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喀什足球少年獲國安球迷捐贈球衣 夢想跨越4000公里來工體見證“大場面”

訓練結束後的小球員們 | 易真真

每個人都心知肚明, 在哨聲吹響之前, 比賽就已經提前結束了。

這哨聲像把鋒利的剪子, 將球場上方粘稠的熱風緩緩剌開。 穿著“國安”隊服的小球員們還保持著最後一刻全力防守的姿勢, 有人在撲救、有人鏟搶, 還有人徑直堵在了自家球門線上。

他們眼看著自己的對手——“拜仁”的球員們正邁著輕鬆的步子離開場地。 這時, 瘦小的“國安”守門員忽地提了一下褲子, 整場比賽, 他都在擔心腰圍過大的運動褲會掉下來。

剛剛還在足球場邊嘶吼、訓斥、擊掌、跺腳的教練阿裡木江,

沉默著, 他身著一件印有MESSI(梅西)名字的T恤, 棒球帽低低扣在腦門, 讓人難以看清表情。 他抬手示意孩子們過來, 這群維吾爾小學生穿著茵綠的國安球衣緩緩朝他移動。

2017年6月, 我見證了荒地鄉中心小學的這場比賽, 10:1, 他們輸了。

喀什街頭的足球少年| CFP

10:1

球場上, 沒有人想輸。

阿裡木江站在場邊, 他27歲, 是個黝黑帥氣的維吾爾青年。 過去五年間, 他都在喀什荒地鄉中心小學擔任體育老師, 因為熱愛足球而在此組建起一支維吾爾少年球隊。

2015年他帶領的荒地鄉中心小學足球隊在喀什小學生足球聯賽中奪得亞軍, 然而隨著一批批六年級球員畢業升入初中, 他的球隊開始青黃不接。 眼看著這群身穿國安球衣的孩子在第18小學的足球場上,

10:1輸給了身穿拜仁球衣的主隊, 他額頭滾燙、冒出了涔涔汗珠。

第18小學在喀什老城的繁華地段, 像如今許多城市學校所具備的條件, 這裡有一個人造草坪足球場供小球員們進行日常的訓練。

“國安”小球員們漲紅著臉向教練走去, 這裡的一切新奇又陌生, 尤其是腳下柔軟的人造草坪足球場。 在荒地鄉中心小學, 他們早已習慣在水泥地上練球, 在更小的時候, 他們則赤腳踩在滾燙的砂礫地上, 將足球高高地踢向天空。 鄉村的維吾爾孩子們都知道, 只要聰明又有力氣, 就能將足球踢得比白楊樹還高, 離天空更近。

孩子們攏在教練阿裡木江身旁, 乖乖地等待著他的訓斥, 然而他並沒有說什麼。 在過去的一年裡, 每天早晚阿裡木江都會帶領這批小球員在校舍後的籃球場水泥地上訓練一個半小時,

為了避免受傷, 他們只做最基礎的運球、傳球、射門等訓練, 還沒有機會嘗試一場對抗式的比賽。 輸球, 在意料之中。

“國安”的小球員們稀稀拉拉的離開了場地, 一名即將升入中學的隊員落在了後面, 男孩彎腰檢查著右腿膝蓋下一片紅色的傷口, 哈了口氣, 便急匆匆套上藍色的校服長褲。 他以一場慘敗, 結束了自己在荒地鄉中心小學的足球生涯。

阿裡木江發動他那輛棕紅色的鈴木小汽車, 9個孩子魚貫鑽入車中, 我看著他們疊羅漢似的一個抱著另一個, 團團擠在狹小的車廂內。 他轉動方向盤, 倉促地拋下一句“謔希(維語:再見)”向我道別。

阿裡木江和足球隊的孩子們| 受訪者供圖

喀什的“國安”

比賽結束之後, 綠色的隊服, 以及成套的裝備護具, 都被鎖進了荒地鄉小學的倉庫裡。 即使用的很愛惜, 時間久了還是有了些破損, 幾個孩子的球襪都已經露出了後腳跟。

孩子們身上那件國安隊服來自4000公里外的北京, 北京國安足球隊成立於1992年, 是中國足球頂級聯賽裡歷史最悠久的球隊之一。

80後的王宇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 他在1994年成為了國安隊的球迷, 二十多年來, 他的許多快樂與痛苦都與這支球隊有關。 像很多同齡人一樣, 國安成了他生命裡的一部分, 無論旅行到哪, 他總會帶著那件綠色的隊服和助威圍巾。

