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日本小孩在屋顶上大声表白,中国小孩在屋顶上控诉父母

作者:李昱微

視覺設計:大西

作為一個23歲的老小孩兒, 中午竟因一檔綜藝反復哽咽。

綜藝叫《少年說》, 翻版了之前很火的日本綜藝《未成年的主張》。 只不過日本版是小孩子站在天臺上向喜歡的人表白, 中國版是除了表白的一切。

其中引起話題的是這樣兩個小孩子。

第一個小姑娘在台下的時候就跟緊張, 一直走來走去, 覺得會被媽媽“懟死”。

但她其實並沒有表現出唯唯諾諾的樣子, 說話鏗鏘有力、眼神堅定, 看起來還是有一定的自信。

一上臺, 她就大聲地喊出來:“今天我要吐槽的是我的媽媽”

媽媽一聽,

表情瞬間變了。

小姑娘先舉了個例子:你們聽過別人家的小孩嗎?

更可怕的是, 這個“別人家的孩子”近在咫尺, 就是她的學霸女閨蜜。

最戳我心的是後面這句:“你成績這麼差, 為什麼她會跟你做朋友。 ”

她大聲地喊出自己的訴求, 聽得人幾乎掉眼淚:

說完後, 媽媽先象徵性地安撫了一下:

但她立即話鋒一轉, 開啟說教模式:

媽媽的意思是:第一, 沒讓你只跟閨蜜比。 第二, 不是讓你跟他們比較, 而是讓你跟他們學習。

但這樣的解釋根本無法起到作用。 媽媽可能意識不到, 孩子在乎的不是跟誰比、比什麼, 而是一句肯定。

於是小姑娘重新強調:“每次成績下來, 你總是說看看人家數學多好、英語多好, 但是我的努力呢?你為什麼沒看到。 ”

耗盡了勇氣的她開始低頭啜泣,

然而媽媽還是堅定地反駁:“因為我知道你的性格, 不打擊你的話會飄!”

幾次反駁失敗後, 明顯下不來台的她羞得直跺腳, 只好轉身跑了。

視頻出來後, 網友們感慨:要是我很可能就直接跳下去了。

還好她的閨蜜情商很高, 在後臺一直鼓勵:“你也很優秀啊, 你也是我媽媽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

閨蜜隨後也上場了, 然而這個“別人家的孩子”過得也並不開心, 因為她還是能被父母挑出毛病。

另一個小姑娘也遭遇了類似的問題。

她特別喜歡拉丁舞, 然而最近卻不被允許繼續學下去了。

她很迷茫, 不知道該不該堅持夢想。

她在臺上展示了一段舞蹈。 音樂一起, 神情立馬變了, 而且跳著跳著就笑了起來。

媽媽頓時覺得自豪,

於是承諾, “我會考慮你的建議”, 但是要用成績交換。

小姑娘覺得前100名要求太高, 討價還價後, 和媽媽約定了要進前150名。

這些孩子的訴求讓網友感到強烈共鳴, 畢竟我們的父母大多相似。

然而在這樣的嚴苛對待下, 孩子會變成父母想要的樣子嗎?

好像不會。 反而在很容易成為功利且脆弱的人。

成績好成為衡量自我價值的唯一標準

在第一個小姑娘的“控訴中”, 她提到了媽媽的這一一句話:“你成績這麼差, 她為什麼會跟你做朋友。 ”

或許更耳熟能詳的是:“她成績這麼差, 你不要和她做朋友。 ”“多和成績好的孩子做朋友。 ”

這幾句話暗含著同樣的邏輯, 即:成績好才會被喜歡。

父母看似在鞭策, 卻灌輸著這樣一個潛在的道理:我們拼命學習為的是被人喜歡,

是有人願意和自己做朋友。

是不是很奇怪?

而在拉丁舞姑娘和媽媽的交流中, 也呈現了同樣的邏輯:只有考到前150名, 才可以繼續學拉丁舞。 成績是交換條件。

於是學習成了一件功利的事。 努力學習為的是名次, 而之所以要拿到好名次, 是為了獲得情感、物質的交換。

學習的興趣也就因此減弱了, 甚至替換為“為了名次不擇手段”。 對問題的探討也變得點到為止, 畢竟目的是名次, 而不是真理。

在愛的交換裡, 我們喪失了自我

而在上述邏輯中, 愛也成了一場交易。

首先是父母的愛。

父母之所以會有如此高的要求, 是因為過度付出。 他們普遍為教育投入鉅資, 甚至放棄人生, 如此, 自然而然會產生這樣的心態:我都付出了這麼多,

你一定要聽我的話, 也一定要讓我滿意。 孩子也成了他們的私人財產。

而很多父母因兒時缺乏展示個體的機會, 或生活貧困、個性自卑, 他們高度付出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轍、獲得更好的資源, 另一方面, 亦是將孩子作為自己人生的延續, 借孩子的成就當做炫耀自我的方式。

