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政權,憑什麼成為盛世唐朝的最大夢魘?

文|顏釗

唐朝一個對於中國人而言, 具有十分特殊意義的王朝。 歷史上只要提起盛世, 必言“漢唐”, 唐朝更是成為了華人的象徵, 唐人、唐裝、唐人街無不是受到“唐”朝的影響。

然而, 就是這樣的一個強盛的王朝, 卻自始至終都被一個猶如夢魘般的民族所籠罩。 這個民族同大唐王朝相伴而生, 相愛相殺百餘年, 甚至一度攻破了唐都長安, 鬧得唐朝皇帝只得倉皇出逃避風頭。 這個政權, 就是位於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政權。 吐蕃本是七世紀初, 一個位於西藏山南地區雅礱谷地內的幼小政權。 就是這個本不起眼的小政權竟然在短短十余間一統高原,

一躍成為雄踞青藏高原的中亞強權, 並在蟄伏數年後, 同李唐王朝展開了近兩百年的爭雄。

七世紀初期的吐蕃政權尚處於發展階段, 對唐朝而言並不是什麼威脅。 就如貞觀八年(634年), 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曾發兵圍困松州, 但被唐軍打的慘敗。 不得不向唐朝求和親, 這也就有了我們所熟知的文成公主進藏。 不過, 文成公主的進藏, 並沒有為吐蕃和唐朝帶來和平, 吐蕃在休養生息十餘年後, 再度捲土重來。

可惜唐朝此時在太宗、高宗的治下國勢正蒸蒸日上。 吐蕃勢力也不具備東進的實力, 只得被唐王朝圍堵于高原之上。 然而, 到了高宗後期、武后掌權時, 吐蕃勢力迅速坐大, 其觸手早已自山上世界伸向了中亞與東方,

故打通赤水、吐谷渾一線(今日青海), 控制“唐蕃古道”進而奪取河湟地區, 便成為吐蕃的核心戰略。

638年, 吐蕃開始了對唐王朝的新一輪攻擊, 其首先攻擊唐朝的屬國吐谷渾。

663年, 吐蕃攻佔吐谷渾全境, 這自然是唐王朝所不願見到的局面。 高宗總章三年(670年)唐朝借收復安西四鎮之機, 命薛仁貴領兵護送吐谷渾王回國, 吐蕃則爭鋒相對。 雙方於大非川相遇, 一場大戰後, 缺乏糧草補給的唐軍敗退。 自此吐蕃控制日月山坳口, 並以此為基地, 屢次襲擾唐朝的鄯州、河州、疊州等地。 不過, 隨著唐朝國勢日隆及其與對青海的重視, 吐蕃在攻佔吐谷渾控制日月山後, 便再無收穫。 相方進入了長達近百年的僵持期。

755年, 對吐蕃與大唐而言都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年份。 這一年唐朝爆發安史之亂, 不得不將河西守軍內調平叛, 河西走廊、青海地域空虛。 這給了吐蕃絕佳的機會, 其乘唐朝守備的空虛, 揮師東下, 連下隴西諸州, 取得了河湟與河西走廊的控制權。

取得河湟地區與河西走廊, 可以說是極大的擴展了吐蕃的戰略選擇。 因為, 在取得河湟與隴西之地後, 吐蕃可沿著交通線對唐王朝多點開花, 向西可直趨長安, 向北則可威脅朔方(靈武)。 可這對於李唐王朝而言, 卻是一個巨大的“夢魘”, 吐蕃的威脅被瞬間放大。 在丟失河湟谷地與隴右屏障後, 關中西部已是無險可守、門戶洞開, 面對著吐蕃軍隊一次次的突襲, 唐軍只得疲於奔命,

四處救火。 這也是為何安史之亂後, 吐蕃軍隊得以攻破長安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通過隴西、河湟一線對唐王朝的政權核心“關中”地區構成威脅外, 吐蕃還與南詔的結盟, 自西藏、雲南進入四川, 將唐朝軍隊牽制在四川, 對唐王朝的腹部打出一記完美的右勾拳攻勢。 如廣德二年(757年), 吐蕃、南詔就聯手攻克巂州, 廣德元年(763年)吐蕃克維州、松州, 大曆十四年(779年)吐蕃、南詔攻打西川連克數城。

吐蕃這種南、北兩線襲擾唐朝的戰法, 可以說是鬧得唐朝雞犬不留。 畢竟唐朝剛從安史之亂的創傷中恢復, 就不得不再次舉全國之力應付雙線作戰。

然而, 歷史總是充滿戲劇性, 貞元十年(794年), 南詔王因不堪吐蕃的壓迫, 反水歸附唐朝, 並與唐軍在神川大破吐蕃。

吐蕃利用南詔攻擊唐朝的計畫也就此破產, 同時位於中亞的阿巴斯王朝(黑衣大食)崛起, 對吐蕃構成了威脅。 因此, 吐蕃為了避免陷入同唐朝、回紇、阿巴斯王朝的東西多線作戰, 遂決定同唐朝講和。

823年, 唐長慶三年, 唐朝與吐蕃舉行和談, 雙方簽訂合約, 不再交戰。 史稱“長慶會盟”。 不過, 在經歷了百年的戰爭後, 唐朝與吐蕃雙方早已精疲力盡, 政權內部也叛亂叢生。 “長慶會盟”後五十年, 強盛的吐蕃王朝就因內部分裂而轟然崩潰, 唐朝的吐蕃之患徹底解除。 不過, 吐蕃崩潰後三十年, 唐王朝也隨著覆亡, 就此結束了二者相伴相生近三百年的歷史。

參考資料: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 上海:古籍出版社。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田峰:《吐蕃時期周邊交通研究綜述》,安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

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田峰:《吐蕃時期周邊交通研究綜述》,安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