王宇來到喀什是在2017年4月, 粉色的杏花開得正歡。 在為新疆旅遊做計畫時,

他從微博上結識了阿裡木江, 第一次知道, 在沙漠綠洲裡有一支維吾爾少年的足球隊。

早就聽說新疆的孩子們熱愛踢球, 但是條件艱苦, 於是他想借著這次旅途盡力給予一些幫助。 王宇通過阿裡木江打聽到了每個孩子的名字和尺碼, 接著便在網上定制了十多套國安隊服, 7號達尼亞爾、9號塞米、10號阿布都熱依木、11號阿布都艾尼……

在喀什機場, 阿裡木江接到了遠方的來客, 荒地鄉校隊的孩子們第一次有了印著自己名字的球衣, 只有女隊員曼孜熱有些“無辜”, 因為教練在名單上備註了她的性別, 她的球衣後面也印上了幾個大大的漢字“曼孜熱(女)”。

球衣有了, 球鞋、球襪也來自國安球迷。 當王宇在社交網路上分享他在喀什的經歷時, 引起了比他年長幾歲的徐南的注意,兩人取得聯繫後,徐南寄去了包括球鞋、護具在內的其他訓練用品。

在兒時,徐南就被父親帶去了國安最早的主場先農壇體育場,在山呼海嘯般呐喊聲裡,他找到了值得一生擁護的主隊。到如今,國安的主場已經搬到了工人體育場,每個比賽日,幾萬人穿著綠色隊服聚集到這裡,徐南和已經60多歲的父母也在其中。他跟我說,這種熱愛是一種“傳承”。

喀什還沒有一支頂級聯賽的球隊,也沒有工體那樣的“魔鬼主場”,但在這裡旅行的五天,王宇發現,孩子們可以把任意踢球的地方變成他們的“主場”。在古城牆上、在吐曼河邊的草叢裡、在高臺民居的泥土地,在喀什噶爾老城幽深的巷子裡,永遠不會缺少人們爭搶皮球的身影,就像他們永遠不知疲倦反復哼唱著的木卡姆民歌。

這種情景似曾相識,小宇想起了小時候的日子,在北京的胡同裡,一群孩子放學後用書包和磚頭壘起球門,開始一場比賽。

喀什人認識和喜歡上足球是很早前的事,早在19世紀末,海外經商的維吾爾商人便將包括足球在內的現代體育項目帶回了家鄉。資料裡記載,1927年,在英國駐喀什領事館舉辦的足球比賽裡,一支喀什本土人組成的球隊曾以2:1戰勝了英國隊,又以7:0贏了瑞典隊。

到現在,我問那裡的孩子們最喜歡的球星是誰,“C羅”和“梅西”還是被提起最多的名字。有時坐計程車也會碰到球迷司機,在車裡裝飾著AC米蘭的隊徽和圍巾。我常去的一家抓飯館甚至還舉辦過幾屆自己的足球聯賽,餐廳的壁櫥裡擺放著兩層的鍍銅獎盃,牆上還掛著抓飯館員工身穿尤文圖斯隊服進行比賽的照片。

“喀什的足球全新疆最厲害。”阿裡木江不無驕傲。

“比烏魯木齊還要好嗎?”我問道。

“那當然。新疆嘛,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和田是籃球,阿克蘇是排球,喀什就是足球。”阿裡木江的意思,新疆各地在體育上各有所長。

“喀什就是新疆的巴西!”他如此總結。

但無論巴西還是國安,對於荒地鄉的孩子們還是有些遙遠。他們並不完全明白這件新得到的綠色隊服的含義,只知道這是來自北京的禮物,那是個遙遠的地方、天安門廣場就在那裡。現在,他們對於北京又多了一重想像,“那裡有一支叫北京國安的球隊”。

“阿裡木江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去北京?”他們手捧著球衣,圍在阿裡木江身旁。

“你們好好踢,就能去北京。”阿裡木江並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實現這個願望。眼下他們連一個正經的足球場都沒有。沒有足球場,就無法提高訓練,如果一直輸球,去了北京又有什麼意義呢?

喀什街景|易真真

“亞克西!”

