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世界杯,赚走了中国人多少钱?


世界盃, 金球的背後是金錢!

世界盃不僅是足球大戰, 也是金錢大戰。 俄羅斯為本屆世界盃總共投入了132億美元, 成就了一屆有史以來最貴的世界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 卻是俄羅斯企業似乎對在本土舉辦的這一足壇盛事並不怎麼感冒, 其相應的廣告投入據統計只有6400萬美元。 而同樣與俄羅斯企業這種“冷漠”形成鮮明對比的, 則是中國企業對於本屆世界盃的全情投入——有史以來第一次, 有7家中國企業成為了世界盃的贊助商。

關於這7家中國企業, 其中既有大家非常熟悉的萬達、海信、VIVO、蒙牛, 也有人們不是很熟悉的雅迪、帝牌和指點藝境。

比較有意思的是, 這7家中國也均衡地分佈在了國際足聯的三級贊助商之中——萬達是會頂級的合作夥伴, 海信、VIVO、蒙牛是贊助商, 雅迪等三家則是區域贊助商。

中國企業贊助世界盃, 最早是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盃, 這家讓人眼前一亮的企業是來自河北的英利。 隨後的巴西世界盃, 英利繼續贊助。 對於這家光伏企業贊助世界盃, 外界一直爭議多多, 因為在它贊助世界盃的那幾年, 其經營狀況是持續虧損。 一家虧損企業為什麼要拿出至少多達5億元的鉅資(南非2億元, 巴西3億元)贊助世界盃?從表面上看, 似乎確實理由不夠充分。 不過, 有一份資料顯示, 作為一家在美股上市的高科技企業, 英利在2010年6月7日的股票收盤價為8.41美元,

而到7月7日世界盃結束之時, 其股價已經升到了11.6美元。 這意味著以英利1.48億的總股本來計算, 其市值在一個世界盃期間便增加了4.74億美元。 這也許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釋為何英利在持續虧損的狀況下選擇了連續贊助世界盃。

當然, 對企業來說, 如果單純地指望通過類似世界盃這樣的“超級行銷”來拉動自己在資本市場的“價值”顯然也並非長久之計。 比如英利, 由於虧損連連, 其公司甚至早在兩年多前便已經進入到了債務重組階段, 其最新的股票價格也只有1.58美元。


王健林, 有多少話盡在不言中?

忘記過去, 讓我們說說現在。 萬達是本屆世界盃的頂級贊助商, 但其母公司這一年多來在國內所經歷的一系列風風雨雨,

讓很多人對於手握4屆世界盃合作權益的萬達甚至也不敢有太多的聯想。 據說, 就連國際足聯的不少官員也都在不同的場合打聽:萬達究竟怎麼了?雖然王健林在2016年3月意氣風發地對外宣佈萬達集團與國際足聯達成戰略合作的消息時一定是對於足球、對於萬達有著不言自明的雄心壯志的, 但至少目前看來, 萬達在世界盃上的動靜甚至還不及比它低一個級別的贊助商, 而這, 也難免讓人浮想聯翩。

海信是帶著贊助歐洲杯的成功喜悅擁抱世界盃的。 也是到目前為止看上去目標最清晰、打法最明確的——就是要用世界盃的眼球效應拉動其以電視為代表的產品的銷售。 配合本屆世界盃,

海信不僅推出了適合普通家庭的官方電視U7, 而且還推出了“看球神器”——80吋的鐳射電視L5。 這兩款電視對於參賽球員資料的即時搜索及呈現功能, 也確實方便球迷在觀看比賽的同時更深入地認識和瞭解球員。 至於海信為什麼在贊助了歐洲杯後又重金贊助世界盃, 原因就在於其海外市場的銷售額在2017年實現了22.3%的增長, 所以也就難怪海信集團的董事長周厚健直言在體育行銷上“燒錢”是值得的了。

VIVO手機贊助世界盃說起來讓人有些意外, 因為其主體用戶是年輕的女性消費者, 而這些人通常是被認為並非世界盃的主要觀看人群。 VIVO做出這樣的贊助世界盃的決定, 而且還是一下子就拿下了兩屆世界盃, 看來至少可以有這兩種解讀:一是VIVO希望增加男性用戶的比例,

二是希望在海外市場上實現新的突破。 當然, 對於一向跟著綜藝流量走的VIVO來說, 不願意錯過世界盃這樣的大流量, 也是不難理解的。


世界盃的眼球效應是對企業最大的吸引。

牛奶類企業似乎先天便與體育有著不解之緣。 環顧國內體育行銷, 不論是伊利、蒙牛還是光明, 可以說都是體育行銷的常客。 從這個角度講, 蒙牛攜手世界盃可以說也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情。 但是, 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 足球比賽都是與啤酒之類的飲品更直接地捆綁在一起的, 牛奶和足球結合還是或多或少需要挑戰一下人們的“常識”的。 也許, 蒙牛希望的就是在挑戰中實現突破或者突圍吧。

