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不修长城的宋朝,为何连战马也养不起

得益于黃河、長江兩條大河, 中原地區孕育了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 對於周邊少數民族來說, 中原就是一個聚寶盆。 為了守住農耕文明不受侵擾, 歷朝歷代的大一統王朝, 對北方遊牧民族嚴加防範,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舉措就是修長城。

然而, 宋朝從立國之初起, 始終受到遼、金、蒙、西夏等的侵襲, 最後將防線退守到淮河、大散關一線, 卻幾乎沒有修過長城, 更令人驚奇的是宋朝從未大規模飼養過戰馬, 沒有騎兵部隊。 難道宋朝連戰馬也養不起嗎?

一談到宋朝, 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積貧積弱, 文強武弱,

因此, 把宋朝軍隊戰力弱, 對外戰爭不力, 都歸結為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等舉措上來。 在冷兵器時代, 騎兵的機動性能和彪悍的戰鬥衝擊力, 是步兵無法與其相比擬的, 所以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 所向披靡。 那麼, 在與遼、金、蒙、西夏的對抗中, 宋朝為何不大力發展騎兵呢?其實, 不是不想, 而是有苦衷的。

飼養戰馬, 需要有優良的天然牧場, 展開大宋的疆域地圖就會發現, 適合飼養戰馬的西北、東北地區, 宋朝的勢力壓根兒就沒達到過, 別說長城以北, 甚至連淮河流域都岌岌可危, 難以納入控制範圍內。 適合養馬的地域, 也就是北宋時代的關中平原, 歷史上, 此處也確實發揮過巨大作用。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 由於宋代是氣候變化的一個歷史節點,

關中平原溫度降低, 加之關中地區長期以來的繁華富庶, 自然環境承受了過大的壓力, 植被遭到嚴重破壞, 恢復困難, 已難以承受大規模的飼養業。

而戰馬的生長對自然氣候條件是有要求的, 易冷不易熱, 顯然, 南方濕熱地帶無法養馬, 尤其是作戰要求很高的強壯公馬。 秦能統一六國, 漢、唐能擊潰匈奴、突厥, 就是因為佔有了西北地方, 為作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馬匹。 因此, 宋代不是不想養馬, 提高戰鬥力, 而是實在找不到可以養馬的牧場。 沒有強大的騎兵, 就無法在戰略上佔有主動性, 只好一味退縮, 連偏于江南苟全一時都難以為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