從喀什老城出發,約莫20分鐘車程,穿越成片的核桃樹、巴旦木樹、還有玫瑰園與麻紮(墳墓),荒地鄉中心小學就到了。

一個球門支在籃球場的水泥地上,就是阿裡木江和孩子們訓練的地方。這天練習的是射門,孩子們排成縱隊,他們個頭小小的,皮膚曬得黑而油亮。

7號達尼亞爾讀五年級,長著羊羔一般的小卷毛,他快而准地將球送進球門,阿裡木江拍手吼著,“亞克西”(好)!

這是日常鼓勵孩子們的話語。和奔放的維吾爾人聊天,有時候你無法從語氣辨認他們是愉悅還是憤怒,他們總是熱烈直接,帶著原始的強烈情感,就像他們在足球場上表現的那樣。

訓練間隙,達尼亞爾常將雙臂掛在樹上,晃來晃去,他轉動著大黑眼睛,像只滿懷心事的小猴兒。他的隊友告訴我,達尼亞爾是他們的“偶像”,因為他10分鐘能顛700多個球。

自從輸掉那場和“拜仁”的比賽後,守門員退出了這支球隊,小球員司馬衣力便主動頂替了守門員的位置。這次訓練時,我發現他吸著鼻子,有些無精打采,但仍然在盡力完成著撲救的動作。

阿裡木江告訴我,孩子感冒了,正發著燒頭疼。我有些擔心,自作主張地對孩子說,“休息下吧。”阿裡木江好像沒聽見我在說什麼,發號施令道,“繼續訓練!”

司馬衣力選擇了聽從教練的指示,繼續站在了球門前面。

在喀什,時間被抻長了,綿綿沒有盡頭。等到晚上8點,才迎來夕陽,訓練也就此結束了。孩子們出了一身臭汗,尖叫打鬧著鑽進水龍頭底下仰頭喝水、洗頭。調皮的達尼亞爾用黑乎乎的小手將頭髮全往中間聚攏,豎起了一個朋克頭,其他幾個孩子便跟著模仿起來。

達尼亞爾的故事,我是在和阿裡木江去家訪時才知道的。小傢伙躲在母親身後,羞怯地看著我倆。在足球場上他敏捷機靈,惹人注意,連國安球迷王宇也誇他舉手投足有球星范兒。然而一旦在家中,他就變回了那個11歲的維吾爾孩子。

幾年前達尼亞爾的父母離婚,他便跟隨母親住到了娘家,母親靠著在自家院子門口擺攤賣女裝賺錢養家。彩色的維吾爾女裙一件件懸掛在架子上,帶有巴旦木和藤蔓的花紋,每一件不過四五十元錢。

每一個維吾爾女人都十分愛美,迎接我們時,達尼亞爾媽媽身著一襲艾德萊斯長裙,包著彩色頭巾。她只會簡單的漢語詞彙,於是便用拘謹而樸素的笑容來替代言語。

我們穿過用泥土壘砌的院子,院子裡還有一個小花園,清貧的生活並沒有讓人失去體面,反倒處處潔淨。達尼亞爾睜大著眼睛,一聲不吭,很快從屋內捧著一把核桃向我跑來,也不經我同意,就踮腳往我包裡塞。阿裡木江也並不客氣,抓起兩個核桃放在手掌心,嘎嘣,核桃應聲而碎。他把核桃白嫩的果肉遞給我,像在自己家一樣招待客人,“你嘗嘗我們荒地鄉的核桃”。

達尼亞爾媽媽雖然不懂足球,但卻喜歡看兒子踢球的模樣,或許她也明白這是鄉村少年最易得的快樂。每一年都有小球員退出阿裡木江的球隊,在新疆鄉村,務實的家長們也同樣擔心踢球會耽誤學習。

臨走時,阿裡木江用漢語對孩子說,要多看漢語頻道的節目。之前一支內地足球隊來喀什選拔小球員,原本在荒地鄉中心小學足球隊看中一個好苗子,但是因為小球員漢語不過關丟掉了去廣州學習的機會。

害羞的達尼亞爾這會兒倒是抓住了機會,熱心地充當起翻譯,將老師的囑咐用維吾爾語轉述給媽媽。結果小傢伙一不小心把漢語頻道說成了MTV。阿裡木江擺出一副要發脾氣的樣子,拍了拍達尼亞爾的腦袋,“誒?怎麼是MTV?是CCTV1!”

