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覺遠對張三豐恩重于山,張三豐卻不承認是他的弟子,真相很無奈

張三豐是武當派的開山鼻祖, 桃李滿天下, 百歲高齡之時, 尚能自創 “太極劍”、“太極拳”。 他憑一己之力將武當派發揚光大, 達到了與武林門戶少林寺分庭抗禮的境地。

張三豐能開宗立派, 自創武功, 最應該感謝的就是覺遠和尚。 他不僅是張三豐唯一的師父, 還傳授了他九陽神功, 甚至為了救他丟了性命。

可是, 張三豐卻不這樣認為, 他對少林寺的空智大師說:

“貧道幼年之時, 雖曾在少林寺服侍覺遠大師, 但那是掃地烹茶的雜役, 既沒有剃度, ‘亦未拜師’, ‘說不上是少林弟子’”。

既不承認是少林弟子, 也不稱覺遠和尚為師,

只承認服侍過他。

我們再來看看覺遠和尚是怎麼看待他的:

“小徒姓張, 名君寶。 他自幼在藏經閣中助我灑掃曬書, 雖然稱我一聲師傅, 其實並未剃度, 乃是俗家弟子。 ”

張三豐從小就跟隨覺遠和尚在少林寺修行, 覺遠不認為是他師父, 一是謙虛, 二是張三豐可能沒有舉行拜師禮。 但是, 不管怎樣有兩點是確定的:覺遠有師父之實, 張三豐是俗家弟子。

想想當年, 覺遠大師激戰過後, 身纏鐵鍊, 手提鐵桶, 狂奔百里將張三豐救出少林寺, 致使自己力竭而死。 覺遠對張三豐, 既有養育之情, 又有教誨之功, 還有救命之恩, 張三豐否認自己的身份, 是薄情寡義, 還是忘恩負義?覺遠和尚若地下有知會不會心痛?

張三豐十六歲之前,

在少林寺和覺遠相依為命;之後, 來到武當山潛心修習九陽真經, 直到七十歲武功大成後, 才收了第一個徒弟。 覺遠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張三豐身為一代宗師, 豈是忘恩負義之輩?

張三豐又怎會不知道覺遠對自己的恩情, 但此時, 他已不是少林寺時的張君寶, 而是武當派開山鼻祖張三豐, 他代表的是整個武當派, 而不僅僅是自己。 如果承認了少林寺弟子的身份, 武當派豈不是矮了少林一頭?門下弟子以後還能在江湖上抬得起頭嗎?不是他不想承認, 而不是不能承認, 為了武當的名譽, 他只能犧牲自己的名節。

其實, 我們也是一樣, 是人都有雙重身份。 很多時候, 為了另外一重身份, 只能犧牲小我。 顧大局識大體,

社會才能進步, 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