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紧急关头!共进会与文学社能否尽释前嫌共商解决良策?

廣州三二九起義功敗垂成, 共進會決計自行策劃兩湖革命, 並聯合與其目標一致的文學社。 兩個革命團體宗旨相同, 但歷史起源、成員組織都存在差異。 文學社“以共進會幹部多非軍人, 易生杆格, 深為躊躇”。 共進會反認為文學社是純軍人組織, “腦筋簡單, 缺乏革命性”。 故雙方經十次會議後, 才達成合作。 5月11日, 文學社劉複基、王守愚與共進會楊玉如、楊時傑(1881—1956)會于龔霞初(1885—1927)宅, 雙方均贊成武昌起事, 協議“擬令各標營兩團體的代表極力避免摩擦”。 其後雙方就領導權問題爭持不下:文學社自恃在新軍中力量較大,

應居領導地位;共進會則認為己方與同盟會及各省均有聯絡, 且新軍勢力不在對方之下。 6月保路風潮正盛, 雙方再談判。 兩派均表示合作願望, 共進會願資助文學社經費, 劉複基則謝卻, 更謂“惟軍事指揮, 首在情意交孚, 改推領袖不便”, 未達成實質協定。 蔣翊武嘗對陳孝芬表示, “合作固好, 但是他們出了洋的人是不好惹的, 我們一定會上他們的當”, 足見雙方分歧之大。 行動尚在策劃, 卻財政匱乏, 同盟會提供的800元早已用盡。 革命党人為籌措經費不擇手段:先有居正、焦達峰偷盜蘄州大乘禪寺金菩薩未成, 再有鄒永成(1882—1925)騙取嬸母金飾事敗。 幸劉公挪移赴京捐官的5000兩充財用, 方解決財政問題。

“三·二九”起義紀念館

共進會舊址

8月四川保路風潮擴大, 清廷調鄂省新軍入蜀。 至9月14日兩派再會于劉公寓所, 孫武率先表示“今日之會, 為革命緊急關頭, 希望大家切實討論”。 劉複基即建議放棄共進會、文學社名義, 一概以革命黨人視之。 其後劉公放棄湖北大都督之位, 蔣氏亦作相同表示。 楊玉如則認為革命不可群龍無首, 須儘早選定領袖。 會上各人相互推辭, 遂從居正居正之議, 請黃興、宋教仁、譚人鳳指揮。 不料黃興正在香港, 譚氏因病住院, 宋教仁則候黃興方作決定。 革命已迫在眉睫, 9月23日兩派公推蔣翊武為總指揮, 孫武任參謀長, 劉公負責民政, 任總理, 設總機關於武昌小朝街85號二樓。 凡重要大事均由他們決定, 雖未明確劃分職權, 卻不失為解決之策。

四川保路運動紀念碑

( 張憲文、張玉法主編:《中華民國專題史 第1卷》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