足球隊的孩子們正在觀看比賽錄影|受訪者供圖

大場面

暑假到了,阿裡木江有些發愁。兩個六年級的孩子即將離隊,球隊的實力又要受到影響。而他也不斷跟烏魯木齊的足球老師打電話推薦,希望能為這兩個孩子爭取到去大城市讀中學的機會,那樣就能有大大的足球場,也就會有更好的訓練。

他心裡明白,在鄉村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能將孩子們送出鄉村。

原先阿裡木江從未想過要成為一名鄉村體育老師。身為一個時髦的90後年輕人,他熱愛一切新潮的電子產品,比如最新款的iPhone手機、無人機。當年在喀什師範(現喀什大學)讀體育專業的他曾是校足球隊的主力。

2013年春天,喀什師範足球隊在新疆自治區大學生足球聯賽中奪冠,代表新疆出戰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那是他離夢想最近的時刻。

“我們和北京大學的比賽 2:0贏了,給我們書記打電話,他特別高興。”阿裡木江用維吾爾人慣有的語氣拉長著調子說道。

聯賽結束後,他和球隊成員被安排前往位於秦皇島的中國足球學校集訓。從小生長在一個距離海洋最遙遠的城市,在秦皇島,他第一次見到了大海。

那時他差點和國內的足球俱樂部簽約,留在內地成為一名職業球員。而家人打來的一通電話讓他猶豫了。曾是小學老師的母親體弱,犯心臟病已有多年。在喀什地區公安局當法醫的父親則勸他,“你聽爸爸的話,就回來吧。”他是家中唯一的兒子,不能離家太遠。

2013年7月他回到家鄉喀什,參加了特崗考試,就這樣成為了一名鄉村體育老師。

阿裡木江回來了,但他還是希望孩子們能有機會走出去。阿裡木江有個好朋友也在喀什葉城一所小學當體育老師,他把一個學生捧著零錢、希望買個足球的照片發到了網上,引起了巨大的關注,最後經過媒體人促成,朋友和學生受邀去內地參加了活動,見到了梅西。

這讓阿裡木江也很激動,梅西是他的偶像,整個夏天,他都輪換著幾件印有MESSI名字的T恤。他對自己的兩個夢想有了疑惑,一個是為孩子們修個足球場,另一個則是見到梅西。“如果非要選一個呢?”我開玩笑似的難為他。“嗯……”他認真地思考起來,然後回我,“那還是先修一個足球場吧,這樣子嘛我們好好地練球。練好了以後肯定能見到梅西!”

阿裡木江也開始嘗試用手機拍下孩子們訓練的照片和視頻,上傳到微博頁面。在一條視頻微博裡,他這樣寫著:“總有一天、我們會向世界證明、新疆孩子們天生就是為大場面而生的。”

在那之前,首先要看看什麼是真正的“大場面”。趕上喀什沙塵暴或是下雨的壞天氣,訓練暫時停止,阿裡木江把孩子們召集到課堂裡,給他們播放下載好的足球比賽錄影。

孩子們最愛看的是內地少年足球比賽,看著那些年齡相仿的小球員在綠茵茵的球場上追趕足球,恨不能自己也跑進大螢幕中,飛起一腳射門。有時候阿裡木江會放上一段西甲聯賽,孩子們便默契地指著10號球員,那是老師衣服上的球員。

還有一些時候阿裡木江會放上一場中超的比賽,當北京國安出現在螢幕上時,孩子們意識到自己也穿著同樣的綠色球衣。“阿裡木江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去北京?”他們又一次問起這個問題。

孩子們關於足球的夢想不止於此,他們會告訴你,“我們從小在沙子地上踢球,長大我要掙很多錢,把它改成足球場。”而達尼亞爾說, “我的夢想是要為祖國踢球。”

阿裡木江繼續扮演著體育老師和足球教練的雙重角色,有時候也是像父親一樣的存在。

每次結束訓練後,他都會開車將住得遠的孩子一個個送回家。那個傍晚,我和8個孩子鑽入那輛棕紅色的鈴木小汽車,我在副駕摟著曼孜熱,後排7個男孩則疊羅漢似的一個抱著一個。

我們緩緩行進在鄉村公路上,道路兩旁是亙古不變的白楊,身著彩色艾德萊斯綢緞的維吾爾婦女從我窗前閃過。阿裡木江沖我眨眨眼,毫無預料地擰開音響,一首維吾爾流行歌的前奏響了起來,孩子們就像比賽獲勝後一般尖叫,他們緊緊貼在一起,手指搖晃著節奏放聲歌唱。

