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高層第二次警告!邏輯變了,系好安全帶吧

頭等財經

你關心的就是頭等大事

作者:劉曉博

來源:劉曉博(liuxb929)

央行行長易綱在“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稱:投資者要樹立收益自享, 風險自擔的理念, 天上掉餡餅的事兒是不會發生的, 如果有人告訴你(一款產品)又保本, 又有兩位數的收益, 你一定要小心。

5月15日, 易綱的直接領導劉H, 在“全國政協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體系專題協商會”上, 說了更加意味深長的四句話:

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

借錢是要還的,

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

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兩位領導的警告, 有著一個共同的背景:去杠杆、防範金融風險、打破剛性兌付。

但兩次警告, 針對的“受眾”並不完全一樣。 易綱警告的對象, 主要是普通投資者。 劉H警告的對象, 主要是企業大佬, 當然也包含了普通投資者。

過去這些年, 中國出現了三種“剛性兌付”。

第一種“剛性兌付”, 是“剛性兌付”的本意。 投資機構(比如銀行、信託、保險或者企業), 拿了投資者的錢(通過銀行理財、信託、債券等形式), 結果投資出現虧損。 但為了掩蓋虧損, 或者因為“丟不起人”(丟人了, 以後就不好再借錢), 還是把承諾的收益以及本金還給了投資者。

也許有人會說:這叫童叟無欺, 不是挺好的嗎?但問題是, 剛性兌付的背後往往是違規的“資金池”操作, 是典型的“龐氏騙局”。 最終, 很有可能引發金融風暴, 導致全面違約,

投資者血本無歸。

所以, 剛性兌付是一劑麻藥, 會讓投資者失去警惕。 同時, 讓資金價格虛高, 推動資產泡沫, 最終慢慢把實體經濟“勒死”。 所以, 剛性兌付是必須打破的。

第二種剛性兌付, 是樓市的“永遠賺錢”。 一波一波的樓市刺激和調控, 最終讓幾乎所有的購房者都在表面上“掙到了錢”。 即便在人口嚴重流失的四五線城市, 房價都在翻番。

樓市的“剛性兌付”同樣隱含巨大風險, 會引導資源錯誤配置, 讓人口流失地區冒出很多“鬼屋”、“鬼城”。

第三種剛性兌付, 則是特權企業自認為“欠債不用還”。 他們認為只要把自己做到千億級、萬億級企業, 只要傍上成長性好的官員, 就足以“大而不能倒”, 政府就會扶持, 銀行就會用新貸款置換舊貸款。

他們就可以乘著私人飛機, 到處飛來飛去、觥籌交錯, 直到永遠。

事實證明, 很多所謂的“特權企業”都在過去一年多裡“脫了一層皮”。 因為政府去杠杆的力度、反腐敗的力度都在加強。

三種“剛性兌付”都是歷史形成的, 現在都面臨著“打破”。 其中第一種、第三種比較容易, 第二種有點難。

環京樓市的調控證明:只要政策給力, 沒有打不倒的樓市, 沒有管不住的房價。 但僅靠行政手段, 只能解決一時, 未來容易反彈。 政策強行壓住“有價值的樓市”(比如環京), 強行托住“沒有價值的樓市”(比如中西部四五線城市), 未來必然會出現問題。

不管怎麼說, 高層在短短半個月之內的兩次警告, 值得我們注意,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

第一, 要特別小心各種“保本,

且承諾高回報”的理財產品。 你貪的是回報, 對方圖謀的是你的本金。 如果你有這類投資, 要及早回收。

第二, 不要炒房。 所謂炒房, 就是過度加杠杆, 希望通過短期房價快速上漲來獲益。 這是投機, 不是投資。 “有人口持續增量的、高級別城市的優質住宅”, 有投資價值, 這是說中長線(5年以上)投資。 短線(1到2年)房價的走勢很難預料, 因為政策多變, 這個時候不要在買房子上過度加杠杆, 否則很容易虧錢。

怎樣衡量自己是不是“過度加杠杆”了?關鍵看你能不能撐住5年按揭。 有能力保證最近5年的按揭, 就問題不大。

第三, 打破剛性兌付, 對股市還是樓市有什麼影響?當然是利好, 這是政府在把錢往股市和樓市里趕, 是擠壓“資金仲介”。

一二線城市的樓市目前是在“選錢”,

剛需、改善型的可以進來, 投機投資則門檻很高。 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樓市, 以及股市則在“搶錢”, 類似二線城市搶人一樣, 門檻很低, 只是很多錢不願去。

總之, 2018年是“聰明錢”劫殺“糊塗錢”的又一個重要年份, 普通人還是保守一點、謹慎一點比較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