於是在潛意識裡, 高度付出的愛就和孩子的表現掛了鉤。

其次, 當孩子接受了這樣的教育時, 也會下意識地認為:只有我足夠好別人才會喜歡我。 如果別人不喜歡我, 一定是我出了問題。

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也成為了一種交換。

在另外一個視頻中, 小姑娘想問大三歲的親哥哥為什麼疏遠自己。

小時候她經常調皮地將哥哥的作業撕毀, 哥哥都沒有生氣。但是長大後他卻不理自己了。她不知道為什麼,於是在臺上對哥哥說出久違的“對不起”。

然而哥哥上臺後告訴他:只是因為你長大了而已,我們的關係疏遠了很正常。

這裡仍然暴露了同樣的問題:小姑娘不知道哥哥為什麼不理她,也不會溝通,只好道歉,用道歉的方式彌補自己可能犯下的錯誤,換取哥哥的重新喜愛。

也就是說,她覺得自己一定做錯了什麼才得不到喜愛。而要想獲得喜愛,就要有所付出。

在這樣的交換邏輯下,孩子很可能不再在乎自己的感受,而把目光放在別人的好惡上,成為“討好型人格”。

於是一旦遭到疏遠和否定,很容易心態崩掉。久而久之,他們會不斷尋求外物來自我肯定:朋友的認可、戀人的關注、身份的光鮮,並成為和自己的父母一樣的父母,用孩子來填補自己的缺失。

相比,日本版則營造了一個相反的環境。

小孩子們在屋頂上勇敢告白,許多都被拒絕了。

| 小姑娘知道喜歡的人有心上人,決定放下這段感情

| 小男孩在天臺上表白,連說了16遍“喜歡你”,但還是被拒絕了

但這並不羞恥。他們在“加油”聲中離開,向喜歡的人說“謝謝”,然後決定放下。

愛不是交換。不是小心翼翼地求得他人關注、不是喪失自我來迎合對方,更不是任何索取。而是因為當我在愛你的時候,真的很開心啊。

復旦教授陳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去愛,是因為有那麼多的愛要奉獻。對父母、朋友、戀人,都是如此。

所以即使被否定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對自己的肯定不取決於你。這樣我在做自己的時候,也真的很開心啊。

但我仍然期待有更多類似鼓勵表達、溝通的節目。當許多人因為經常遭到否定而再不願意和父母溝通、或因和朋友有誤會而突然疏遠時,大聲喊出來,可能是修復的開始

也可能不是。

哥哥都沒有生氣。但是長大後他卻不理自己了。她不知道為什麼,於是在臺上對哥哥說出久違的“對不起”。

然而哥哥上臺後告訴他:只是因為你長大了而已,我們的關係疏遠了很正常。

這裡仍然暴露了同樣的問題:小姑娘不知道哥哥為什麼不理她,也不會溝通,只好道歉,用道歉的方式彌補自己可能犯下的錯誤,換取哥哥的重新喜愛。

也就是說,她覺得自己一定做錯了什麼才得不到喜愛。而要想獲得喜愛,就要有所付出。

在這樣的交換邏輯下,孩子很可能不再在乎自己的感受,而把目光放在別人的好惡上,成為“討好型人格”。

於是一旦遭到疏遠和否定,很容易心態崩掉。久而久之,他們會不斷尋求外物來自我肯定:朋友的認可、戀人的關注、身份的光鮮,並成為和自己的父母一樣的父母,用孩子來填補自己的缺失。

相比,日本版則營造了一個相反的環境。

小孩子們在屋頂上勇敢告白,許多都被拒絕了。

| 小姑娘知道喜歡的人有心上人,決定放下這段感情

| 小男孩在天臺上表白,連說了16遍“喜歡你”,但還是被拒絕了

但這並不羞恥。他們在“加油”聲中離開,向喜歡的人說“謝謝”,然後決定放下。

愛不是交換。不是小心翼翼地求得他人關注、不是喪失自我來迎合對方,更不是任何索取。而是因為當我在愛你的時候,真的很開心啊。

復旦教授陳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去愛,是因為有那麼多的愛要奉獻。對父母、朋友、戀人,都是如此。

所以即使被否定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對自己的肯定不取決於你。這樣我在做自己的時候,也真的很開心啊。

但我仍然期待有更多類似鼓勵表達、溝通的節目。當許多人因為經常遭到否定而再不願意和父母溝通、或因和朋友有誤會而突然疏遠時,大聲喊出來,可能是修復的開始

也可能不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