他們的歌聲很快淹沒了我,淹沒了汽車、淹沒了整條道路。我小聲哼唱著,就像學會了他們的語言。

小球員達尼亞爾 | 易真真

(大賽徵稿啟事詳見首頁下方"青客故事")

-END-

作者:易真真

自由寫作者,你並非是和我毫無關聯的陌生人

編輯:劉汨 宋建華

事實核查員:劉汨設計:鄒依婷

引起了比他年長幾歲的徐南的注意,兩人取得聯繫後,徐南寄去了包括球鞋、護具在內的其他訓練用品。

在兒時,徐南就被父親帶去了國安最早的主場先農壇體育場,在山呼海嘯般呐喊聲裡,他找到了值得一生擁護的主隊。到如今,國安的主場已經搬到了工人體育場,每個比賽日,幾萬人穿著綠色隊服聚集到這裡,徐南和已經60多歲的父母也在其中。他跟我說,這種熱愛是一種“傳承”。

喀什還沒有一支頂級聯賽的球隊,也沒有工體那樣的“魔鬼主場”,但在這裡旅行的五天,王宇發現,孩子們可以把任意踢球的地方變成他們的“主場”。在古城牆上、在吐曼河邊的草叢裡、在高臺民居的泥土地,在喀什噶爾老城幽深的巷子裡,永遠不會缺少人們爭搶皮球的身影,就像他們永遠不知疲倦反復哼唱著的木卡姆民歌。

這種情景似曾相識,小宇想起了小時候的日子,在北京的胡同裡,一群孩子放學後用書包和磚頭壘起球門,開始一場比賽。

喀什人認識和喜歡上足球是很早前的事,早在19世紀末,海外經商的維吾爾商人便將包括足球在內的現代體育項目帶回了家鄉。資料裡記載,1927年,在英國駐喀什領事館舉辦的足球比賽裡,一支喀什本土人組成的球隊曾以2:1戰勝了英國隊,又以7:0贏了瑞典隊。

到現在,我問那裡的孩子們最喜歡的球星是誰,“C羅”和“梅西”還是被提起最多的名字。有時坐計程車也會碰到球迷司機,在車裡裝飾著AC米蘭的隊徽和圍巾。我常去的一家抓飯館甚至還舉辦過幾屆自己的足球聯賽,餐廳的壁櫥裡擺放著兩層的鍍銅獎盃,牆上還掛著抓飯館員工身穿尤文圖斯隊服進行比賽的照片。

“喀什的足球全新疆最厲害。”阿裡木江不無驕傲。

“比烏魯木齊還要好嗎?”我問道。

“那當然。新疆嘛,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和田是籃球,阿克蘇是排球,喀什就是足球。”阿裡木江的意思,新疆各地在體育上各有所長。

“喀什就是新疆的巴西!”他如此總結。

但無論巴西還是國安,對於荒地鄉的孩子們還是有些遙遠。他們並不完全明白這件新得到的綠色隊服的含義,只知道這是來自北京的禮物,那是個遙遠的地方、天安門廣場就在那裡。現在,他們對於北京又多了一重想像,“那裡有一支叫北京國安的球隊”。

“阿裡木江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去北京?”他們手捧著球衣,圍在阿裡木江身旁。

“你們好好踢,就能去北京。”阿裡木江並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實現這個願望。眼下他們連一個正經的足球場都沒有。沒有足球場,就無法提高訓練,如果一直輸球,去了北京又有什麼意義呢?

喀什街景|易真真

“亞克西!”

從喀什老城出發,約莫20分鐘車程,穿越成片的核桃樹、巴旦木樹、還有玫瑰園與麻紮(墳墓),荒地鄉中心小學就到了。

一個球門支在籃球場的水泥地上,就是阿裡木江和孩子們訓練的地方。這天練習的是射門,孩子們排成縱隊,他們個頭小小的,皮膚曬得黑而油亮。

7號達尼亞爾讀五年級,長著羊羔一般的小卷毛,他快而准地將球送進球門,阿裡木江拍手吼著,“亞克西”(好)!

