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大众被罚10亿欧元,瞧瞧国际大车企干的这些事

德國大眾集團13日聲明, 德國布勞恩斯魏克市檢察院決定對大眾集團處以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5.5億元)罰款, 結束柴油車尾氣“排放門”的訴訟程式, 大眾集團對此表示接受。

這是2016年12月17日在波蘭華沙拍攝的大眾汽車標誌。 (新華社/路透)

檢察官方面說, 這是德國企業歷史上面臨的最大金額罰單之一。

近年, 德國、美國、日本等國的大車企紛紛陷入與尾氣有關的造假醜聞, 令人不禁想問:“大車企這是怎麼了?”

德系名車:安裝軟體造假

2015年9月, 美國環境保護署指控大眾旗下部分柴油車在尾氣檢測中作弊, 主要涉及氮氧化物排放,

揭開了柴油車“排放門”在德國汽車界的大幕。 調查很快擴展到大眾、奧迪、保時捷、梅賽德斯-賓士等多個品牌。

德國檢方調查顯示, 2007年至2015年, 大眾集團在全球售出的1070萬輛柴油車上裝有非法的尾氣排放操控軟體, 包括在北美市場出售的裝載第三代EA288型發動機以及在全球市場出售的裝載EA189型發動機的柴油車型。

2017年1月11日, 美國司法部宣佈, 德國大眾集團同意支付4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5億元)刑事與民事罰款, 以了結近60萬輛柴油車排放造假的醜聞。 加上此前為了結車主集體訴訟同意花費約150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4元), 大眾在美國因“排放門”損失近200億美元。

2017年1月11日, 在美國華盛頓, 美國時任司法部長林奇(中)宣佈, 德國大眾集團同意支付43億美元刑事與民事罰款,

以了結近60萬輛柴油車排放造假的醜聞。 (新華社/美聯)

德國聯邦交通部本月11日聲明, 因安裝尾氣檢測作弊軟體, 勒令戴姆勒集團召回德國市場上的23.8萬輛柴油車。

根據此聲明, 這次召回車輛主要包括梅賽德斯-賓士威霆商務車以及梅賽德斯-賓士GLC220d、C220d車型。

去年7月, 戴姆勒公司宣佈在歐洲市場召回逾300萬輛梅賽德斯-賓士柴油車, 以解決尾氣排放問題。

6月11日, 在德國柏林, 戴姆勒公司董事會主席迪特爾·策徹(中)抵達德國聯邦交通部。 (新華社/法新)

此外, 德國環境部長舒爾策本月要求德國汽車製造商出資44億歐元(1歐元約合人民幣7.55元), 對在德國售出的柴油車實施硬體升級, 以解決柴油車污染問題。

迄今, 德國汽車製造商對已售出的柴油車只提供免費軟體升級服務來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拒絕出資進行硬體升級。

此外, 以大眾集團為首的三家德國車企曾資助讓人、猴吸入汽車尾氣的試驗, 引發廣泛批評。

美國車企:面臨訴訟

除了德國的汽車企業,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和為其供應汽車零部件的德國博世集團也被指控合謀就尾氣排放造假, 今年1月10日在美國遭到起訴。

負責代理這起集體訴訟的美國哈根斯-伯曼律師事務所在訴狀中稱, 兩被告故意為2011年至2017年生產的福特F-250和F-350柴油版皮卡車安裝尾氣排放造假軟體, 這些車通過車檢後卻在實際行駛時排放最多高出標準50倍的有害尾氣。

這家律師事務所稱,

上述資料是他們通過獨立檢測得出的結果。

原告代理律師指責被告違反了涉及尾氣排放、消費者權益、廣告行銷等58項法律法規。

福特公司回應說, 這些指控“毫無依據”, 表示將為自己辯護。 博世集團則表示高度重視有關尾氣排放造假軟體的指控, 但不會就正在調查和訴訟中的事項做進一步評論。

此外, 去年1月, 美國監管機構揭出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涉嫌使用作弊軟體掩蓋汽車排放超標問題。

這是2015年10月7日在位於美國密西根州沃倫的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工廠前拍攝的一塊寫有克萊斯勒沃倫卡車裝配字樣標牌。 (新華社/路透)

美國環境保護署與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發表的聲明說, 菲亞特克萊斯勒在10.4萬輛汽車中安裝未經申報的排放控制軟體以通過尾氣排放檢測,

這種做法違反了《美國清潔空氣法》。 受影響車輛包括2014年至2016年款3.0升柴油發動機吉普大切諾基和道奇Ram1500皮卡車。

日系名車:測試資料造假

日本汽車生產商斯巴魯公司去年被曝在車輛出廠前對燃效和尾氣的隨機抽查中, 長期存在篡改測試值的不正當行為。 該公司本月5日承認, 又發現了新的造假細節。

圖為斯巴魯汽車標識。 (新華社/路透)

