國青年”普林西普,就在橋頭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一世夫婦,這件事成為了一戰爆發的導火索。因為當時的歐洲,基本上就是奧匈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等家族的天下,外甥打舅舅,侄子打姑姑,表哥打表弟,當姥姥的也不幹了,於是各國紛紛參戰……

所以說,一戰應該是最“任性”的家暴。

漫步於塞拉耶佛的老城區,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中的場景,一點點展現在眼中。

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Gazi Husrev Bey’s Mosque),電影中遊擊隊員、鐘錶匠謝德遭遇德軍伏擊中彈身亡的拍攝地點就是清真寺的院子裡。

清真寺建於1531年,也是波黑和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清真寺,設計師正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偉大的建築師米瑪·希南(Mimar Sinan,1490-1588),他曾主持修建了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等一系列土耳其的著名建築。

比清真寺的宣禮塔還要高的那座鐘樓,在電影中曾是遊擊隊員與德軍交火的制高點,遊擊隊員從鐘樓上游繩而下撤退。

二戰期間,它是波德戈裡察轟炸中倖存的少數幾個奧斯曼地標建築之一。

鐘樓建於1667年,設計師是波德戈裡察的榮譽市民Adzi-pasa Osmanagic。

沿著老城區街道往前走,叮叮噹當的聲音吸引著遊人的腳步。聲音是從一旁的小巷內傳出來的,這是塞拉耶佛最古老的銅匠街(Kazandziliuk),也是塞拉耶佛最古老的街道,1489年就開始建造,現在的規模只是曾經的三分之一。在電影中,遊擊隊在迷宮般的小巷中與追捕的德軍周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塞拉耶佛帶來了銅器的製作工藝,巴爾幹半島的女人們也一直使用銅飾品。傳統的工藝品包括餐具、燭臺、咖啡壺、燈具、器皿等70餘種。

塞比利(Sebilj)噴泉是塞拉耶佛的標誌性建築,Sebilj的意思是“建在水流經過地方的建築”,16世紀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引入,城內最多時曾擁有大大小小的噴泉300餘座,主要是為了供伊斯蘭信徒淨身和飲用。

噴泉建於1753年,曾毀於大火,1891年重建,主體部分為八角造形,加上裝飾華麗的圓形穹頂。水通過前後兩個石頭水槽流出。波黑戰爭中,噴泉曾被炮彈擊中,2006年改建時塔身改成木制的。

從塞比利噴泉後面的小路上山,有個平臺可以遙望老城區,但是,所經過的路,令人不寒而慄。

密密麻麻的墓碑,是在波黑戰爭中死去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平民,墓碑大多都沒有名字。

Tips:

1、 波黑路況總體不錯,很適合自駕。

2、 大部分沒有高速費,從塞拉耶佛去克羅埃西亞的路上有一小段高速,提前準備6馬克

3、 貨幣馬克,在街頭很容易找到自助換錢的ATM機,塞進去歐元\美元\克羅埃西亞庫納,都可以換到馬克,很方便。

4、主要語言為塞爾維亞語、波士尼亞語,旅遊景點人的英語還可以,但是小城市人完全不懂英語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3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2016&2017年新浪V影響力峰會嘉賓,2017&2018年新浪旅遊盛典嘉賓,2017騰訊旅遊核心自媒體,騰訊旅遊2017年度最佳合作獎,騰訊企鵝優品首批入駐自媒體人,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博主,螞蜂窩攻略作者&達人,窮游精華作者&探路者,窮遊&途風體驗師,旅遊衛視嘉賓,秒拍簽約達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