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磅!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草案征求意见

到2035年, 北京城市副中心——

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30萬人以內、承接中心城區40萬至50萬常住人口疏解

城鄉建設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 地上建築規模控制在1億平方米以內, 預留了約9平方公里的戰略留白地區

形成12個民生共用組團和36個美麗家園, 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100%

健全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動態調節住房供給

集中建設區道路網密度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公園綠地500米半徑覆蓋率100%

6月21日,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通州區政府共同發佈通知,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已經編制完成,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 規劃草案於2018年6月21日至2018年7月20日向社會公告, 聽取公眾意見建議。

航拍北京城市副中心 饒強 攝

此次公告採用網上公告加現場公告兩種形式, 市民可通過網站留言、現場留言、電子郵件、信件等方式參與提出意見建議。

為保證現場安全有序, 每個有效身份證件可以預約三張門票, 老年人、殘疾人和軍人無須預約, 憑本人有效證件可直接領票參觀。 團體觀眾(20人以上)需至少提前一天電話預約。

6月26日起, 預約成功的市民可憑有效身份證件現場免費取票參觀“建設新時代的千年之城”公告展, 詳細瞭解規劃草案內容, 參觀時間每日10:00-16:00(15:30停止入場、週一閉館)

為方便市民就近參觀, 規劃草案將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展廳(東城區前門東大街20號一層)和通州區潞城鎮展廳(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原通州區第三中學)往西100米路北)同時展出, 內容完全相同。

本次公告主要是徵求市民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的意見建議, 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市民朋友的意見建議, 我們將認真整理研究, 積極吸納到規劃成果中, 不斷提高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水準。 ”

解答:

一、為什麼編制《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 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作出重要指示,

為城市副中心發展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 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 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 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 對於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對於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如何編制?

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注重開門編規劃, 堅持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 充分尊重社會公眾對規劃編制的知情權、參與權,

我們將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見建議, 提高規劃編制的科學性。

三、《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有何特點?

堅持高品質發展, 按照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品質, 突出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全面開展城市設計工作, 推動控規與城市設計的全面融合, 突出城市設計的精細化管控。 堅持“多規合一”, 將街區作為控規管理的基本單元, 逐步推動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公共空間等專項規劃與控規相融合。 堅持剛性與彈性並重, 加強規劃實施動態調控, 定期開展城市體檢評估, 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

一圖讀懂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

詳解城市副中心詳規草案

建設新時代的千年之城

千年大運河北首、百里長安街東端, 崛起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聚焦眾人目光。

6月21日,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進行網上公告, 將於26日啟動現場公告。 以規劃為藍圖, 城市副中心將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 為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京篇章做出示範。

運河蜿蜓流淌、古城伴水而生, 一幅端正大氣、古今同輝、人文薈萃的理想畫卷正徐徐展開, 描繪美好家園。

“三個示範區”——明確戰略定位

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

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兩翼中的一翼。 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 不僅要處理好和中心城區“主”與“副”的關係, 處理好和通州區核心與拓展的關係, 還要處理好和東部各區、廊坊北三縣地區啟動帶動、協同發展的關係。

落實一核兩翼

去年9 月13 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 年-2035 年)》要求高水準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提出將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將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成為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智慧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奠定新時代千年之城的堅實基礎。

對於城市副中心的規模與結構,規劃提出,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30萬人以內,城鄉建設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地上建築規模控制在1億平方米以內。

規劃還為城市後續發展預留了寶貴空間。約9平方公里的戰略留白地區,將為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技術變革、重大專案留出彈性發展空間。

“三大功能”——強化服務保障

承接中心城40萬至50萬常住人口疏解

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規劃提出城市副中心將聚焦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三大主導功能,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

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城市副中心將承接中心城區40萬至50萬常住人口疏解。

交通、職住、環境……居民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都將在規劃中找到答案。

依託水網、綠網、路網,城市副中心形成12個民生共用組團和36個美麗家園。此外,規劃還提出因地制宜構建一條設施服務環,整合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有機串聯組團和家園,建設職住平衡、宜居宜業的城市社區。

公共服務體系規劃示意圖

每個街區都設置一處家園中心,將部分公共設施適當集中設置、混合設置,就近滿足居民的居住、就業、醫療、休閒等需求,從家步行5分鐘可達各種便民生活服務設施,步行15分鐘可達家園中心,享受一站式社區生活服務,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100%。

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這是城市副中心規劃的重要內容。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學配置各類資源要素,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在綠色出行方面,由以車為本轉變為以人為本,構建不依賴小汽車出行的綠色交通系統,綠色出行比例達到80%以上。構建舒適便捷的小街區、密路網,實現路網密、節點通、快慢有序,集中建設區道路網密度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在職住平衡方面,健全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體系,動態調節住房供給,實現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職住就近平衡。

在環境治理方面,建立綠色低碳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達到20%以上。形成多元共治的環境綜合治理體系,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大氣環境品質得到根本改善,水生態系統基本恢復。

北運河岸線效果圖(由北向南看)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中多次出現高品質發展相關提法,對於城市發展品質高度重視。規劃提出生態建設、綠色出行、基礎設施、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一系列規劃指標,保障城市高品質發展。

“一帶一軸”——構建空間結構

公園綠地500米半徑覆蓋率100%

蕩舟運河上,漫步森林中。規劃在2016年開展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基礎上,以“一帶、一軸”為統領深化城市空間結構,組織城市功能佈局。並著重提出,要處理好水與城、藍與綠、古與今的關係,將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作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