這是日常鼓勵孩子們的話語。和奔放的維吾爾人聊天,有時候你無法從語氣辨認他們是愉悅還是憤怒,他們總是熱烈直接,帶著原始的強烈情感,就像他們在足球場上表現的那樣。

訓練間隙,達尼亞爾常將雙臂掛在樹上,晃來晃去,他轉動著大黑眼睛,像只滿懷心事的小猴兒。他的隊友告訴我,達尼亞爾是他們的“偶像”,因為他10分鐘能顛700多個球。

自從輸掉那場和“拜仁”的比賽後,守門員退出了這支球隊,小球員司馬衣力便主動頂替了守門員的位置。這次訓練時,我發現他吸著鼻子,有些無精打采,但仍然在盡力完成著撲救的動作。

阿裡木江告訴我,孩子感冒了,正發著燒頭疼。我有些擔心,自作主張地對孩子說,“休息下吧。”阿裡木江好像沒聽見我在說什麼,發號施令道,“繼續訓練!”

司馬衣力選擇了聽從教練的指示,繼續站在了球門前面。

在喀什,時間被抻長了,綿綿沒有盡頭。等到晚上8點,才迎來夕陽,訓練也就此結束了。孩子們出了一身臭汗,尖叫打鬧著鑽進水龍頭底下仰頭喝水、洗頭。調皮的達尼亞爾用黑乎乎的小手將頭髮全往中間聚攏,豎起了一個朋克頭,其他幾個孩子便跟著模仿起來。

達尼亞爾的故事,我是在和阿裡木江去家訪時才知道的。小傢伙躲在母親身後,羞怯地看著我倆。在足球場上他敏捷機靈,惹人注意,連國安球迷王宇也誇他舉手投足有球星范兒。然而一旦在家中,他就變回了那個11歲的維吾爾孩子。

幾年前達尼亞爾的父母離婚,他便跟隨母親住到了娘家,母親靠著在自家院子門口擺攤賣女裝賺錢養家。彩色的維吾爾女裙一件件懸掛在架子上,帶有巴旦木和藤蔓的花紋,每一件不過四五十元錢。

每一個維吾爾女人都十分愛美,迎接我們時,達尼亞爾媽媽身著一襲艾德萊斯長裙,包著彩色頭巾。她只會簡單的漢語詞彙,於是便用拘謹而樸素的笑容來替代言語。

我們穿過用泥土壘砌的院子,院子裡還有一個小花園,清貧的生活並沒有讓人失去體面,反倒處處潔淨。達尼亞爾睜大著眼睛,一聲不吭,很快從屋內捧著一把核桃向我跑來,也不經我同意,就踮腳往我包裡塞。阿裡木江也並不客氣,抓起兩個核桃放在手掌心,嘎嘣,核桃應聲而碎。他把核桃白嫩的果肉遞給我,像在自己家一樣招待客人,“你嘗嘗我們荒地鄉的核桃”。

達尼亞爾媽媽雖然不懂足球,但卻喜歡看兒子踢球的模樣,或許她也明白這是鄉村少年最易得的快樂。每一年都有小球員退出阿裡木江的球隊,在新疆鄉村,務實的家長們也同樣擔心踢球會耽誤學習。

臨走時,阿裡木江用漢語對孩子說,要多看漢語頻道的節目。之前一支內地足球隊來喀什選拔小球員,原本在荒地鄉中心小學足球隊看中一個好苗子,但是因為小球員漢語不過關丟掉了去廣州學習的機會。

害羞的達尼亞爾這會兒倒是抓住了機會,熱心地充當起翻譯,將老師的囑咐用維吾爾語轉述給媽媽。結果小傢伙一不小心把漢語頻道說成了MTV。阿裡木江擺出一副要發脾氣的樣子,拍了拍達尼亞爾的腦袋,“誒?怎麼是MTV?是CCTV1!”

