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二战时期,日本地位仅次于天皇的亲王们,在日军内部能拥有多少权力?

親王, 中國古代爵位制度中最高等級的存在, 僅次於皇帝, 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存在。 受中國的影響, 許多曾經的藩屬國也接受了中國的爵位制度。 日本於西元6世紀制定了律令制, 有三類人可以受封親王, 一是天皇的兄弟, 二是天皇的兒子, 三是天皇的養子。

作為日本地位僅次於天皇的存在, 二戰時期有不少親王加入了日軍, 那麼他們在日軍內部擁有什麼樣的權力呢?我們以日本陸軍內部出現的5位日本親王來對比。

1.有棲川宮熾仁親王

第一代有棲川宮親王是後陽成天皇的兒子, 熾仁是有棲川宮的第九代。

雖說血緣上與明治天皇已經有一段距離了, 但熾仁卻是最受其信任的一個人。 因為深得天皇信任, 熾仁的權柄非常大, 先後擔任過議長、大宗度、陸軍參謀本部總長等職務, 軍銜為大將, 直接參與日本陸軍的軍事行動。

2.小松宮彰仁親王

彰仁原是伏見宮家族成員, 為邦家的第八個兒子。 原本他是沒希望繼承伏見宮爵位的, 但孝明天皇將他收為養子, 並授予了他親王爵位, 這才有了小松宮彰仁親王。 彰仁發跡于明治維新之後, 1890年晉升大將, 指揮近衛師團, 後晉升元帥。 當時的日本只有七個師團, 而近衛師團駐守東京, 被稱為天皇的御林軍, 直接負責天皇的安危, 權柄沒有熾仁大, 但也不小。

3.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能久和彰仁都是伏見宮的子孫, 也都是孝明天皇的養子, 後受封親王, 組建了北白川宮。 能久曾遠赴普魯士學習軍事知識, 回國後晉升中將, 擔任大阪師團的師團長。 因為在甲午戰爭中的表現, 陸軍軍部任命他為攻台司令官, 並晉升近衛師團師團長。 後來, 能久在臺灣時患病, 回國治療時病逝, 日本陸軍追晉他為大將。

4.伏見宮貞愛親王

貞愛是邦家的第十四個兒子, 也有孝明天皇養子的身份。 甲午戰爭期間, 貞愛為少將旅團長。 1901年, 貞愛晉升中將, 指揮第一師團;1904年, 貞愛在日俄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 軍部晉升他為大將(當時日軍兵力並不像二戰那麼大, 所以即便是大將也才指揮2-3萬人);1915年, 貞愛晉升元帥, 入元帥府。

5.閑院宮載仁親王

邦家的第十六的兒子, 由於閑院宮愛仁親王無後, 載仁被過繼給了閑院宮, 並繼承親王爵位。 載仁雖然是五位親王中最年輕的, 但也是權柄最大的。 1912年, 載仁晉升大將;1916年, 載仁作為暗殺張作霖和入侵東三省的總策劃人, 得到軍部肯定;1919年, 載仁入元帥府。

從1931-1940年間, 載仁一直擔任陸軍參謀總長職務, 參與了日軍侵華戰爭的指揮, 基本上每一道軍令都要由他點頭才能執行。 換句話說, 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都有他的參與。 二戰後期, 載仁已成為日本陸軍的絕對首腦, 掌控著數百萬日軍。

從這五位日本親王的軍銜、軍務不難看出, 作為日本的核心圈人物, 親王至少也是中將級別的, 19世紀末可指揮一個師團, 二戰時期可指揮一個軍或一個師團;而像載仁這樣有能力的,

甚至可以掌控整個陸軍。

延伸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