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秦始皇被人称为“暴君”,可为何他从不诛杀功臣?原因其实很简单

司馬遷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飛鳥盡, 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 ”說的是一人當了皇帝後, 就會把追隨自己的功臣們, 一個接一個地殺掉。

放眼兩千多年帝制歷史, 從漢高祖劉邦開始, 司馬遷說的這種現象就一直上演。 比如大家熟悉的明太祖朱元璋, 通過“藍玉案”和“胡惟庸案”等, 將開國功臣更是殺絕了。

即使開創“貞觀之治”的一代聖主唐太宗李世民, 也殺了侯君集、張亮等。 可讓人奇怪的是, 一向被後世稱為“暴君”的千古一帝始皇帝卻沒有誅殺功臣, 這是為何?

有人說秦始皇不是殺了呂不韋嗎,

還真不是。 呂不韋雖是被秦始皇打發到蜀地, 可呂不韋不願意去, 結果飲鳩自盡, 這不能說是秦始皇殺了他。 在秦始皇一統天下, 消滅東方六國, 曾先後湧現一大批值得大書特書的將領、謀臣, 比如王翦、王賁、王離、章邯、蒙武、蒙恬、李信、李斯、姚賈、尉繚、鄭國、蒙毅、馮劫、王綰等。

上面這些功臣, 要不是一個個老去, 要不都是在秦二世時被以趙高害死的了。 之所以秦始皇沒有誅殺功臣, 筆者認為主要有下面兩個方面:

第一、秦始皇有足夠的自信和當時尊敬功臣的傳統。 作為開創大一統的帝王, 秦始皇在位期間對功臣的政策, 延續了春秋戰國各個諸侯國的政策。 各諸侯國爭霸, 都是人才的競爭, 因此各方對將領、謀士都非常敬重,

想盡辦法來拉攏。

而且, 秦始皇自稱千古一帝, 他堅信自己的能力是能夠與這些功臣們相處, 或者有足夠的自信保持自己統治的穩定。

第二、秦國的法制精神。 秦國能一統天下, 很重要的一點是商鞅變法開始的依法治國策略。 商鞅變法的核心在於“耕戰”, 即“耕戰精神”。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 商鞅把“耕戰”作為秦國生存的根本和國家富強的基本手段, 進行了一系列深刻變革, 促使“耕戰精神”融入秦國民眾的基因, 激發了全體國民的戰鬥精神, 進而促使其軍事戰略更加持久和進取。

這樣的政策下, 對將領們賞罰分明, 根本就沒有必要誅殺功臣。 反之, 誅殺功臣往往是對自己不夠自信的表現。

參考資料:《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史記•秦始皇本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