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他是晚清四川第一才子,5岁丧母,11岁丧父,18岁考取秀才

歷史課本上, 林則徐是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他組織翻譯了《四國志》, 讓我們第一次知道了除中國以外的大洋、國家。 並且委託魏源編修《海國圖志》, 介紹世界各國的地理、歷史、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 並結合鴉片戰爭的經驗教訓, 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在製造槍炮、輪船和其他機器工業產品, 加強海防、抵禦外侮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在位於西南地區的四川, 也有一位“開眼看世界的人”, 那就是宋育仁。

在閉關鎖國的時代, 誰先願意接受外來的新鮮事物, 誰便走在時代的前端, 宋育仁5歲喪母, 11歲喪父, 18歲考取秀才,

聽起來像是科舉考試制度的奴隸, 但他卻在外國新事物湧入中國時學會了取捨, 他是重慶維新運動的宣導者, 1894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 著意考察西方社會、經濟、政治制度, 意在改變中國黑暗落後的社會制度, 為當時的國家發展找一條光明的新出路。

最先被新事物影響的人, 註定是被眾人排擠的, 宋育仁也不例外。 被譽為晚清四川第一才子的他, 在推行新的政策主張上遭到了來自各方的打壓和反對, 這其中包括了當時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慈禧。

英雄大多生不逢時, 他之所以遭到那麼多的反對不只是因為他的思想走在了當時國家的前端, 究其根本, 還是當時中國社會統治階級的昏庸與軟弱,

近代的中國國力衰弱, 國家軍隊戰鬥力下降, 武器原始落後, 更有鴉片等毒品的流入, 讓當時的中國只能任人宰割, 被帝國主義列強侵佔, 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屈辱條約, 使得宋育仁這樣一批擁有新思想的才子們望洋興嘆。

歷史上有名的“戊戌六君子”中, 有兩位都是他的同鄉好友, 而他們的死也給宋育仁很深的影響。 晚年的宋育仁退出官場, 潛心治學, 隱居修書, 他的內心有太多治國良策, 可惜無處施展。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因為不願甚至不敢進行改革而走向滅亡的朝代不計其數, 但好在儘管如此, 每個時代還是有像宋育仁一樣的願意“開眼看世界的人”, 他們不願自己的國家被其他強權欺負, 更不願看著自己的國家一步步走向破碎。

歷史上關於宋育仁的記載並不是很多, 對於他在甲午戰爭中做出的貢獻記載更是少之又少, 但身為新時代的人們, 我們不能這樣一概而過, 看歷史不能只看表面, 以此告慰為國家進步做出貢獻的人們。

參考文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