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史上败得最惨的战争,隋炀帝三征高丽为何无果而终?

西哲有言: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的歷史, 沒戰爭便沒歷史。 這話說得雖然絕對, 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國歷史上也是發生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 有勝利者, 有失敗者, 有義戰, 有不義戰。 然而, 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 動員整個國家機器, 發動戰爭, 結果慘敗而歸的, 要數好大喜功的隋煬帝了。 隋煬帝曾經三次親征高麗, 結果無功而返, 尤其是第二次差點就成功了, 因為一個人的反水, 功虧一簣。

隋朝建立後, 高麗王本來是向隋朝稱臣的, 並接受隋朝封王。 後來, 隋朝消滅中土最後一個分裂政權——南朝陳,

自漢末以來幾百年的分裂局面結束, 高麗王深知自己的好日子也不多了, 於是積極備戰。 隋文帝得到高麗備戰的消息後, 極為不滿, 責問道:“遼河再廣闊, 能有陳國的長江寬闊嗎?高麗兵馬再強壯, 抵得上陳國江南勝地人口多嗎?”開始對高麗進行恫嚇。


隋代歐亞局勢圖

等到隋煬帝即位, 高麗王竟然不再來朝, 隋煬帝正愁找不到出兵理由, 便以此為藉口, 下旨征討高麗。 於是, 全國動員, 晝夜趕制戰艦、戰車, 強征民夫、民糧, 一時間, 千里之途, 載滿兵甲糧草。 大業八年, 隋煬帝第一次親征高麗, 率領大軍113萬, 民夫300萬, 對外號稱兵力500萬, “弔民伐罪, 非為功名”, 只為討一個說法。 大將公孫述率30萬人先頭部隊一路狂勝, 為了直取平壤,

乾脆連糧草也扔了, 輕裝前進, 結果在又寒又饑的情況下, 還是一日七勝, 在距離平壤30裡外紮營。 然而, 平壤城易守難攻, 在離大部隊太遠, 失去支援的情況下, 公孫述斷了糧草, 又挨不住東北的寒冷, 只好退兵。 結果高麗軍隊乘機出擊, 隋軍潰不成軍, 一路敗逃。 而隋煬帝的主力部隊, 因諸將害怕擔責任, 事無巨細皆向皇帝彙報, 讓皇帝定奪, 行動遲緩, 失去戰機, 遇到公孫述潰逃而來的敗軍, 狂瀉千里, 第一次征高麗宣告失敗。

失敗後, 隋煬帝繼續厲兵秣馬, 做了近十年的準備, 613年, 第二次親征高麗, 猛攻20余天, 勝利在望。 沒想到, 後院起火, 負責後勤保障的楊玄感突然發動叛亂, 隋煬帝不得不回師平叛, 二征高麗功敗垂成。

平定叛亂後,

第二年, 隋煬帝三征高麗。 可是, 連年戰爭折騰的兩國都疲憊不堪, 民不聊生, 高麗求和, 並以交出楊玄感部作為禮物。 而隋朝國內民怨沸騰, 各地農民起義不斷, 也無力再打下去了。 既然高麗王求和稱臣, 隋煬帝也便就坡下驢, 挽回了些許顏面, 宣佈罷兵。 但是, 國力已消耗太多, 直接導致了隋朝短命而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