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河南78岁老人用祖传手艺做羊肉烩馍,一天卖400碗受欢迎

2018年6月12日, 在河南郟縣縣城一家餐館裡, 今年已經78歲高齡的張仁義老先生正在後廚做羊肉燴饃, 這碗很有地方特色的經典美食, 張師傅已經做了四十多年, 他是家族這門手藝的第四代傳人, 如今雖然已把手藝傳給了兒子和兒媳, 他還時不時地親自上灶做上幾碗。

很多人都吃過羊肉泡饃, 但是這碗羊肉燴饃嘗過的人就不多了, 泡饃用鍋盔泡羊肉湯, 大多是吃的時候現泡在碗裡, 而燴饃需要把餅絲下鍋裡烹飪, 配菜也更為豐富, 吃的時候一個需要動手自己泡, 一個坐桌子吃現成的。

據張師傅介紹,

做燴饃用的燒餅, 在當地叫“死面燒餅”, 因為做這種燒餅的面沒有發酵過, 也就不會有酸味。 烤好的燒餅呈長條形, 是專門用來做燴饃的, 放涼之後切成餅絲, 寬度大約有一指來寬, 經熬煮後也不會燶爛在鍋裡。

案板上放著大大小小的盆和碗, 裡面放著調料和配菜, 配菜有鮮羊肉、丸子、黑木耳等, 調料有鹽、五香粉、羊油辣椒和祖傳的秘制佐料。 羊油辣椒是自己熬的, 在當地不管是做羊肉湯、餄餎面、豆腐菜還是燴饃, 都離不開這盆香兒不辣的調味料。

張師傅做燴饃用的餅絲, 和很多做燴饃用的餅絲處理方法還不太一樣, 那就是他在切完之後還要把餅絲下油鍋炸至金黃色, 為何要多這麼一道工序, 張師傅說這樣做出來的燴饃吃著會更筋道一些。

掄起勺子, 張師傅開始做燴饃了, 只見他先猛火熱鍋, 添加蔥薑蒜爆炒新鮮羊肉, 用鏟子不停翻炒, 以防止糊底, 再適時加入鹽、五香粉和自家祖傳的秘制佐料。 待羊肉炒至七八分熟時, 舀幾瓢大羊骨高湯入鍋, 這些湯他已經熬了十幾個小時, 味道異常鮮美, 正適合做燴饃。

熱湯入鍋即翻滾, 張師傅端來炸好的餅絲倒進了鍋裡, 這一鍋能做四碗, 餅絲和肉的用量都是有數的, 下鍋之前要稱一下, 這樣店家心安, 食客也不會吃虧。

七八分鐘後依次把泡過的黑木耳、油炸丸子入鍋, 再稍煮二三分鐘這碗燴饃就做成了。 出鍋時根據顧客的喜好, 添加辣椒油和香菜。 燴饃分大小碗, 大碗12塊錢, 小碗10塊錢, 這是“基礎版”,

如果要求加肉的話, 那就一碗15元、20元不等, 曾經有顧客要了一碗30元的“豪華版”。

由於年事已高, 張師傅把這門手藝傳授了兒子和兒媳, 孩子們也很爭氣, 既精廚藝又懂經營, 自己人忙不過來, 又雇了三四個幫手, 從早忙到晚, 平均一天能賣出去三四百碗。

據張仁義老師傅介紹, 經過他這一代的傳承和改進, 他家的燴饃能做到“饃透而不碎, 肉脆而不生, 口香而不膩, 常食而不厭”, 這些特點也許顧客們描述不出來, 但他們都能吃的出來, 店裡多是來品嘗多年的老主顧, 對於他們來說, 吃燴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可以說吃完香三天, 三天不吃就想。 攝影記錄|張根棟 更多鄉土美食請關注公眾號“鄉土河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