足球隊的孩子們正在觀看比賽錄影|受訪者供圖

大場面

暑假到了,阿裡木江有些發愁。兩個六年級的孩子即將離隊,球隊的實力又要受到影響。而他也不斷跟烏魯木齊的足球老師打電話推薦,希望能為這兩個孩子爭取到去大城市讀中學的機會,那樣就能有大大的足球場,也就會有更好的訓練。

他心裡明白,在鄉村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能將孩子們送出鄉村。

原先阿裡木江從未想過要成為一名鄉村體育老師。身為一個時髦的90後年輕人,他熱愛一切新潮的電子產品,比如最新款的iPhone手機、無人機。當年在喀什師範(現喀什大學)讀體育專業的他曾是校足球隊的主力。

2013年春天,喀什師範足球隊在新疆自治區大學生足球聯賽中奪冠,代表新疆出戰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那是他離夢想最近的時刻。

“我們和北京大學的比賽 2:0贏了,給我們書記打電話,他特別高興。”阿裡木江用維吾爾人慣有的語氣拉長著調子說道。

聯賽結束後,他和球隊成員被安排前往位於秦皇島的中國足球學校集訓。從小生長在一個距離海洋最遙遠的城市,在秦皇島,他第一次見到了大海。

那時他差點和國內的足球俱樂部簽約,留在內地成為一名職業球員。而家人打來的一通電話讓他猶豫了。曾是小學老師的母親體弱,犯心臟病已有多年。在喀什地區公安局當法醫的父親則勸他,“你聽爸爸的話,就回來吧。”他是家中唯一的兒子,不能離家太遠。

2013年7月他回到家鄉喀什,參加了特崗考試,就這樣成為了一名鄉村體育老師。

阿裡木江回來了,但他還是希望孩子們能有機會走出去。阿裡木江有個好朋友也在喀什葉城一所小學當體育老師,他把一個學生捧著零錢、希望買個足球的照片發到了網上,引起了巨大的關注,最後經過媒體人促成,朋友和學生受邀去內地參加了活動,見到了梅西。

這讓阿裡木江也很激動,梅西是他的偶像,整個夏天,他都輪換著幾件印有MESSI名字的T恤。他對自己的兩個夢想有了疑惑,一個是為孩子們修個足球場,另一個則是見到梅西。“如果非要選一個呢?”我開玩笑似的難為他。“嗯……”他認真地思考起來,然後回我,“那還是先修一個足球場吧,這樣子嘛我們好好地練球。練好了以後肯定能見到梅西!”

阿裡木江也開始嘗試用手機拍下孩子們訓練的照片和視頻,上傳到微博頁面。在一條視頻微博裡,他這樣寫著:“總有一天、我們會向世界證明、新疆孩子們天生就是為大場面而生的。”

在那之前,首先要看看什麼是真正的“大場面”。趕上喀什沙塵暴或是下雨的壞天氣,訓練暫時停止,阿裡木江把孩子們召集到課堂裡,給他們播放下載好的足球比賽錄影。

孩子們最愛看的是內地少年足球比賽,看著那些年齡相仿的小球員在綠茵茵的球場上追趕足球,恨不能自己也跑進大螢幕中,飛起一腳射門。有時候阿裡木江會放上一段西甲聯賽,孩子們便默契地指著10號球員,那是老師衣服上的球員。

還有一些時候阿裡木江會放上一場中超的比賽,當北京國安出現在螢幕上時,孩子們意識到自己也穿著同樣的綠色球衣。“阿裡木江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去北京?”他們又一次問起這個問題。

孩子們關於足球的夢想不止於此,他們會告訴你,“我們從小在沙子地上踢球,長大我要掙很多錢,把它改成足球場。”而達尼亞爾說, “我的夢想是要為祖國踢球。”

阿裡木江繼續扮演著體育老師和足球教練的雙重角色,有時候也是像父親一樣的存在。

每次結束訓練後,他都會開車將住得遠的孩子一個個送回家。那個傍晚,我和8個孩子鑽入那輛棕紅色的鈴木小汽車,我在副駕摟著曼孜熱,後排7個男孩則疊羅漢似的一個抱著一個。

我們緩緩行進在鄉村公路上,道路兩旁是亙古不變的白楊,身著彩色艾德萊斯綢緞的維吾爾婦女從我窗前閃過。阿裡木江沖我眨眨眼,毫無預料地擰開音響,一首維吾爾流行歌的前奏響了起來,孩子們就像比賽獲勝後一般尖叫,他們緊緊貼在一起,手指搖晃著節奏放聲歌唱。

他們的歌聲很快淹沒了我,淹沒了汽車、淹沒了整條道路。我小聲哼唱著,就像學會了他們的語言。

小球員達尼亞爾 | 易真真

(大賽徵稿啟事詳見首頁下方"青客故事")

-END-

作者:易真真

自由寫作者,你並非是和我毫無關聯的陌生人

編輯:劉汨 宋建華

事實核查員:劉汨設計:鄒依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