雅迪、帝牌及指點藝境都是通過雙刃劍實現與世界盃的結合的。 眾所周知,位於上海的體育行銷公司雙刃劍早在2015年便已經被位於武漢的上市公司當代明誠(當時公司名還叫道博股份)收購,雙方簽有對賭條款。比較巧合的是,通過雙刃劍簽約世界盃的帝牌與指點藝境都是在世界盃開始前差不多一周才“壓哨”對外宣佈的。而幾乎就在相關簽約對外宣佈的同時,有關當代明誠通過這三宗代理獲利達億元的消息便已經通過武漢的媒體第一時間對外傳播。過去這幾年,當代明誠通過雙刃劍在足球領域發力多多,但基本都是投資大於收入,這一次如果真的在世界盃身上實現了“貿易順差”,也算是可喜可賀吧。

說來道去,中國企業究竟在俄羅斯世界盃上砸了多少錢呢?按照市場研究公司Zenith剛剛公佈的資料,中國企業對世界盃的廣告投入是8.35億美元(約合53.5億人民幣)。這個資料顯然還沒有包括各家公司在拿到世界盃相關權益後投放在市場及行銷上的其它開支。不過,這個資料已經足以讓中國企業成為俄羅斯世界盃最大的廣告主了,一向重視體育行銷的美國企業,這一次的廣告投放額雖然依然排在第二位,但總額卻只有4億美元,甚至不及中國的一半!


球場內外,一樣的天空,不一樣的心境。

對於俄羅斯世界盃組委會來說,中國企業的廣告投放固然是他們所期待的,但更讓他們心花怒放的,應該還是中國球迷的蜂湧而至。關於中國球迷的數量,俄羅斯駐華使館分析可以達到10萬人,世界盃官方票務的統計是已經突破4萬人。取一個相對保守中間數字吧——5萬人。如果以人均4萬元的開支計,這意味著至少又是20億!更何況,如果球迷看的是決賽,成本更是將成倍增加——決賽期間,當地5星級酒店一晚的價格便已經突破萬元!俄羅斯人投入時大方,賺錢時也是毫不含糊的。如此簡單相加,便可以看出,俄羅斯世界盃輕輕鬆便可以從中國拿走七、八十億,如果再加上其它看見的、看不見的,最終達到100億也絕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對於俄羅斯人來說,他們也並沒有簡單地把世界盃當作一門生意來來做,某種意義上,他們還是更希望把世界盃當作向全世界展現俄羅斯的一個舞臺,這與他們一直以來的價值觀以及目前的國際處境也是密切相關的。更何況,儘管本屆世界盃投入創了新高,但由於俄羅斯人其實是將大量的資金用在了球場以及交通等硬體設施的建設之上,所以最終本屆世界盃是虧還是賺顯然不能簡單地按照投入產出比來計算,至於最終俄羅斯是贏家還是輸,相信伴隨著世界盃的進行,也將一步步地顯現出來……

眾所周知,位於上海的體育行銷公司雙刃劍早在2015年便已經被位於武漢的上市公司當代明誠(當時公司名還叫道博股份)收購,雙方簽有對賭條款。比較巧合的是,通過雙刃劍簽約世界盃的帝牌與指點藝境都是在世界盃開始前差不多一周才“壓哨”對外宣佈的。而幾乎就在相關簽約對外宣佈的同時,有關當代明誠通過這三宗代理獲利達億元的消息便已經通過武漢的媒體第一時間對外傳播。過去這幾年,當代明誠通過雙刃劍在足球領域發力多多,但基本都是投資大於收入,這一次如果真的在世界盃身上實現了“貿易順差”,也算是可喜可賀吧。

說來道去,中國企業究竟在俄羅斯世界盃上砸了多少錢呢?按照市場研究公司Zenith剛剛公佈的資料,中國企業對世界盃的廣告投入是8.35億美元(約合53.5億人民幣)。這個資料顯然還沒有包括各家公司在拿到世界盃相關權益後投放在市場及行銷上的其它開支。不過,這個資料已經足以讓中國企業成為俄羅斯世界盃最大的廣告主了,一向重視體育行銷的美國企業,這一次的廣告投放額雖然依然排在第二位,但總額卻只有4億美元,甚至不及中國的一半!


球場內外,一樣的天空,不一樣的心境。

對於俄羅斯世界盃組委會來說,中國企業的廣告投放固然是他們所期待的,但更讓他們心花怒放的,應該還是中國球迷的蜂湧而至。關於中國球迷的數量,俄羅斯駐華使館分析可以達到10萬人,世界盃官方票務的統計是已經突破4萬人。取一個相對保守中間數字吧——5萬人。如果以人均4萬元的開支計,這意味著至少又是20億!更何況,如果球迷看的是決賽,成本更是將成倍增加——決賽期間,當地5星級酒店一晚的價格便已經突破萬元!俄羅斯人投入時大方,賺錢時也是毫不含糊的。如此簡單相加,便可以看出,俄羅斯世界盃輕輕鬆便可以從中國拿走七、八十億,如果再加上其它看見的、看不見的,最終達到100億也絕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對於俄羅斯人來說,他們也並沒有簡單地把世界盃當作一門生意來來做,某種意義上,他們還是更希望把世界盃當作向全世界展現俄羅斯的一個舞臺,這與他們一直以來的價值觀以及目前的國際處境也是密切相關的。更何況,儘管本屆世界盃投入創了新高,但由於俄羅斯人其實是將大量的資金用在了球場以及交通等硬體設施的建設之上,所以最終本屆世界盃是虧還是賺顯然不能簡單地按照投入產出比來計算,至於最終俄羅斯是贏家還是輸,相信伴隨著世界盃的進行,也將一步步地顯現出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