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神宗”不是好谥号,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在民间评价并不高

我國古代有一種制度, 是針對在人死之後, 讓後人給予這個人評價, 也就是諡號制度, 始自西周時期。 但是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 往往不是隻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 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 就選擇用諡號來進行概括。

這個諡號往往也是後人對這個皇帝的稱呼, 後來, 也有皇帝採用廟號和年號。 而通常意義的諡號, 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像以“文”為諡號的漢文帝, 以“武”為諡號的周武王, 以“惠”為諡號的“明惠帝”等等。

其實, 往深處了看, 這些諡號有著不同的含義:慈惠愛民曰文,

克定禍亂曰武, 愛民好與曰惠, 溫文敦厚曰仁, 慈惠愛親曰孝, 死于原野曰莊, 追悔前過曰思, 早孤短折曰哀, 去禮遠眾曰煬。

而這裡我們要一起來看看北宋皇帝宋神宗。 他的這個諡號“神”, 在我們字面看來, 這個皇帝定是有著很偉大的功績, 是一代賢明君主。 但實際上, 這個諡號並不代表著這個意思。 “民無能名曰神”, 也就是說, 老百姓不知道怎麼進行評價的成為“神”, 因為說你好, 又覺得你不是完全配得上, 說你不好, 又不忍心。

那宋神宗為何會有這樣的諡號呢?宋神宗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支持王安石變法。 這一場變法, 最根本的目的, 就是要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增強對外防禦, 對內彈壓的能力, 以鞏固和加強封建統治。 而且確實,

在王安石實施變法之後, 北宋的社會經濟發展, 人民負擔減輕, 呈現了百年來不曾有過的繁榮景象, 改善了積弱局面, 富國強兵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可是, 這個變法雖然皇帝支持, 但朝廷上的很多大臣是不支持的, 遭到保守派的反對。 法令頒行不足一年, 圍繞變法, 擁護與反對兩派就展開了激烈的論辯及鬥爭。 朝廷上沒有形成統一意見的法令自然也持續不久, 因此在變法過程中, 也存在不少弊端和不足, 出現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現象, 引起了擾民、損民的後果, 國家雖然富了, 但是老百姓卻貧窮了。

王安石的變法重於謀求開闢財源, 獲取盡可能多的國家財政稅收, 以此手段來積累國家財富, 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

且實行過於激進, 有些商人更是以死相爭交稅錢開店。 在徵兵方面, 很多百姓為了不去, 更是自殘。

所以, 王安石的變法並沒讓百姓看好, 當然, 支持王安石的宋神宗也並沒有獲得很好的民間評價。

參考文獻:《宋史》、《續資治通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