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一群特殊的工人—捅山工:“峭壁舞者”每年查100多座山

巍巍太行山, 綿延八百里。 太焦鐵路穿山而過, 蜿蜒在崇山峻嶺之中。 在大山深處的月山工務段, 鐵路依山傍溝, 橋隧相連, 山下溝壑縱橫。 這裡山體為石灰岩結構, 風化後的石頭到雨季在雨水的沖刷下, 極易掉落, 給過往火車造成危險。 因此, 這裡勞作著一群特殊的工人——捅山工, 負責清除一塊塊影響火車行駛安全的危石。

據月山工務段月山橋隧車間主任趙雲介紹,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這裡還有專職的捅山工, 而現在捅山工一般由橋隧工兼任, 日常工作是負責橋樑、隧道和涵渠的養護, 到了春秋季節,

他們便擔負起清理鬆動石頭、保障火車安全的職責。

工作時, 捅山工們要爬上山頂, 吊在懸崖上, 測定危石以便及時清除隱患。 由於捅山工的工作一般是高空作業, 雙腳踩在懸崖上, 因此也被稱為“峭壁上的舞者”。

時間緊, 任務重, 捅山工們每一次工作都是在和時間“賽跑”。 清理危石的過程會給來往車輛帶來危險, 因此, 每天早上的七點到九點, 該路段沒有火車通過, 為清理危石工作留出了120分鐘的“天窗”期。 20多位捅山工必須在這段時間內, 完成當天的危石清理工作, 以免落石砸到火車, 途中不僅不能換人, 還要防止被頭頂上掉下的石頭砸傷, 腳下稍不留神就會踩空, 難度係數很高。

捅山工們一般住在山下, 到作業處要走一個半小時。

為了趕上七點到九點這寶貴的“天窗”期, 工人們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要從家裡出發, 開始一天的勞作。 趙雲說:“每座山進山的路都不一樣, 每天的路都不在一個位置。 ”這也給捅山工作增加了難度。

嚴格的時間要求, 對捅山工們的身體素質是一種考驗。 趙雲介紹, 120分鐘, 完成一次懸崖往返, 還要清理沿途危石, 這就要求捅山工的體力必須要好, “上年紀的幹不了, 體力不支可不行。 ”

對體力的高要求決定了懸崖作業的捅山工們多比較年輕。 他們不僅勤勞, 而且熱愛著這份工作。 “90後”的張磊就是一名年輕的捅山工, 在班組內年齡最小。

捅山工作一靠體力, 二靠膽量。 回憶起第一次捅山的場景, 張磊描述, “剛開始感到好奇、刺激,

腳蹬著峭壁岩石一步步往下摸, 摸到半空時就開始緊張了, 抓著繩子不敢鬆手。 ”來回走了兩三趟之後, 張磊對攀爬、腳底懸空不再感到害怕。

張磊家裡, 祖孫三代都是鐵路工作者, 他父親和他一樣, 也是一名捅山工。 他說, 自己從小對鐵路有一種特殊的情懷, 更崇拜當過捅山工的爸爸。

“我喜歡這份工作。 ”張磊驕傲地說。

月山工務段每年要組織30多次的集中捅山作業, 檢查100多個山頭, 有100多名像張磊一樣的捅山工, 將青春奉獻在大山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