被發現存在問題的是該公司位於群馬縣太田市群馬製作所的總廠和矢島工廠。

就這一造假事件, 斯巴魯今年4月27日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交了調查報告, 並公佈了調查結果。 根據這份報告, 共有903輛車涉嫌資料造假。

圖上部為斯巴魯公司標識。 (新華社/路透)

斯巴魯公司5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公開了新的造假細節。

根據該公司的新聞公報,燃效和尾氣測定試驗時,車輛必須以國家規定的速度行駛,同時試驗場所的室內濕度必須在30%至75%的範圍內,若超速或濕度不在上述範圍內,測得的資料都應被視作無效,但是群馬製作所的質檢人員有時就把無效資料當作有效測試資料來處理。

除去重複計算的車輛,受資料造假影響的車輛已經從之前的903輛增加到1551輛。

斯巴魯社長吉永泰之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為明確這一連串問題的經營責任,他將於本月22日辭去兼任的首席執行官職務,並將出任沒有代表權的董事長,專心應對造假問題。

斯巴魯社長吉永泰之2017年10月27日在日本東京出席新聞發佈會。(新華社/美聯)

面對接連不斷的日企造假事件,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李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斯巴魯等日企不正當行為的背後,暴露了日企在用工制度、人力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部門在監管層面的漏洞。

李博說,日本經歷了“失去的20年”,經濟長期低迷,加上少子老齡化使國內市場大幅萎縮,需求不足導致行業內競爭加劇,企業過度追求降本增效。

從人力成本控制層面看,日本企業過於重視人力成本控制,企業盡可能壓縮正式員工數量,導致臨時工、兼職、派遣合同工等非正式雇傭人員大量增加。這類人員多數未經過專業培訓,只負責一些簡單重複勞動。斯巴魯等日本車企的汽車檢查問題就源於此。

斯巴魯社長吉永泰之2017年10月27日在新聞發佈會上鞠躬。(新華社/路透)

他說,從監管層面看,製造業醜聞頻發暴露了相關部門在政策制定和執行方面的漏洞。日本政府雖然在法規制定和標準執行上發揮主導作用,但由於日本製造業比較成熟,政府過於信賴企業、行業的自律能力,導致國家監管不足。此外,監管機關人手不足也是問題所在。

斯巴魯等日本車企醜聞相繼曝光後,共同社文章指出,把檢驗完全甩給生產商,這種基於“性善說”的制度似乎無可避免地要面臨調整。

-END-

記者:沈忠浩 馮玉婧 王強 錢錚 馬曹冉

編輯:吳錚

(新華社/路透)

斯巴魯公司5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公開了新的造假細節。

根據該公司的新聞公報,燃效和尾氣測定試驗時,車輛必須以國家規定的速度行駛,同時試驗場所的室內濕度必須在30%至75%的範圍內,若超速或濕度不在上述範圍內,測得的資料都應被視作無效,但是群馬製作所的質檢人員有時就把無效資料當作有效測試資料來處理。

除去重複計算的車輛,受資料造假影響的車輛已經從之前的903輛增加到1551輛。

斯巴魯社長吉永泰之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為明確這一連串問題的經營責任,他將於本月22日辭去兼任的首席執行官職務,並將出任沒有代表權的董事長,專心應對造假問題。

斯巴魯社長吉永泰之2017年10月27日在日本東京出席新聞發佈會。(新華社/美聯)

面對接連不斷的日企造假事件,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李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斯巴魯等日企不正當行為的背後,暴露了日企在用工制度、人力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部門在監管層面的漏洞。

李博說,日本經歷了“失去的20年”,經濟長期低迷,加上少子老齡化使國內市場大幅萎縮,需求不足導致行業內競爭加劇,企業過度追求降本增效。

從人力成本控制層面看,日本企業過於重視人力成本控制,企業盡可能壓縮正式員工數量,導致臨時工、兼職、派遣合同工等非正式雇傭人員大量增加。這類人員多數未經過專業培訓,只負責一些簡單重複勞動。斯巴魯等日本車企的汽車檢查問題就源於此。

斯巴魯社長吉永泰之2017年10月27日在新聞發佈會上鞠躬。(新華社/路透)

他說,從監管層面看,製造業醜聞頻發暴露了相關部門在政策制定和執行方面的漏洞。日本政府雖然在法規制定和標準執行上發揮主導作用,但由於日本製造業比較成熟,政府過於信賴企業、行業的自律能力,導致國家監管不足。此外,監管機關人手不足也是問題所在。

斯巴魯等日本車企醜聞相繼曝光後,共同社文章指出,把檢驗完全甩給生產商,這種基於“性善說”的制度似乎無可避免地要面臨調整。

-END-

記者:沈忠浩 馮玉婧 王強 錢錚 馬曹冉

編輯:吳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