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清明上河图》不简单,暗示北宋屡败的两大原因,其中之一是缺战马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作品, 屬於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與其餘九幅作品不同,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我國北宋都城東京即開封的繁華景象, 是對1000年前我國擁有高度發達、世界領先文明的一種鐵的佐證, 對我們認識古代文明, 對全世界瞭解人類發展進程, 都有著巨大的意義。

清明上河圖展開共有5米多, 記錄著這個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城 每個角落。 由於北宋第二個皇帝趙光義規定, 全國分為六個財政區域, 由“轉運使”掌管, 全國財富盈餘全部運往東京。 據說趙光義在位期間, 東京倉庫裡用來做雨衣和帳篷的材料“數萬段”破損。

即使在2008年, 我們要使用帳篷的時候, 還需要大家費力籌集, 可見北宋都城之繁華。

但是在這幅重要歷史資料《清明上河圖》中, 我們發現牛、騾、驢是主要的運輸工具:黃牛、水、騾主要用來運輸物資, 載人主要用的是驢。 我們知道, 馬的價格要遠遠高於上述三種牲畜, 如此富裕的北宋都城, 為什麼幾乎看不到馬呢?

很多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 早在五代十國的時候, “兒皇帝”石敬瑭割讓了包括今天北京在內的幽雲十六州, 而這裡是當時中國最重要的產馬地。 在歷史上, 華北地區雖然也生產戰馬, 但隨著時代的變化, 農業的發展讓華北馬匹退出了歷史舞臺。

學過中學歷史的人都知道, 北宋與遼、西夏以及後來的金互相貿易,

北方少數民族通過互市或許鐵器等生活用品。 可《遼史》卻記載的很清楚, 與宋互市, 馬與羊不得處境。

馬匹在當時的戰爭中作用極其巨大, 缺乏優良戰馬來源是宋朝屢敗的重要原因, 遼國失去馬匹來源, 也是輸給金國的重要原因。 宋朝儘管蓄養了三個級別(禁軍、廂兵、鄉兵)的職業軍人, 軍事制度從今天來看也非常優越, 卻經不住少數民族騎兵的衝擊, 雖然遼、金的軍人只是半農半兵的非職業軍人。

缺少戰馬是宋朝戰敗的一個主要因素, 除此還有一個因素則更為重要---甚至足以解釋與宋朝相比, 明朝沒有丟掉幽雲十六州, 為何卻也落入少數民族之手。

《清明上河圖》中, 800多個人物裡, 有專家分析其中出現了金、遼、西夏、高麗等國的人。

這些人混跡于東京街頭, 可以與當地人無差別交流。 這說明當時周邊少數民族的漢化程度已經非常高, 而我國自古以來遵循孔孟思想, 孔孟都具備世界主義思想, 與歐洲的民族主義觀念有著顯著的差別, 孟子認為, 舜是東夷人, 周文王是西夷人, 全天下都是炎黃子孫。 孟子認為如果對人民有利, 則向外族臣服, 君主是誰不重要, 對士大夫來說不算卑躬屈膝。

縱觀遼、金時代, 甚至西夏, 當需要進行大規模戰爭時, 各國的漢族人也會上戰場與北宋作戰, 而且也非常勇敢。 浙江地區大名鼎鼎的被稱為吳越王的錢家, 隔著大宋王朝, 卻認可遼朝, 曾向遼國朝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