空間結構規劃圖

所謂“一帶”,是依託大運河構建城市水綠空間格局,形成一條藍綠交織的生態文明帶;而“一軸”,是依託六環路建設功能融合活力地區,形成一條清新明亮的創新發展軸。規劃全面增加綠色空間總量,實現森林入城,人均綠地面積達到30平方米/人。

同時,城市副中心將構建結構清晰、佈局均衡、連續貫通的多級綠色空間系統,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100%。大尺度綠化讓藍綠交織成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

效果圖

老北京市民常說一句話:大運河漂來的北京城。作為北京的水路大動脈,大運河促進了京城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含蘊著豐厚的歷史積澱。規劃提出,要保護並利用好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講好運河故事,構築全面覆蓋、亙古及今的歷史文化傳承體系,充分展現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

城市設計是此次規劃的一大亮點。在通州古城,三廟一塔的歷史景觀將被完整保護,展現“綠心環翠承古韻,一支塔影認通州”的新時代城市畫卷,構建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風貌格局。

燃燈塔地區效果圖

城市副中心劃定了基準高度管控區,建立舒緩有序、格局清晰、通透疏朗的城市高度秩序。建設低密度城區,加強建築規模整體管控,劃定規模適度、緊湊集約的強度分區。加強對建築風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與公共空間等方面的全域全要素管控,全面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在長安街東延長線上,城市副中心將打造規整有序、端正大氣的畿輔門戶形象,塑造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的城市風貌。

撰文:北京日報記者 陳雪檸

供圖:北京日報資料庫、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

監製:王禕 耿諾

編輯:宋佳音

還要處理好和東部各區、廊坊北三縣地區啟動帶動、協同發展的關係。

落實一核兩翼

去年9 月13 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 年-2035 年)》要求高水準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提出將城市副中心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將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成為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智慧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奠定新時代千年之城的堅實基礎。

對於城市副中心的規模與結構,規劃提出,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30萬人以內,城鄉建設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地上建築規模控制在1億平方米以內。

規劃還為城市後續發展預留了寶貴空間。約9平方公里的戰略留白地區,將為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技術變革、重大專案留出彈性發展空間。

“三大功能”——強化服務保障

承接中心城40萬至50萬常住人口疏解

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規劃提出城市副中心將聚焦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三大主導功能,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

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城市副中心將承接中心城區40萬至50萬常住人口疏解。

交通、職住、環境……居民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都將在規劃中找到答案。

依託水網、綠網、路網,城市副中心形成12個民生共用組團和36個美麗家園。此外,規劃還提出因地制宜構建一條設施服務環,整合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有機串聯組團和家園,建設職住平衡、宜居宜業的城市社區。

公共服務體系規劃示意圖

每個街區都設置一處家園中心,將部分公共設施適當集中設置、混合設置,就近滿足居民的居住、就業、醫療、休閒等需求,從家步行5分鐘可達各種便民生活服務設施,步行15分鐘可達家園中心,享受一站式社區生活服務,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100%。

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這是城市副中心規劃的重要內容。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學配置各類資源要素,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在綠色出行方面,由以車為本轉變為以人為本,構建不依賴小汽車出行的綠色交通系統,綠色出行比例達到80%以上。構建舒適便捷的小街區、密路網,實現路網密、節點通、快慢有序,集中建設區道路網密度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在職住平衡方面,健全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務體系,動態調節住房供給,實現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職住就近平衡。

在環境治理方面,建立綠色低碳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達到20%以上。形成多元共治的環境綜合治理體系,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大氣環境品質得到根本改善,水生態系統基本恢復。

北運河岸線效果圖(由北向南看)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中多次出現高品質發展相關提法,對於城市發展品質高度重視。規劃提出生態建設、綠色出行、基礎設施、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一系列規劃指標,保障城市高品質發展。

“一帶一軸”——構建空間結構

公園綠地500米半徑覆蓋率100%

蕩舟運河上,漫步森林中。規劃在2016年開展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基礎上,以“一帶、一軸”為統領深化城市空間結構,組織城市功能佈局。並著重提出,要處理好水與城、藍與綠、古與今的關係,將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作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

空間結構規劃圖

所謂“一帶”,是依託大運河構建城市水綠空間格局,形成一條藍綠交織的生態文明帶;而“一軸”,是依託六環路建設功能融合活力地區,形成一條清新明亮的創新發展軸。規劃全面增加綠色空間總量,實現森林入城,人均綠地面積達到30平方米/人。

同時,城市副中心將構建結構清晰、佈局均衡、連續貫通的多級綠色空間系統,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100%。大尺度綠化讓藍綠交織成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

效果圖

老北京市民常說一句話:大運河漂來的北京城。作為北京的水路大動脈,大運河促進了京城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含蘊著豐厚的歷史積澱。規劃提出,要保護並利用好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講好運河故事,構築全面覆蓋、亙古及今的歷史文化傳承體系,充分展現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

城市設計是此次規劃的一大亮點。在通州古城,三廟一塔的歷史景觀將被完整保護,展現“綠心環翠承古韻,一支塔影認通州”的新時代城市畫卷,構建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風貌格局。

燃燈塔地區效果圖

城市副中心劃定了基準高度管控區,建立舒緩有序、格局清晰、通透疏朗的城市高度秩序。建設低密度城區,加強建築規模整體管控,劃定規模適度、緊湊集約的強度分區。加強對建築風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與公共空間等方面的全域全要素管控,全面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在長安街東延長線上,城市副中心將打造規整有序、端正大氣的畿輔門戶形象,塑造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的城市風貌。

撰文:北京日報記者 陳雪檸

供圖:北京日報資料庫、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

監製:王禕 耿諾

編輯:宋佳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