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因试卷多添了八个字竟成状元,后“骂死”民国一皇帝,安然活到了61岁

本文系作者大錘子授權有閑者說歷史原創發表,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取、洗稿。

從古至今, 不論是科舉考試還是高考相信在很多人看來都是較為嚴謹馬虎不得的, 而在光緒年間的時候四川就曾出現了一個人, 他的科考經歷也是頗有傳奇色彩的。 1865年駱成驤出生在四川省的資中, 其父親早亡母親便帶著兩個孩子改嫁, 所幸的是他的養父是個實誠人, 並沒有因此虧待於他們。 後來他也因為異于常人的理解力和記憶力, 使得養父決心大力培養他, 九歲開始便入了錦江學院潛心讀書。


駱成驤

十四的時候又以歲試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尊經書院,

正因為如此使得學院的院士們對他有著獨特的偏愛, 認為其以後或許能有一番大的作為。 1893年的時候獲得了鄉試第三名後在幾位同窗的慫恿下選擇了進京趕考, 可第一次的成績卻並不是很理想, 名落孫山的駱成驤因囊中羞澀著實是過了一番流浪街頭的生活。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碰到了昔日家鄉的好友, 經人介紹下在北京謀得了一份能維持生計的工作, 準備等待機會再度參加科舉考試。

光緒二十一年也就是1895年內的時候, 科舉上榜的他按流程要進入金殿之中接受皇帝的殿試。 駱成驤與旁人不同的是他並沒有歌頌太平盛世, 而是大肆針砭時局, 對一些弊端提出了改良方案,

並在結尾加上了八個大字。 當光緒看到這篇文章之時在一開始的時候只把駱成驤當成了一個有志向的普通文人而已, 當看到駱成驤留下的“主憂臣辱, 主辱臣死”, 一時間也是熱血湧上心頭, 最終決定欽點他為當時的狀元郎。

儘管他滿心想改變清政府的一些東西, 可惜的是當時慈禧獨攬大權, 而駱成驤也並沒有受到重用。 直到1915年的時候袁世凱在手下人的鼓動下, 竟然打起了復辟稱帝的牌子, 這也引發了全國掀起討伐袁世凱的熱潮, 而四川當時的軍閥陳宦卻猶豫了起來。 於是找到了他的老師駱成驤, 駱成驤當時早已替他的這個徒弟想好了應對之法, 便是效仿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聯蔡、反袁、推馮”,

其意便是聯合蔡鍔, 反對袁世凱推舉馮國璋當總統, 便可抽身出來。


袁世凱復辟

而這時候的駱成驤並不算完事, 又替自己的徒弟陳宦擬定了三封電文信, 其內容便是聲討袁世凱, 前兩封在言語上還算客氣, 等到了第三封直接細數起了袁世凱的罪狀, 甚至於有逼迫他退位的意思。 這幾封信讓袁世凱是氣的不輕, 甚至於有征討四川的想法, 不過還沒等實行袁世凱就病死了, 這也讓外界有了四川狀元三封信罵死民國皇帝的傳聞。 後來駱成驤一直致力於四川的教育發展, 把畢生的財產都捐獻了出去, 自己則是清貧度日活到了61歲, 在其出殯的時候附近百姓自發為其送靈, 由此可見其在當地的聲望也是頗為高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