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等级森严的古代,如何才能成为人上人?这是一条最快的捷径

(文/周帆 作者系鄭州大學文學碩士 配圖來源於網路)

從初中課本上起, “科舉制”就是封建體制對社會進步負面影響的代名詞之一。 近代以來, 科舉制一直被當做中國文化綻放的枷鎖, 仿佛沒有科舉制, 進步思想百花齊放的年代起碼能提前半個世紀一般。 從小我們都知道“朝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是科舉制的至高榮耀, 但是似乎很少有人認真想過, 這種“一步登天”式的人才選拔模式, 真的是百弊而無一利麼?

我們都習慣了拿今天的評判標準去衡量古人的思維模式與社會機制, 最通俗的講就是今天的高考。

十年寒窗, 畢其功於一役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決定了千萬學子的“生死”, 我們對高考有多敬畏, 對科舉制就有多厭惡。 家長和老師們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考上了好大學才能有好出路——這和當年頭懸樑錐刺股只為金榜題名時又哪有一絲區別。

但是從今天的角度來評價當時的體系, 本身就是完全不客觀的, 至少從中國社會上下階層的流動來說, 科舉制絕非一無是處。

如今我們常說, “寒門再難出貴子”, 這或許是一句看上去滿含自暴自棄的喪氣話, 但不爭的事實是社會的階層正在逐漸固化, 自下而上的流動性正在一點一滴的被抽幹, 被壓榨。 二十年前, 考上一所知名大學就意味著畢業後很大概率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現在的孩子卻在大學畢業後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

時間倒退一千年, 以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 想“出人頭地”的可能性更低——那時候沒有網路, 沒有手機, 一個人即便在當地享有盛名, 但京城之遠, 千里之外, 這微弱的聲音又如何傳到皇城宮中, 讓當權者聽到一二?

所以科舉制的誕生, 從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兩方面矛盾, 那就是寒門亦能出貴子, 酒香不怕巷子深。 在科舉制誕生前, 中國尚存一股“歸隱田園”的潮流,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大概就是陶淵明瞭吧。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在科舉制完善的唐朝之後就漸漸淡出人們的話題和視野了。 究極原因大體上是“輿論影響”讓隱士的選擇看起來越來越怯懦——一個人連光宗耀祖的擔當都沒有,

那麼一定是沒有真本事。

懷才不遇是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最大的心魔, 可我們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如何讓別人知曉我們的雄才大略。 這個問題古已有之, 千里馬常有, 然伯樂不常有。 在科舉制誕生之前, 懷才不遇的情況只能更惡劣——就算君主求賢若渴, 國家急需棟樑之才, 卻只能用身邊的人或是身邊的人舉薦的人, 而這些人又極易形成自己的利益團體。

科舉制的出現, 恰恰打通了這一頑疾的任督二脈:每一個自認有狀元之才的王孫貴族也好, 田舍農夫也罷, 所有讀過書的人, 都會主動站出來, 走上被國家挑選的道路。 雖然這條路總是一條獨木橋, 狀元總是只有一個,

多數人窮極半生也未能如願, 範進中舉的故事便是一幕縮影。 但是這條路總歸有個盡頭, 不再像曾經那樣遙遙無期, 茫茫無涯。

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說, 科舉制就是開了歷史的倒車, 束縛了學子的思想, 淪為了統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等等。 每一項制度的誕生都有它當時的合理性, 這種特徵也許在歷史的車輪邁向更先進的文明後成為了累贅, 可在誕生之初它的確給更多人帶來了希望, 哪怕這希望是飲鴆止渴。

就像科舉制總讓我們聯想到負面的影響, 那是因為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思想解放, 言論相對自由的年代。 當你擁有了森林, 自然就無法再滿足於盆景。 不過再大片的森林, 也是由小樹苗長起來的。

認清過去, 才能更好地擁抱未來。 無論歷史是否會開倒車, 我們都不能止步不前。

參考資料:

1、左言東:《職官與科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林白、朱梅蘇:《中國科舉史話》江西人民出版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