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民国时期最哀怨的女人,错爱张学良,被辜负一辈子

愛對人是一種幸福, 愛錯人是一種悲劇。 這句話正是於鳳至--這個傳奇女子一生的寫照

於鳳至出身富庶, 父親于文鬥與軍閥張作霖交好。 命運捉弄, 張作霖無意中得知於鳳至“福祿深厚, 乃是鳳命”他深信將門虎子與鳳命千金是不可多得的姻緣, 殊不知他的這份深信將於鳳至和他的兒子張學良都推入了悲劇之中。

其實, 這齣悲劇既有偶然, 亦有必然。 一方面, 張學良在與於鳳至結婚時正值青春叛逆, 又結交了許多英美友人, 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衝擊著張學良的封建認知, 使他看不慣卻又看不上這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親事,

於鳳至被他視作封建的象徵, 桎梏著他追求自由的步伐。 可憐鳳至, 何罪之有?

另一方面, 於鳳至的忠貞不渝也是她婚姻悲劇的一大重要原因。 若是她及早放手, 從這段並不幸福的婚姻中及早抽身, 瀟灑離去, 也並不會有孤身一人在美國老去離世的悲劇。 可以說, 她在等, 等張學良發現她的一往情深, 等著他不再遊戲人間。 她在賭, 賭有一天他能回心轉意, 發現自己的好。 只可惜, 於鳳至等錯了人, 下錯了注。

1940年, 於鳳至因患有乳腺癌赴美國治療, 她將陪伴在張學良左右的機會主動讓給趙四小姐, 或因她不忍張學良的身側沒有人照顧, 她愛張學良到可以成全他與心愛之人。

同樣是為了張學良,

她在股市廝殺拼搏, 憑著自己的膽識與智慧在大起大落的股市中運籌帷幄, 用這些錢, 為張學良在好萊塢買了一套巨大的別墅。

可惜, 天意弄人。 張作霖在信奉基督教後, 由於基督教已婚男子只能有一位夫人的教規, 向於鳳至提出了離婚(少帥年輕的時候卻沒有用基督教的規矩束縛自己, 反而要拋棄原配的時候用了基督教這個藉口)。

也許他曾在於鳳至與趙四小姐之間徘徊, 可他最終還是辜負了深愛他一生的於鳳至, 他欠於鳳至太多。

如果這個癡情女子, 沒有遇到張學良, 想必她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結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