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古代皇帝看到自己爱吃的菜,为什么不能夹第3筷子?这一点太关键!

清朝皇帝吃飯這件事, 是由禦膳房來負責的。 按照《大清會典》的說法, 禦膳房僅承辦皇帝一個人的禦膳烹飪事宜, 後妃、皇子及福晉的膳食, 禦膳房只供應原料, 具體烹飪則由其所在各宮的膳房負責承辦(就是電視劇裡說的小廚房)。 為什麼皇帝連自己愛吃的菜, 都不能夾第三筷子?

按清代宮中膳食有份例規定的, 皇帝每日份例為:盤肉二十二斤, 菜肉十五斤, 豬油一斤, 羊兩隻, 雞五隻, 鴨三隻, 時令蔬菜十九斤, 各種蘿蔔六十個, 苤藍、幹閉甕菜各五個, 蔥六斤。 調料玉泉酒四兩、醬及清醬各三斤、醋二斤。 8盤240個各種餑餑用白麵三十二斤、香油八斤、白糖核桃仁及黑棗各六斤,

芝麻、沙橙若干。 皇后及皇貴妃以下妃嬪、皇子等依等次遞減。 如無特殊情況, 嚴格按份例供應, 不得擅自增減

我們看電視, 皇帝吃飯菜至少得二十多個, 吃貨們當然是十分羡慕。 但是注意了, 儘管菜品特別多, 皇帝並不能專挑自己喜歡的菜吃, 如果覺得味道不錯, 最多吃兩筷子, 旁邊的太監就會叫人把菜給撤了。 而且下面一個月這個菜都不會再出現在皇帝面前, 這分明是做了好吃的偏不讓人吃, 專饞皇帝啊。

其實皇帝吃飯比較準確的描述, 就是雍正王朝裡雍正吃飯的樣子, 在南書房一邊看摺子, 一邊在桌上擺幾個愛吃的小菜, 所謂傳膳, 其實是身邊太監知道皇帝愛吃什麼,

皇帝最近身體如何, 應該吃什麼, 揣摩皇帝啥時候可以用膳, 再安排禦膳房做菜。

歷代皇上均自詡為真龍天子, 是神一樣活在百姓心中, 無論吃穿用度都被渲染得神秘莫測, 舉手投足更彰顯威儀, 用膳時繁縟複雜的禮節顯示其排場, “一菜不食三箸”更反映出皇家與民間的不同, 因為不同才更映襯出無上高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