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區塊鏈中的硬分叉

硬分叉在bitcoin.org上都有定義, 原文的硬分叉被定義成這樣:

A permanent divergence in the the block chain, commonly occurs when non-upgraded nodes can’t validate blocks created by upgraded nodes that follow newer consensus rules.

區塊鏈發生永久性分歧, 在新共識規則發佈後, 部分沒有升級的節點無法驗證已經升級的節點生產的區塊, 通常硬分叉就會發生。

區塊鏈中最出名的兩次硬分叉為紐約共識方案SegWit2x以及大區塊擴容方案BCH硬分叉。 而這兩者都是為瞭解決同一問題:隨著比特幣持有者和區塊鏈上交易的不斷增長, 原本1M的區塊大小已不足以支撐日漸龐大的交易量, 網路擁堵、交易延遲等問題日益嚴重。 比特幣的擁堵已經持續了近1年, 交易手續費極其昂貴, 影響了比特幣作為交易的使用。

為了比特幣更好的發展, 比特幣社區開始討論修改比特幣的代碼, 突破比特幣的1M區塊上限。 而不同的地方在於SegWit2x採取的是隔離驗證這種相對迂回且只能緩解一時之需的方式, 而BCH直接採用大區塊這種能讓大礦池壟斷市場的方式, 總的而言兩種都不是最佳的方式(by the way 不知道還有人記得中本聰消失前說過擴容是BTC的問題解決方案, 這麼而言BCH才是真正的BTC..細思極恐)

其次, 無論軟分叉抑或硬分叉, 其主要目的是直接修改原有共識, 這對於原鏈而言都是災難性破壞。 因為硬分叉修改資料結構後, 新節點生產的區塊會被舊節點拒絕掉, 如果舊節點拒絕升級軟體而堅持按照舊資料結構繼續挖礦,

那比特幣就會產生兩條鏈。

軟分叉為了做到新節點和舊節點生產的資料完全相容, 那是非常難的, 因為本質上是不一樣的資料結構大家要相互認, 一旦出現有節點拒絕驗證不一樣的交易或區塊, 那就會變成硬分叉。 這也就是Bip 66軟分叉最終變成硬分叉的原因。

換句話而言, 產生硬分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發生共識改變後, 仍有支持原鏈出塊的算力作支撐除了擁有大量算力集中支持的LTC以及BCH無需擔心外。 諸如狗狗幣, 比特黃金, 比特鑽石, 比特ABCDEFG只需將BTC源碼download下來修改名字與參數即可。 難以得到社區的認可, 長遠甚至當下而言, 歸零可期。

本文作者:

龍智, 矽谷密探早期發燒友。 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 目前在某500強企業存儲研發中心擔任軟體工程師。

區塊鏈早期參與者之一, 曾經參與過筆記型電腦挖比特幣。 多年資深老股民正轉戰虛擬貨幣交易。 研究區塊鏈技術公鏈技術頗多, 職業原因目前沉默IPFS星際協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